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汕尾库 > 海丰县库 > 新闻报道

海丰:民生保障织就幸福网

2021-06-16 10:54:44 来源:海丰县融媒体中心
入秋时分,走在海丰县城东镇台东村,只见道路干净平坦,村民房舍修葺一新,村委党群服务中心窗明几净,往远处看,稻田绿油油一片,配上树绿花艳的景致,展现出美丽乡村的宜人画卷。


“从2016年到现在,村里变化最大的就是村容村貌。以前村里没有自来水,没有路灯,土泥路坑坑洼洼,到处都有花花绿绿的塑料袋和垃圾。”龙岗区扶贫干部、驻台东村扶贫工作队队员钟国锋告诉记者,翻天覆地的变化得益于龙岗区的真帮实扶。龙岗区横岗街道先后筹集约700万元,在台东村开展14项民生工程,包括修建自来水、路灯和村道。配合台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还筹集各方资金1480万元开展村村通公路、雨污分流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大提升了台东村的人居环境和硬件水平。

“民生之微,衣食住行。民生之大,事关家国。”在对口帮扶海丰县的过程中,龙岗区注重推动民生帮扶,增进民生福祉。截至目前,龙岗区累计投入扶贫资金6.007亿元用于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实现无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5486人纳入低保,为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28049人购买基本医疗保险,落实60岁以上贫困老人养老金7072人,购买养老保险13899人。发放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2019年生活费5500人,完成危房改造任务2966户,用于完善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474个、户项目18382个。

在教育事业方面,龙岗区投入2000万元建设海丰县教师发展中心,建成后将成为海丰县最大的一体化综合培训基地;投入1500万元建设海丰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宿舍建设,解决1200名学生的住宿问题,完成赤坑中学、县委党校电教平台和20所学校教学配套设施建设;安排6批33名龙岗教师到海丰支教,邀请2批100名海丰教师到龙岗进修培训,协调4批245名贫困户子弟到深圳市第二高级技工学校就读,就业率可达100%,月收入能达到4000-6000元。

在医疗卫生方面,投入1800万元建设海丰县城东镇卫生院综合楼和海丰县黄羌镇卫生院改扩建项目;统筹龙岗区卫生系统捐赠价值2400多万元医疗设备;投入120多万元将新山村建设为健康扶贫示范村,按深圳社康中心标准建设村卫生站,完成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覆盖。定期组织龙岗医生到海丰开展义诊,惠及群众2000余人。

在基础设施方面,解决贫困村农田水利设施配套设施、饮水安全、文化设施缺乏、出行难等问题,规划对口帮扶项目331项,修建道路40公里、路灯951根、公厕72座,改造自来水厂2座,铺设自来水给水管道9.3万米,新建及修缮党群服务中心28座共9474平方米。


“以前,我们村里破破烂烂的,一下大雨路上的水会淹到小腿。村里各处能看到垃圾,河里也飘着垃圾,卫生很差。”新山村村民吕水木说起村里的变化非常高兴,“帮扶单位进来干了很多事,现在村里环境变美了,很漂亮。自来水接进了家里,非常方便。”

“用一句话形容龙岗区对口扶贫海丰的工作和成果,那就是真帮实扶敢担当,脱贫致富有龙岗。”海丰县相关领导表示,龙岗区的帮扶使海丰县经济、社会、民生等方面全面发展,村容村貌进一步改善,贫困户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如今一个个极具特色的“红色村”蜕变为特色旅游村庄,农业产业基地、农田水利设施、饮水安全等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下一步如何巩固扶贫工作成果?海丰县相关领导表示,需要建立完善返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机制,对脱贫不稳定人口进行动态监测,及时对接、强化帮扶,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接下来还将重点通过就业扶贫、消费扶贫、产业扶贫三种方式,推动贫困户就近就业、就地创业,完善农村电商服务带动消费扶贫。此外,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继续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发动贫困户参与种养、参股分红,促进贫困户稳定增收。


作者:林小辉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