首页 > 汕尾库 > 典型人物

一个电力工作者的坚守

记全国劳动模范王晓晖

2021-06-07 18:30:35 来源:汕尾日报

  从一名普通员工到运行部策划室负责人,从独自摸索到带动团队一同创新……工作十多年来,红海湾发电有限公司运行部策划室负责人王晓晖以自己优良的专业素养及锲而不舍的工作追求,诠释了平凡岗位上的劳动者精神。

  2004年,刚从东南大学毕业的王晓晖,怀着满腔热忱与美好憧憬来到了红海湾发电有限公司,之后的岁月里,他在这方红色土地上默默耕耘奉献了16年。无论身处什么岗位,他都严格要求自己,勤于钻研,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业务素质。白天检查设备排查故障,晚上琢磨材料寻求突破,凭着这股韧劲,2011年,他成为运行部汽机主管,并先后主持或参与了国产大型发电机组APS技术、热力系统改进、凝泵深度变频、FCB技术、中低负荷优化、机组深度调峰运行及节能优化等课题和技术研究,深入挖掘机组节能潜力,助力企业节能减排,适应电力市场改革和创新发展新形势。工作中,他不忘发扬“传、帮、带”的优良传统,积极培养运行技术人员,及时与运行和检修人员交流,听取他们的建议和意见,吸收经验;同时也将自己的学习心得或了解到的有用信息及时反馈给他们,以减少操作和运行风险,提高安全意识,保障设备安全环保经济运行。

图片

▲王晓晖在检查设备运行

  回想16年的职业生涯,王晓晖迎来过许多高光时刻,多次被集团和公司评为“先进工作者”和“先进标兵”。2015年4月,王晓晖被评为“广东省劳动模范”。为发挥劳模的模范带头作用,促进企业员工发展,2016年5月,红海湾发电公司成立了以他本人名字命名的首个劳模创新工作室——“王晓晖劳模创新工作室”。据王晓晖介绍,这是一支老中青结合、充满朝气活力、经验丰富、技术精湛、创新能力强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工作室本着以服务火力发电生产和科研创新为原则,以提升人才整体素质和技能为核心,开展技术攻关与创新、成果展示与转化、技术培训、专业技术支持与服务等活动,研发出一系列火力发电技能技术创新成果,并在行业内得到推广应用。


微信图片_20210607174855.png

▲王晓晖与同事进行工作交流


  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在王晓晖的带领下,劳模称号不再是“个人光环”,而是让它照亮身边的人,让身边的人也开始发光,实现从“亮一点”到“亮一片”的辐射带动。2019年“广东省劳模王晓晖创新工作室”参与项目产生效益近800万余元。2020年其工作室还被省总工会命名为“广东省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图片

▲王晓晖在做工作记录


  最近,王晓晖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从北京接受表彰回来后,他放下荣誉证书、摘下奖牌,换上那身早已穿旧的熟悉的灰色工作服,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工作中。当谈及参会获奖的感受时,他说,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让他深受鼓舞、倍感振奋,这是一次崇高的精神洗礼,更加明确了责任担当和今后的努力方向,坚定了理想信念。面对新的发展阶段,王晓晖表示,要积极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需要,密切关注行业、产业前沿知识和技术进展,勤学苦练,深入钻研,不断提高技术技能水平,把工作室成员打造成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现代电力工人队伍。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