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汕尾库 > 新闻报道

“我是党员,我先上!”

陆丰市各级党组织筑牢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堡垒之二

2020-02-07 11:02:07 来源:汕尾日报

老党员与年轻党员一起为过往群众测体温。


       在这场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阻击战中,陆丰市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不畏艰险、冲锋在前,为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让党旗在防控疫情第一线高高飘扬。

       平常日子看得出,关键时刻站得出!在防控疫情的关键时刻,潭西镇上埔村26名返村外出党员放下手中的生意,纷纷主动请战,组成一支党员志愿服务队,全心全意投入到疫情防控一线。他们进村入户,协助做好疫情排查、科普宣传,对公共场所开展义务消杀、为群众测量体温。一位在深圳做生意的个体户党员说:“我虽然是自谋职业了,但作为党员,必须为打赢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这场硬仗尽一份义务。”

     “疫情面前,我是党员,我先上!”河东镇甘坑村88岁老党员吴瑞贞自动请愿,要求与村“两委”干部、年轻党员一起参加防控点站岗值班。老人义不容辞说:“尽管退休多年,但我还是党员。既然我是党员,我就有参加防控值班的义务。”

       甲东镇可湖村党委书记李坚摇把在卫校读书放假在家的女儿带到党员先锋队,穿上白大褂,与身穿“我是共产党员”红色马甲的村党员一起,在村口的党员先锋岗轮值,为过往人员测量体温……李坚摇说,防控疫情、人人有责。如何体现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作为一名普遍的农村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率先带头,责无旁贷。

       南塘镇潭头村党总支部动员全体党员捐资和发动外出乡贤慷慨解囊,购置了3万多个医用口罩和一批消毒物资。并组织党员干部挨家挨户直接为村民发放。连续几天对村内垃圾桶、水沟等处进行喷洒消毒。党员们说:“只要群众生命安全,我们累点没什么,因为我们是党员!”

       正是在这样刚强有力的脊梁的支撑下,“我是党员,我先上!”的请战声响彻陆丰大地。

     “隔离病区医护人员比较紧张,我是党员,抽调我去吧。”

     “我向党组织保证,防控工作不彻底完成,决不下火线,请批准我继续留在一线。”

     “作为一名老党员,为党分忧,为民谋利益,是应该的,也是我们的初心使命。”

       听着这一句句请战声,好多干部群众至今心潮难平,他们说:“关键时刻,是党员们用行动实践了他们的誓言。”该市首批奋战在隔离病区和集中隔离点的医护人员中,多数是共产党员。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护士长,其爱人是一家医院的主要医疗骨干,已抽调到一集中隔离点一线,按照常理,她完全可以在后方留守。然而,她毅然奔赴前线,与爱人并肩作战。“作为一名党员,我理应这样。”这位护士长的回答平静而坚定。

       同样的奋战、同样的场景,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各条战线上一幕幕地上演:

       这是一位村党支部书记最难忘的一夜。1月26日下午,湖东镇有一名村支书听说村里一位村民的儿子从深圳打工返乡过年,几天里一直处于发热症状,立即前往劝说。从当天下午5时到翌日凌晨2时,经过耐心做思想工作,对方终于同意到医院就诊。28日上午9时,患者系“扁桃体发炎”的诊断结果出来了。这位村支书却由于过度劳累晕倒在医院的走廊上。

       这是一群老党员的自觉选择。在该市高铁站、汽运车站、高速路口或各主要交通路口设置的每个体温检测点,都能看到有多名离退休老党员干部不顾年老体弱,与年轻党员干部一起,身穿“我是共产党员”红色马甲,顶着凛冽寒风,为过往群众测量体温、发放口罩。据介绍,还有很多单位老党员干部亲自赶回单位提出捐款……

       真诚和奉献,诠释着共产党员的光荣使命,更感召着越来越多的人。

     “隔离病区厚重的玻璃阻断了我们和外界的联系,但阻断不了我们向党靠拢的决心……请党考验我们。”在打响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第一枪的该市卫健系统,多名年轻的医务人员准备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是医院老党员们,用行动告诉了我们什么叫奉献,什么是中华民族振兴的灵魂……我们请求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中国共产党党员。”一位刚走出校门入职不久的年轻医生倾吐心声……

       奋战在甲西镇卫生院集中隔离点一线的一位护士深情地说:“亲身经历和耳濡目染,使我的思想得到了净化。隔离点的老党员张医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我树立了榜样,让我明白了共产党员在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性……”

       面对此情此景,该市一位思政教师感慨地说:“一座不垮的大厦,必有坚实的地基;一个不倒的巨人,必有刚毅的脊梁。”压力和磨难催生了伟大的精神,考验和挑战锤炼了民族的品格。也正是这绵延不绝的力量,汇聚成一股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浩荡洪流。

       我们深信,最终的胜利必将属于我们!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