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临近,习惯了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市民们,细心防护不松懈,喜迎新春的热情也丝毫不减。你看,无论是汕尾本地人,还是留在汕尾过年的外地人,备年货、挂灯笼、买鲜花、扮靓家……市区大街小巷年味越来越浓。
牛年有牛劲,一顾客在迎春饰品店挑选一幅“招财进宝”励志拓新业。
防疫毫不松懈
年货照常备足
在汕尾市区大小超市和临街商铺,年货品种繁多,琳琅满目。在市区一家超市里,一位郑姓市民戴着口罩精心挑选着糖果、坚果等年货。他对记者说:“踏进超市,便被这里浓浓的迎春气氛包围住,被各类应节商品吸引住,备年货,过大年,就是买买买。”他的购物小推车已堆得满满了,但还是停不下来继续挑选着年货。
看着超市人流越来越多,管理人员提醒顾客,戴好口罩,保持适当距离,注意防疫。
在工联街新春饰品店里,记者看到,中国结、对联、红灯笼、牛年贴纸等喜庆商品应有尽有。一家春联店主人曾先生介绍说,虽然受到疫情的影响,人流量比往年减少,但买春联和迎春饰物的顾客依然很多,预计今年的销量和往年不相上下。“我写春联已经有二十多年了。我的春联都是自己收集来的或是客户自己喜欢的联句,所以,比打印的春联更加接地气,更加受欢迎。春联就要有墨香味,墨香味说到底就是年味。”曾先生说。今年他店里的老客户大多通过电话的方式让他先写好预存,再按预订时间过去拿。曾先生说这样可以减少人员聚集。
市区各个农贸市场秩序井然,入口处都摆放着“请戴好口罩”的提醒标语。家住蝶苑小区已退休的陈阿姨说道,早在半个月前她就开始置办年货了,鸡蛋、米面、粮油、肉禽类商品备货充足。她笑呵呵地说:“今年春节应该不窜门也不外出游玩,一家大小可以在家做做美食,所以年货备得很充足。亲戚朋友在电话、微信里拜年就行了。”有不少市民选择线上备年货。在城区政府上班的林女士称,如今很多电商提供送货上门服务更便捷,而且线上购物优惠力度大,一些比较重的米、油、水果等,动动指尖,网上下单,也不用到市场等人流密集的地方去,年货就轻松送到家了。
新年新气象,许多市民喜欢购买鲜花装扮家居,让年味更足。虽然今年迎春花市停办,但并不影响市民购花的热情。在通港路卖花多年的马老板说,“今年受疫情影响,不能到花市摆年花,只能在自家店里销售。今年蝴蝶兰依然是市民的宠儿。”在马老板说话间,就有三三两两的购花者进进出出,问价、议价、成交,大家都是笑容相对,乐在其中。一市民说道,花市虽然停办了,但一走进花店看到花儿怒放,就能感受到浓浓的年味儿。
新春到,人与花争俏。
心安处是故乡
留汕喜迎欢乐年
“虽然个人能力有限,能做的事情不多,但能为社会减轻疫情防控压力,我觉得很有价值。”来自江西的小黄目前在城区一家企业工作,今年她选择留在城区过年,休息日还准备去做志愿者,为其他留汕过年的职工提供服务。她表示,今年春节准备在城区逛一逛,借此领略汕尾的春节民俗。
小陈是位来自四川的小伙子,2017年来到城区,如今已是某工厂的管理人员。见到他的时候,他正与远在四川的父母视频通话。视频里母亲再三叮嘱:“今年就别回自贡过年了,等疫情结束,再回来吧。”放下电话,小陈告诉记者早在一周前,小陈就开始询问老家的防疫政策,和家人讨论是否回家过年。经多次考量后,家里人和他决定响应政府号召留在城区过年。小陈说:“去年小儿子出生了,本想借着春节假期带着小孩回老家探望年迈的父母,一起享受天伦之乐。可疫情防控不容松懈,就地过年也不错。吾心安处是故乡!”小陈抱着小儿子,指着一大箱快递,“你看,爸妈知道我今年没回去过年,还特意从家里邮寄了他们自己亲手做的腊肉、炸酥肉等特产,满满的家乡味。”说到这,小陈笑了。
“此情此景,像极了一家人围在一起唠家常。我们虽然来自不同的地方,但都选择在城区工作,留在汕尾过年,大家一起过节,特别开心。”留汕外来务工人员小李说。1月30日,位于城区某工厂的食堂,企业职工及家属坐在一起包饺子、闲话家常,用手机和网络给家乡的亲人送上“云祝福”。包好的饺子下锅,不一会儿,热腾腾的水饺出锅,屋内弥漫着浓浓的年味儿。来自湖南常德的小李剪得一手好窗花,大家现场跟着学,把剪好的窗花贴在窗户上、墙上,更添过年的喜庆氛围。“在哪过年都是过,图的就是团聚、就是喜庆。你看,单位还帮我们买了些汕尾的特产和年货,我正准备着这两天邮寄回去。”李大叔笑得合不拢嘴。
临街小巷挂满红灯笼。
善美之城很友善
暖心留你过春节
城区政府在保证低风险地区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到位的同时,推出多项暖心举措和关怀服务,让留汕职工朋友感受到在汕尾过年就像在家过年一个样。城区总工会、城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城区民间艺术家协会特举办了“善美城区留你过大年”—— 线上直播拜年送红包活动。活动在腊月廿四(南方小年)到廿八期间,以网上直播的形式,介绍汕尾的过年习俗,主播与留汕的职工朋友们互动直播拜年送红包,除夕至大年初四,将介绍展示“海陆丰虎狮扎作线上图片展”等本地特色文化,让留汕人员更好地了解本土特色文化。
据了解,城区总工会为了让春节不返乡的异地务工人员能感受到在“家”过年的气氛,第一时间发布倡议书,鼓励引导异地务工人员留在城区安心生活、舒心过年,通过开展“情暖农民工·留汕过大年”慰问活动和以“善美城区留你过大年”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为留区过年职工提供了丰富多样的交流互动平台。许多企业纷纷采取以岗留人、以薪留工,发放“留岗红包”、给予“过年礼包”、安排文化娱乐活动等措施,让外地员工尽量就地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