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是海洋大市,有着较好的海产品加工产业基础。但在过去,养殖业发展却相对滞后,养殖户收入不高,运营风险大。但这一情况,因为一个团队、一种新的生产合作方式而得到改变,十来年间,参与合作的养殖户收入足足翻了三倍,过上了小康生活。
夏日的午后,骄阳似火。汕尾市国泰食品有限公司的卸货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满载水产品的卡车一辆接一辆,工人们正在忙着卸货。
2003年,学习水产专业的朱文明怀着干一番事业的梦想,只身来到汕尾,扎根汕尾市国泰食品有限公司。他发现,汕尾海洋资源丰富,海产品加工已有一定的基础,但水产养殖业发展却比较滞后,许多养殖户收入都不高。看到这个情况,朱文明与公司的管理团队开始酝酿新的生产模式,致力提高产值,带动养殖户增收奔小康。
十几年过去了,高效的生产合作模式取得了成功,养殖户的收入足足翻了三倍。在他们的带动下,汕尾的水产养殖业,特别是淡水养殖业形成了集聚效应,养殖面积比原来扩大了3倍,有许多养殖户甚至把产品销路拓展到珠三角地区。
可以预期,在好的生产合作方式和更先进技术的加持下,汕尾的水产业必将迎来更好的发展,带动更多的人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