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信心是打赢阻击战的重要前提
●我们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有中华民族几千年生生不息的深厚底蕴,有长期积累起来的物质基础、医疗技术、实践经验
●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身体力行,形成强大“头雁效应”
●真防实控,全力保障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一扫阴霾,广东再次迎来暖阳。
从2月16日开始,截至20日24时,广东新冠肺炎新增确诊病例已连续5日保持个位数增长,每天数十位患者痊愈,走出病房。
1月19日,广东确认首个感染病例;20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23日,广东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打败疫魔,成了所有人共同的信念。
战“疫”一个月,让我们更加坚定:明媚春天已来到!
1 强大动员力
每个人力量的交汇,让我们树起强大信心
出征!
己亥年除夕夜,万家团圆时,128名广东医护人员带着匆匆整理的行囊,登上当晚从广州飞往武汉的唯一一班客机,踏上支援湖北新冠肺炎救治的征程。他们是广东奔赴湖北战“疫”第一线的首批勇士,集结仅用了1个小时。
一封封“请战书”如雪片般飞来,一条条“请战短信”令人动容落泪……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广东医护人员陆续紧急赶赴湖北前线。
2月9日,国家卫健委通知,广东与海南共同对口支援荆州新冠肺炎防治工作。仅一日,广东支援荆州医疗队第一批108名队员便奔赴荆州。截至目前,广东已向湖北派出21批2248名医护人员。他们千里驰援,接管一个个重点病区、送去中医力量、24小时补上荆州洪湖市核酸检测短板……拿出广东药方、展现广东速度。
湖北是最前线,广东亦是“战场”。确诊病例数量较多,广东战“疫”压力巨大。
指挥系统迅速建立。省、市、县、镇各级党政机关和所有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企业、社会组织等,全面落实“四个一”机制——一把手负总责、领导班子成员分工包片、下沉一级;组建一套专班,“一日一调度、一日一报告、一事一处理”;制定一个方案,即明确目标任务和职责分工,确保责任和措施到岗到人;统一一个口径,建立健全情况报送机制……
共产党员冲锋陷阵。从1月24日开始,省委及有关部门先后印发多个通知,全面动员组织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力量,投身疫情防控一线。守好“交通路况”,东莞组织3800名机关党员干部支援113个公路检疫点、高速公路出入口站点;严防“社区传染”,汕尾,市、县两级机关集结4000余名党员干部职工,驰援全市村(社区);抓好“农村防疫”,全省各地村干部全面动员,驻村干部冲在一线……很多故事,让人泪目。
基层干部守土尽责。广东推行“网格化”防疫工作,将全省各村(居)各自划分为一个大网格,再在其中划分出居民小区、自然村等若干小网格,建立疫情防控工作组织体系,组织专兼职结合的工作队伍……近18万网格员奔走其中,确保各项防控措施全面落实、不留死角。他们与警察、医生组成“三人小组”,排查重点疫情地区人员行踪、上门检测体温、宣传防护知识,还要帮居家隔离人员送菜送饭,操碎心、磨破嘴、跑断腿,回家要做好消毒工作,怕身带病毒传染家属。
社会力量充分释放。金域医学、华大基因等一批第三方医检机构,主动参战破解“一测难求”局面,成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一支义军。志愿者,走上街头、村头,帮医生运货、给患者指引、对民众科普;平时往来不多的邻居,帮忙带菜、带娃,演绎着疫情下的“中国好邻居”;海外华人华侨、外国留学生,自发组织向广东源源不断送来“爱心口罩”等物资……
是每个人力量的交汇,让我们树起强大信心。
2 强大救治力
广东打法、广东药方、广东实力,让我们信心坚定
2月17日下午,经过13天的治疗,两月龄大、广东最小年龄新冠肺炎患儿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出院。
是什么让我们摆脱对病毒的恐惧,树起信心?就是越来越多的人痊愈走出医院。
17年前,在抗击非典疫情的战役中,广东创造了全世界病死率最低的纪录。如今,全省医护人员再次奔上前线,只把白衣,作战袍。
抗击疫魔,广东有广东的打法。战“疫”一开始,广东就强调“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1月30日,在全国率先同时启动对广东确诊病例的所有密切接触者、重点疫情地区来粤人员、全省发热门诊重点人群的大排查,一个不漏地检测;按照“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原则,指定30家省级定点救治医院。
