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领航

网格战疫显担当 精准施策稳发展

2020-03-19 00:00:00 来源:南方日报

  庚子初春,一场疫情突如其来,迅速席卷全国。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中,没有哪座城市是旁观者。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考察时指出,抗击疫情有两个阵地,一个是医院救死扶伤阵地,一个是社区防控阵地。

  坚持不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社区很关键。

  新城镇作为新兴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在地,下辖21个社区15个村委。辖区内小区楼盘、集资楼、出租屋众多,外来人口复杂,交通干线互联互通……面对特殊的区位和现状,疫情防控对于该镇而言,既是社区防控“巷战”,更是县城中心城区经济社会的保卫战、系统战。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面对这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大考,新城镇充分发挥社区在防疫中的阻击作用,凭借一招招硬核举措、一次次走心宣传,实现入户排查、重点群体监控“两个全覆盖”,交出一份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城答卷”。

  超前部署 “疫”时备战

  战疫,是一场和病毒的较量,也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社区是疫情防控的末梢,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激活城乡自我防控能力,通过关口前移,阻断病毒输入、传播的途径,至关重要。”镇党委书记钟佐彪说。

  新城镇党委、政府第一时间响应号召、投入战斗、压实责任、明确任务,坚定不移把党中央和省、市、县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把投身防控疫情第一线作为践行初心使命、体现责任担当的试金石和磨刀石,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1月23日,新城镇召开会议,要求党员干部切实提高政治站位,迅速进入作战状态,并制定印发人员排查表,第一时间入户排查重点人员,争取主动权。

  1月24日,在广东省启动一级响应后,新城镇立即出台防控工作方案和通知,叫停各村(社区)各种文艺活动和聚集聚会,成立防疫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五个工作组。根据各村、社区摸排的第一批进出湖北的人员名单,组织医护上门完成身体检测工作,并落实居家医学观察。

  1月25日,新城镇通过流动宣传车、大小喇叭宣传防疫科普信息,并在各村、社区的LED显示屏滚动播放防疫宣传标语,拉开宣传序幕。

  1月26日,新城镇再次召开会议,研究制订十条防控措施,印发宣传单张,要求27日镇村干部全员上岗,发动群众做好群防群控。

  36个村(社区)党组织充分发挥党的领导优势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疫情防控的强大政治优势,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汇聚起强大力量。

  “您从哪里来?近期有去过疫源地吗?”春节期间,各村、社区的主要进出口,镇村干部与退役军人、党员志愿者一同为过往车辆及司乘人员登记信息并测量体温,力争做到不漏一车、不漏一人。

  针对城乡人口众多、居住分散、入户排查困难等问题,新城镇强化与县相关职能部门协调联动,引导外地人员逐步有序返回,加强与县交通卡口的各个信息互联互通,发挥好检查站的前哨作用,构筑第一道防线。同时在各村(居)落实村道疫情防控服务点,对所有的村(居)委基本实行封闭式管理,外来人员和车辆凭通行证进出,卡口同步做好进出人员的测温工作和外来人员登记备案工作,严格“两查一测”,构筑第二道防线。对出现在本辖区的外来人员,要求各居民组立即上报,构筑村(居)民小组防控第三道防线。

  精准落棋 治理有“格”

  谋定后动,稳扎稳打。新城镇战法从容有序。“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既不能顾此失彼、挂一漏万,也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必须通盘系统考虑,精准研判疫情、分清轻重缓急、辨明主要矛盾,根据不同地点、不同时点、不同情况精准施策。”钟佐彪说。

  社区、小区和农村是疫情防控的第一线,也是外防输入、内防传播的有效防线。把这道防线守住,就能切断传播疫情的渠道。疫情初期,新城镇集中力量建立县、镇、社区三级联防联控的网格化疫情防控体系,组成48个三人核查组、4个机动组,把城东、城南(中)、城西、城北四大社区划分为48个网格,一个三人核查组认领一个责任网格,重点摸排隔离从湖北等疫区流入人员、密切接触人员等重点群体。

  恢复经济正常秩序,既是社会需要,更是百姓所盼。随着厂企复工、节后返程复工人流量加大、疫情输入风险剧增等形势,县委、县政府要求细化中心城区防疫工作。对此,新城镇调整章法,采取阶梯式递进的防控措施,迅速成立网格化排查工作领导小组,将中心城区防控落实到每一个社区(小区)、每一幢楼、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最大可能切断疫情输入源,全域实现防控有“家”,治理在“格”。

  该镇将三级联动防控网向外延伸扩张到新城二环路以内的中心城区村、社区,按地段把26个村、社区划分成12个大网格、51个微网格,由37个县直单位1400多名干部包片包网格,村(社区)党组织承担主体责任,集合600多名新城镇干部、村(居)组干部、网格员、党员、村(居)民代表、乡贤等六方党群力量,入网入格,通过串点成线、连线成网的方式,无缝对接每一户居民,做到疫情防控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无死角,使中心城区网格化防控得以实现。

