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全省科技创新大会在广州召开,2018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揭晓。今年获奖项目产生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成果转化应用后新增销售额达到1682亿元,其中广东高校参与了90项,占比超过一半,表现抢眼。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调整优化高校区域布局、学科结构、专业设置,建立健全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积极投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大学是人才第一资源和科技第一生产力的重要结合点,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下了一步先手棋,在全国率先启动高水平大学、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实施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强服务”三年行动计划,提升人才培养、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能力,努力在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技术上实现突破,推动全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下先手棋▶▷推动高等教育均衡发展
近日,教育部公布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其中广东高校新增了环境科学与工程、智能制造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93个专业,将为产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创新人才。
很多大学校长清晰记得:2015年4月省委、省政府召开高水平大学建设会议,正式拉开广东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的序幕。
经过严格遴选,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7所高校获选为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7所高校的18个学科成为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东莞理工学院、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等5所高校入选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单位。
“双高”一期建设结束后,去年1月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的工作计划及资金安排方案,整合了系列高等教育建设工程,形成“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粤东西北高校振兴计划”“特色高校提升计划”三大建设计划。
经过严格遴选,全省41所本科高校和147个重点建设学科入选,全覆盖支持所有本科高校加快发展,重点支持粤东粤西粤北地区高校加快发展,分成“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三类组团,分别设定不同建设目标和任务,引导高校在不同层次突出特色、争创一流。
超强度建设、超常规投入,令参建高校兴奋不已,也取得长足进步——
2017年,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以及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上述5所高校的18个学科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2018年,广东新增本科高校3所,其中新设1所、升格2所,新增高职院校1所;
全省高校博士、硕士、本专科招生计划分别增长12.6%、8.5%、7.3%,增量和增幅均为历年之最;
69个学科入围ESI全球排名前1%,比2017年增加13个,增长23%;
331个学科入选上海软科公布的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居全国第4位,比2017年增加41个,增量居全国首位……
对此,有校长感慨地说:“广东高校迎来一轮又一轮发展的春天!‘冲补强’三类高校有明确的定位和分工,正加速推进全省高等教育的换挡升级、提质增效。”
职业教育致力培养各类技能人才,同样为广东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澎湃动力。
今年2月,省政府发布《广东省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强服务”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提出以“强服务”为目标,提高职业院校社会服务能力。
“今年高职院校扩招100万人,让更多青年凭借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今年全国两会上,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高职院校实施扩招,而广东落地有声,提出今年省财政对省属公办高职院校新增学位给予综合补助,确保按质按量完成国家下达我省的高职扩招任务。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全国职业院校的佼佼者,为社会输送了近10万名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其中九成毕业生留在深圳工作,成为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立志做一流的产业,而一流的产业离不开一流的技术技能人才,更离不开一流的职业院校。”该校党委书记陈秋明说。
服务产业▶▷高校授权专利全国第3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汤勇潜心核心技术嫁接和研发,创造了可量产LED显示器件0.25平方毫米的世界最小纪录,助力广东LED产业规模稳居全国首位,产品远销海外,占据国际市场半边天。“以企业需求为第一位,这是科研成功的秘诀。”汤勇说。
学术圈想着产业圈的前沿问题,是广东高校涌现的新特点。
根据省教育厅公布的最新数据,2017年广东高校拥有专利30020件,较2016年增长22.8%。2017年申请专利20042件,相比上一年增长30.71%,其中发明专利占58.97%,共11818件;授权8616件,全国排名第3;签订680项技术转让合同,较2016年增长302项,增长79.9%。
想着产业圈前沿问题,就要高校改变思路、打开大门、拥抱产业。