战胜病魔,广东有广东的药方。西医发现了氯喹等药物,1月29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开始开展磷酸氯喹治疗新冠肺炎的临床研究,截至2月17日下午6时,全省使用氯喹治疗患者128例,病毒核酸检测由阳转阴病例93例,占72.66%,目前,国家已计划将磷酸氯喹纳入新版诊疗指南中,扩大临床适用范围。对于轻型及普通型肺炎治疗,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中医科团队在积累防治SARS的经验基础上,研发形成“肺炎1号”中药方,2月8日,批准用于全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定点救治医院临床使用,截至2月17日,治疗6天及以上的121例患者中已有44人治愈出院。对于病症救护,广东又发现氧疗是安全有效的办法。
阻击病毒,广东有广东的实力。广东有战胜非典疫情的经验,更有钟南山院士等权威专家。目前,广东成立的省防控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任命钟南山为副组长,指挥广东对重症、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并多次开展远程会诊。1月29日,广东第一次专家远程会诊在省卫健委举行,钟南山出诊。这一消息,振奋了无数患者,有人说:“听到是钟南山领衔,就觉得安心。”2月16日,华大智造MGIUS-R3远程超声机器人通过5G网络连接控制在武汉黄陂方舱医院内病人端的机器臂采集患者的影像数据,避免医护人员接触病患。而医保对省内病人费用的全兜底,让病人们的治疗没了后顾之忧。
面对媒体镜头,一名出院患者说出了大家的心声:“我出院了,你们要相信医生、相信医院,不要恐惧,我们一定能够战胜病魔。”
3 强大生产力
珠三角机器轰鸣不停,是中国经济继续向前的铿锵足音
珠江口,粤港澳大湾区的超级工程——深中通道项目施工现场,近400名工人戴着口罩,热火朝天地开始作业,焊接声、切割声、锤打声等与机器的轰鸣声交织。
佛山南海,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佛山分公司焊接车间里,机器人在工人的指挥下,挥动着“手臂”,一个个零部件快速成型。
佛山顺德,2月10日,做好防护的格兰仕总部,正式复工,当天到岗率达到了70%以上。
……
而广东的轰鸣声,声声喜人,给疫情下的人们带来信心和底气。“珠三角机器一开,世界产业链就稳了。”有企业家发出如是感慨。
在广东的田间,也是一派繁忙的景象。
汕头,2月14日,潮阳区锦沣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助理林岳锋开着拖拉机犁田,在关埠镇的合作社基地,一台拖拉机一个上午犁完20亩左右。
湛江,广东农垦旗下湛江农垦现代农业公司党员干部提前结束休假,大年初三开始组织员工对即将达产的1000多亩自有菠萝鲜果进行施肥壮果作业,力争尽快采收供应。
东莞,截至2月15日,农业龙头企业复工复产率94%,定点屠宰场春节至今未停产。
全省农田里的劳作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希望田野上的伴奏。
春光无限的背后,是广东经济的好底子和广东人的全力应对。
为保障企业复工,广东推出“百名局长服务千家企业”政策,通过精准包干解决企业用工紧缺难题,确保重点企业和重大工程及时复产复工。云南是农民工输出大省,广东直接和云南协调,连续三天开通劳务协作返岗专列,把云南农民工接回广东上班。佛山市长公开承诺:绝不允许出现一家企业因没有口罩不能复工复产的事情,只要企业缺乏防控物资,提前三天向属地政府报告,政府立即帮忙解决。
为解决疫情期间供应链企业复产时间不一带来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紧缺问题,广东推动各行业领域龙头企业成立产业联盟,搭建平台畅通上下游供应链,促进产业链企业抱团发展。为保障物资流通,广东打通绿色通道。
为帮助企业吹氧助燃,广东出台金融暖企“18条”、“支持企业复工复产20条”等政策,对受疫情影响不能按时缴纳的社保费用等允许延期补办补缴,免收滞纳金,发放援企稳岗补贴,支持各类企业复工复产……
这一系列举措的背后,隐藏着广东经济崛起的奥秘,也是广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体现,而这,是人们更大信心的来源。
2月19日,广东又是一个好春光。
新冠肺炎定点治疗医院,63名患者集体出院了。
广大的农村、社区,近18万网格员,依旧坚守岗位,四处奔走。
车间、农田,带着口罩的劳动者们,又拼着“广东速度”。
……
我们知道,战“疫”胜利曙光就在前方,广东经济新的春天也在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