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的虎噉村,夜色深沉,月亮躲进了云层,微凉的秋风徐徐轻拂,虫鸣声此起彼伏,田埂的野草上露水凝结成珠,远处灯光星星点点。很多种植户早早地来到自家的田地里,忙着采摘金针菜。
时下正是金针菜采摘旺季,在黄羌镇虎噉村,800余亩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金针菜喜获丰收,处处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景象。
采摘金针菜,时间很重要,有经验的采摘人,即使在夜间中也能轻松辨别出哪些花当采、哪些花当留。采访中,当地农户告诉记者,适宜采摘的是那种“亮角”的花蕾,紧凑、鲜亮,含苞未放,吃起来清香脆嫩,营养丰富。这种花只有夜间才能采到,到了太阳出来便会悄然开放。
在采摘地头,金针菜种植户陈水喜说:“高峰期两亩地一天能摘200多斤,摘完就拿到厂里去卖,一斤4.5元。一年2亩地的收入是2万多,种的好有3万多,种金针菜比外面打工要好。”
过去,由于金针菜收成时间较短,上市又较为集中,加上虎噉村交通不便,产品的市场影响力不大。一家一户的作坊式生产,远远无法满足巨大的市场需求,村民经常出现“增产不增收”的情况。近年来,黄羌虎噉村成立两家金针菜合作社,并注册“皇斋虎噉金针菜”商标。以保护价向村民收购金针菜,然后进行统一的加工包装,再把商品推广出去,同时合作社保护价收购,收购价比市场价高了不少。随着越来越多村民尝到了种植金针菜的甜头,虎噉村种植金针菜的规模也越来越大。
金针菜是一种营养价值高、具有多种保健功能的花卉珍品蔬菜,被誉为“席上”珍品,虎噉村加工出来的金针菜由于品质好、味道美、营养高,受到了不少新老顾客的青睐,销量供不应求。
“我们村种植金针菜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再加上本村自然生态良好,水质优良,因而种出来的金针菜价值高且绿色、生机、爽口,广受消费者的好评。近几年,种植金针菜的效益比较高,基本家家户户都有种植,出去打工的人比较少,都在家种植金针菜。”黄羌镇虎噉村党支部书记、主任陈伟南欣喜地说,种植金针菜,提高了农户的经济收入,现在户户都住上楼房了。
从杀青到晒干,都采取传统工艺,可以让金针菜色彩统一,也保证了“出菜率”。把经过杀青后的金针菜均匀地铺洒在黑色的网上,让它充分地吸收太阳光。在阳光的照射下,叶片金黄格外地诱人,好似一地黄金,就这样通过自然晾晒两到三天就可以打包销售。
“目前我们每天的收购量在一万斤左右。雨天的时候,农户没办法自己晾晒的情况下,公司会通过晒棚和热风干解决农户不能晾晒的情况。”海丰县果蔬加工厂管理员黄海鹏说。
近年来,黄羌镇虎噉村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通过成立合作社,形成了耕种、农资、技术、收购、加工、销售等完整的产业链条,推行“龙头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做大做强了金针菜品牌。目前,虎噉村有200多户农户种植了近800多亩金针菜,每亩收入1万元左右,年产金针菜约300万斤,产值约2000万元,金针菜产业逐步成为了虎噉群众脱贫奔小康的“金色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