近年来,省教育厅引导高校建设71个产业学院,加快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同时在全国率先连续两年征集校企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由企业提供经费支持,以社会和产业力量促进高校人才培养改革,其中去年遴选了“深圳大学—百度云智学院人工智能校企联合实训基地”等213个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立项项目。
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高校东莞理工学院尝到了产业学院建设的甜头,已与龙头企业、新型研发机构、专业镇街等“联姻”,重点建设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360网络空间安全产业学院、先进制造学院(长安)等7个现代产业学院。今年初该校《多模式特色产业学院推进产教协同育人的改革与实践》课题获得了教育部2018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想着产业圈前沿问题,还要搭建高效的科研成果转化平台,为“养在深闺”的科研成果提供带领走向市场的“红娘”。
过去两年,省教育厅在佛山举办的“广东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会”,成功转化200多个项目,转化金额超2亿元。在惠州举办中国高校科技成果交易会,350多所海内外高校与来自珠三角乃至全国的企业家对接合作,成为中国高校科技成果最大规模的集中展示和交易活动。
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副厅长邢锋表示,要充分发挥惠州和佛山两个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的作用,服务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力争全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收入同比增长20%以上。积极与地方政府共建联合研究院、工业技术研究院等校地合作平台,推动区域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的发展。
“从0到1”▶▷加强核心技术攻关
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中山大学校长罗俊透露,中大牵头空间引力波探测“天琴计划”有新进展,位于珠海的“天琴一号”地面观测台站已经基本建成,目前正在进行设备安装调试;位于深圳的空间引力波探测地面模拟装置进入可研阶段;“天琴一号”技术验证试验卫星预计今年年底前发射,引力波探测即将进入实操阶段。
中大牵头提出的“天琴计划”,是广东高校加强基础研究和基础应用研究,实现更多原创性科研成果的有益实践。
根据省教育厅公布的《2017年广东省普通高校科技/社科统计报告》,截至2017年底,全省普通高校从事教学与研究人员共124473人,其中科技类人员为72012人,人文社科类人员为52461人。全省共41960人具有高级职称,共28653人拥有博士学位。
在科研经费方面,近年来广东高校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其中2012—2014年年度科研经费维持在70多亿元,2015年突破100亿元,2016年增加到160.30亿元,较2015年增长50.80%。2017年广东高校科研经费达到187.71亿元,较上一年增加27.3亿元,增长了17.03%。
高校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攻关“卡脖子”核心技术,是“从0到1再到无穷大”的持续接力过程。然而,广东也清醒地认识到,即便广东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跃居全国首位,但科技创新的驱动力亟待加强,一些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重大装备有待突破。
为此,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在全国具有突破性意义的政策,让高校尝到了实实在在的改革红利——
2015年11月出台《关于深化高校科研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经单位同意的高校科研人员,可离岗从事创业工作,并签订离岗协议,相应变更聘用合同,并允许在读大学生(含研究生)保留学籍,休学从事创业活动;
去年8月出台《关于加强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的若干意见》,到2035年,全省若干重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领域达到全国领先,整体水平和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全社会基础研究经费投入超过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今年1月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支持我省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在国际创新人才密集区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离岸科技孵化基地或研发机构,集聚全球高端创新资源……
不断给高校“松绑”,创新活力持续激发。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的‘智’高点!”暨南大学校长宋献中透露,去年11月成立的粤港澳大湾区环境实验室,将加速推进全球高端人才聚集和科技原始创新,以“基础理论-技术创新-产业孵化-决策支持”的创新链为支撑,为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境质量进入国际先进行列、环境演变与气候变化协同应对提供科技引领和服务。
“实验室将重点围绕消化肿瘤发病机制、多源信息精准诊断、个体精准治疗等方向进行研究,促进研究成果向临床实践的转化,支撑广东创新驱动发展。”深圳大学校长李清泉表示,今年3月深圳大学马歇尔生物医学工程实验室揭牌成立,这是深圳市第8个诺贝尔奖获得者领衔组建的实验室。
“每人手里一块饼,就凑不成一个圆。”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景李虎表示,广东高校要集中力量,深度参与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绿色低碳、生物医药、数字经济、新材料、海洋经济、现代种业、现代工程技术等9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在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技术上实现突破,牢牢掌握创新发展主动权,为广东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提供强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