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一部感人至深催人奋进的好戏。12月2日晚,代表海丰县参加第十四届广东省艺术节的红色革命题材大型白字戏《彭湃之母》在广东省粤剧院粤剧艺术中心上演,并进行了网上直播。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小劲,副县长吴光群到场观看演出。
当天晚上,省粤剧院粤剧艺术中心座无虚席,广大嘉宾和观众早早来到现场等候红色革命题材大型白字戏《彭湃之母》上演。
据悉,三年一届的广东省艺术节是全省最高规格的艺术盛会,也是全省各市展示艺术创作成果的重要窗口和平台。今天的第十四届广东省艺术节于11月20日开幕,本届艺术节大型舞台艺术作品分为“终评演出作品”和“终评入围作品”两部分,其中海丰白字戏《彭湃之母》是入选终评演出的28台作品之一,是广东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专题创作重点剧目,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19年度剧本扶持工程,广东省重点扶持剧目。
近年来,海丰县大力推动地方戏曲传承发展,古老剧种重新焕发出生机和活力。红色革命题材大型白字戏《彭湃之母》是海丰县从2018年开始策划、打造的重点创作剧目,由国家一级导演程力耘、国家一级编剧范莎侠、国家一级作曲陈勇铁等多位重量级专家操刀创作,省剧协会员马四香饰演老年周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白字戏国家级传承人钟静洁饰演中年周凤,国家二级演员、非遗保护项目白字戏市级传承人余海平饰彭湃,是一部讲好海丰故事、弘扬红色文化的经典之作,取材于革命老区的红色革命故事,演绎了中国现代农民革命运动先驱彭湃烈士的母亲——周凤,从佃农之女到富家主妇,再到与儿子一起投身革命的跌宕一生。
白字戏《彭湃之母》编剧范莎侠:这个题材我原先压力好大,但是我觉得应该把我们传统文化做好。首先写这个剧目很有意义的,写的是早期共产党的初心,写出一种革命的初心。该剧相当有难度,全国写革命母亲的很多,而且很多有点公式化、口号化,我很怕进入这种创作之中,所以我要求自己一定要把这种命题作品写成有价值的艺术作品,把这出戏写得能常留于舞台,真正成为观众喜欢的戏。
白字戏《彭湃之母》共分为五个章节,演出2个小时,从中国现代农民革命运动先驱彭湃烈士的母亲周凤少年时陈灾求情,中年时理解、支持儿子的政治理想并投身革命洪流,在至亲骨肉连续牺牲的惨烈打击下仍不忘初心的感人事迹和人生经历。戏中塑造了一个平凡而伟大、生动而感人的独具风采的母亲形象,彰显了信仰之美。不仅展示了周凤与儿女们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舍我其谁的献身精神,更充分发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白字戏的艺术风格和特点,是一部思想价值与艺术价值兼具的优秀作品。
白字戏《彭湃之母》导演程力耘:最初我们排这个戏有三个原则。第一是立足于精品创作;第二是立足于戏曲化表达;第三个是立足于现代审美的要求。精品创作对于一个县级剧团来说确实很难,所以我们在创作的过程中不断创新、不断提升、不断打磨,按照现在的审美要求来打造它,就不能说是一个单纯的传统剧目,因为它反映的是现代人的生活,跨度比较大,尤其是在科技发达的信息社会,人民群众的要求也是多样化、多元化的,创作起来从多个方面来说要融入一种时代的精神和时代的理念。
周凤(老年)扮演者马四香:我也是第一次接到这个现代戏的,我演了彭湃之母周凤,她的一生是那么艰苦走过来,我总觉得周凤是一个平凡的人,像大地上的刺仔花一样平凡,但是她有不平凡的地方,把她的几个儿子送上革命的道路。通过这次导演的努力给我们排练,我们会再继续创造更多现代戏的人物。
白字戏《彭湃之母》演出在具备戏剧性、思想性的前提上,充分发挥白字戏擅于表现民间传奇的特长,独具色彩的本土人物,丝丝入扣、丰富饱满,极具艺术感染力。整场演出激昂悲壮的旋律、精彩纷呈的唱段、美轮美奂的舞美,恰到好处的艺术呈现能够让观众领略到一种非凡的感官享受,深受好评。
海丰县白字戏艺术传承中心负责人 彭藩扮演者余锦程:三年一期的艺术节对我们稀有剧种来说是非常宝贵的,通过领导、专家对我们的指导以后,我们从技艺上和表演上都有很大的进步。通过艺术节的平台,也让观众更多了解我们白字戏,日后我们也积极推出一些好的精品与大家共享,让广大百姓来了解我们的白字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