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海丰县公用事业局以全面开展文明创建工作为主线,以“三大环境”建设为抓手,采取集中联合整治和常态化管理相结合的有效措施,当好“城市美容师”角色,不断加大城市环境卫生、经营秩序和市政项目建设管理力度,心职尽职、用心倾情扮靓县城环境。
网格管理:卫生地段划分16片区
该局以问题为导向,强补管理短板,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开展“垃圾不落地,县城更美丽”的宣传,把环境卫生宣传教育推进机关、学校、社区、家庭,引导广大市民革除陋习,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树立爱护环境的大局意识。同时加大管理监管力度,落实网格化管理责任。着眼县城区域管理实际,细化划分县城网格管理责任,把全城卫生责任地段划为16个片区,落实监管责任制,实施严格的网格化管理。此外,加大执法力度,严厉处罚违规行为。抽调人员组成3个执法队,对“门前三包”不落实、垃圾乱丢乱放、偷倒建筑垃圾行为进行毫不留情的处罚曝光。
按照县城居民居住区的分布状况,该局重新规划垃圾收集点,完善设置收集线路、停留点,实行每天2次摇铃收集,并增添作业设备,扩大保洁覆盖面,提升保洁标准,逐步扩大机械化作业范围,落实机械清扫和人工保洁有机结合,提高保洁水平。在此基础上,规范建筑垃圾外运管理。落实建筑垃圾现场核量、统一管理,实行有偿服务措施等,有效遏制建筑垃圾污染现象。今年来,共处罚曝光违反城市环卫管理规定100多宗,清理卫生死角560处,建筑垃圾8600多车。
四条铁规:调动执法管理力量压上路面
按照责任清单要求,以执法大队为道路秩序管理主体,实施“定片区、定地段、定责任、定标准”的四条铁规。层层落实责任,把执法管理力量压上路面,大力整治占道经营。该局认真贯彻执行《汕尾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以占道经营严重区域和农贸市场周边环境为重点,对屡劝不改商户进行严厉处罚,坚决扭转占道经营被动局面。同时推行堵疏结合,因时因地制宜,规范早市、夜市管理。全面取缔二环路、红城大道、海丽大道等主干道夜市占道经营行为,对其他次干道早、夜市重新划定经营范围、经营时间和落实卫生责任,确保市容整洁有序。另外还规范户外广告管理。全面拆除县城主次干道违章广告,取缔移动广告牌,净化市容市貌。该局还强化三轮车管理,对900部运营三轮车重新核定,更新车辆帆布,统一车身标志,签订文明营运承诺书,定期开展营运业主安全教育培训,实施规范管理,净化交通环境。
今年来,该局共发出致市民一封信5万份,作出行政处罚决定25宗,出动执法人员超3万人次,纠正占道经营行为2万多人次,清理拆除违章广告牌1200多处,取缔占道移动式招牌3000多块,拆除违法搭建物500多处,县城主次干道沿街面貌焕然一新,秩序井然。
实事惠民:一批民生项目快马加鞭建设
该局十分注重民生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力度,在相继完成了县城二环路升级改造工程、南门湖整治工程勘探调研等工作的同时,加快推进育英路改造工程动工上马、海城城东两处垃圾中转站建设、加强市政设施日常巡查维护等,竭力做到日常管理与重点整治并举,助力“双创”工作,提升县城整体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