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汕尾库 > 新闻报道

守土尽责 筑牢防线

记海丰县抗击疫情的三位先进个人

2020-03-08 11:03:08 来源:汕尾日报

     近日,市表彰了一批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先进个人和集体(第一批)。海丰县梅陇边防派出所所长黄晓程、城东镇龙山村委书记林围、附城镇青年村党支部书记郑海波均榜上有名。近日,记者采访了这三名抗疫的忠诚卫士。

把好海丰西大门

     2月3日,市委书记张晓强在梅陇检疫卡口暗访时,对梅陇检疫站成立临时党支部的做法予以表扬。

身为所长的黄晓程在疫情防控期间兼任梅陇卡口临时党支部委员。他每天奔波于辖区村社区和梅陇卡口之间,深入一线,随时掌握各个时段通过卡口的车流人流的情况和变化,根据时间节点适时调整增加开通检疫通道,亲自制定检疫站指挥岗位、查验岗位、测温岗位和登记岗位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指引,周密健全建立考勤签到、物资签领等工作制度,指导和协调各个岗位人员的分工协作和工作无缝对接,按照上级“六必查”、“六到位”工作要求,严格做到逢车必查、逢人必检,全力做好卡口联合检疫工作。梅陇检疫卡口共检查车辆48349辆次,检查人员115774人次,劝返疫区车辆92辆次,疫区人员102人次,协助移送体温异常人员14人次,移交镇政府和职能部门5人次。在海丰县十个检疫卡口中,梅陇卡口车流量人流量位居第二名,劝返涉疫区人员及车辆数量均位居第一名,全力做到不漏一车、不漏一人、严防死守、滴水不漏,做到“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切实守护好海丰西大门。

自年初二设立梅陇卡口联合检疫站起,黄晓程承担起主要责任,联合检疫站涉及公安、交通、卫健、镇政府多方联动联勤,面对繁杂而琐碎现实问题,他白天往返卡口与派出所,接收上级大数据平台下发的各种落地核查任务,夜间还要应对卡口带班支委在值勤期间发来的各种疑难杂症。“有车冲卡!”“人员不肯接受劝返”“有人与执勤同志起冲突”……卡口上发生的突发事件,他又迅速赶往现场处理。“三餐不定、作息无规”已成为他的生活常态。2月16日,刚刚在卡口通宵值班的他又赶往市、县、镇参加各级疫情防控会议,回到所里身体不适,顾不上看医生,匆匆喝了两包感冒冲剂又投入工作中。

严防死守不漏巷不漏户

      龙山村虽说是一个村,户籍人口不到6千,因与海城接壤,常住人口近八万。疫情发生时,龙山村党支部书记林围寝食不安,立即召集两委和村民小组组长、党员研究对策。面对外来人员结构情况复杂,出租房居多的现状,决定将全村划分为6个大网格和11个小网格,全面动员广大党员和村民小组长参与,压实网格化  排查管控责任,做细做实,牢牢守住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

     从大年初一开始,林围带领两委干部和村民小组长放弃春节休假,逐楼逐户上门登记排查,做到不漏巷、不漏户,不漏掉任何一个关键信息。走破了脚皮,共登记排查了25541人。面对个别不予配合的居民,林围耐心解释反复核实情况,以确保登记信息的准确性。对不在家的的居民(不少居民在春节前回老家过年,滞留在老家),就在门上贴上《温馨提示》,提醒住户若有回家速与村委联系。在防疫最紧张的那些日子,林围几乎每天都是从早上八点忙到晚上十一二点,中午凑合吃个快餐,时常连中午都顾不上休息。他有腰椎间盘突出的毛病,因繁忙的工作疼痛难忍,但他忍着痛苦一直坚持在一线指挥。结束一天的工作后,还要与海丰县组织部、司法局派驻的加强力量,以及镇驻村领导开碰头会,商量次日的工作。

龙山村辖区内有十个大楼盘,每一个楼盘都设置防疫检查点,为出入人员量体温。林围每隔四五天组织人员给公厕等公共场所消毒。龙山村辖区内的龙山公园、准提阁是有名的景点,往年春节期间车水马龙、游客络绎不绝,林围让工作人员封闭了这两处景点,并劝说一些游客疫情过后再来参观。

守土负责  守土尽责

     自开展防疫工作以来,附城镇青年村党支部书记郑海波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身先垂范,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在他的带领下,青年村两委干部、村民小组组长、党员组成党员志愿服务队,在各自然村路口设立检疫点,每个点都实施了24小时轮流值守制度,做到逢人必查、逢车必查,严防死守、不留死角、不出漏洞。每天进村入户排查并对本辖区所有村民进行最少体温测量一次,没有发现异常情况。在一次排查中,郑海波了解到其中一个自然村在农历正月十三是要举行开灯放炮头的民间风俗活动,得知后,他立马召集村民小组长及村的灯头(民俗活动理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该村心甘情愿取消活动。每隔四五天,郑海波还带领工作人员对村公厕等场所进行消毒,消除安全隐患。郑海波还操心村民的防控物资,在防疫阻击战一开始就先购买了一批口罩发放到各村民的手中。同时每日利用广播、电视、微信,向村民宣传防疫知识,发放宣传单1200多份,张贴宣传广告40多份。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