  针对辖区内集资楼、自建户、出租屋众多,外来人员数量庞大的实际,新城镇将摸排范围扩大到网格内所有单位、部门、企业、学校、医院、有物业管理的住宅小区或商业综合体(含独幢住宅楼)、集资楼、自建房等。摸排对象扩展到四类人员:新兴籍常住人口、非新兴籍常住人口、新兴籍暂住人口和非新兴籍暂住人口,力争短时间内对县城再次兜底翻,坚决做到严防严控、严格死守、严密排查、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彻底做到“疫区外来人员排查一个不漏,密切接触者隔离观察一个不漏”。

  近期国内疫情稳步变好,境外疫情却越演越烈,呈扩散态势。为防止境外疫情输入,新兴县发布通告,建议市民近期谨慎或避免前往境外国家和地区;如有计划近期从境外返回新兴的人员,须在出发前24小时向居住地所在村(社区)如实报告有关信息。所有境外返新人员,需主动配合进行核酸检测并按规定履行相关隔离程序等。

  境外疫情恶化,叠加清明返乡祭祖习俗的影响,新城镇结合省市县会议精神,积极落实“抓两头、治中间”举措,尽力劝导,抓好境外人员宣传工作,堵住传染源头;做好入境人员隔离防控工作,严防传染扩散。并充分发挥镇村网格化管理,加强排查,严防疫情输入。

  截至3月18日,新城镇中心城区网格化排查累计排查206330人,其中本地常住人员160655人,外地常住人员11475人,本地暂住人员12438人,外地暂住21762人。辖区内重点人员经“三人小组”上门核查,列入居家医学观察累计226人,列入集中隔离人员累计69人。

  细管严查 稳企惠民

  随着疫情变化,新城镇不断升级、强化各项防控举措。“请问您是哪个村民小组?请配合登记测温。”在陇塘村进村口,几名党员干部与志愿者组成一道严密防线,为村民测量体温、发放防疫宣传手册。像这样的疫情防控服务点,新城镇有93个。“每天都有多名镇村干部、党员和志愿者参与服务点工作,全天候对外来人员开展疫情防控服务。”新城镇一干部介绍。

  排查管控是疫情防控的关键一环。疫情发生后,为第一时间摸清情况、弄清底数,做好“四类人群”的防护监测,新城镇实行“一摸四查”。“一摸”是指利用公安大数据推送的人员,进行全面摸排,建立台账,详细登记,及时更新。“四查”是指加强电话核查,对四类重点人群逐一核实到位:加强单位自查,镇、村两级对本单位干部职工进行逐一核实到位、加强逐户排查,充分发动镇驻村干部、村(社区)组干部、网格员等基层力量,逐家逐户进行网格化、地毯式问询排查;加强举报追查,动员鼓励广大干部群众进行线索举报,形成群防群控、群防群治的工作格局。

  在广东省启动一级响应后,该镇迅速响应上级工作部署,联合新城、城北市场监督管理所成立工作专班,分区域实行网格化监管,对辖区内各农贸市场、超市、药店、餐饮等重点行业进行重点监管;上门劝停辖区内所有餐饮和饭店;同时严厉打击捕杀、贩卖、食用野生动物等行为,禁止野生动物流入市场,杜绝传染源;还加强对药店的监督,严防药店售卖高价口罩、高价药品等行为,有效维护市场秩序和谐稳定。

  2月24日,广东省决定将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级别由省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调整为二级响应。针对节后企业复工潮,返回人流逐步增加、疫情蔓延风险剧增的形势,新城镇切实抓好企业复工的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所有单位、企业、工地、楼宇、社区、超市、药店等落实防控责任,抓好复工复产后的吃住行和上班等环节,构筑疫情防控人民防线。

  为推动企业有序复工,新城镇组建联合摸排小组,对辖区企业进行全面调查摸底,要求企业做好“员工一人一档”台账,对拟复工人员名单推送备案,确保企业复工复产底数清、情况明。并加强现场检查力度,对照“四个到位”“八个1”要求逐一核查落实情况。并积极帮助协调企业解决员工返岗、生产生活、物资保障等现实问题,推动企业安全科学有序复工。目前,全镇排查工业企业总数238家(工业园区除外),目前复工238家,其中规上企业复工17家,复工率100%。节前用工人数9227人,复工人数7273人,返岗率78.8%。

  人文关怀 彰显担当

  面对疫情,新城镇第一时间吹响宣传号角,要求各村(社区)党员干部、各网格长、网格员和志愿者迅速到位,走街串巷、进村入户,贴告示、发传单、挂横幅、发短信、联系沿街商铺用LED屏幕滚动播报……

  为让防疫知识铺天盖地、入心入脑,新城镇“八仙过海”,花式宣传接踵而来。陇塘村创建微信工作群,将村内出租屋主拉进群里,及时交流防控知识、传达上级政府的最新政策文件,落实相互监督举报制度;茅园社区发动党员志愿者,组成一支战疫宣传队伍,通过在流动广播车绑上小喇叭、带上宣传单的方式,每天走街串巷向红旗村村民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切实提高村民自我防护意识……

  小喇叭走街串巷,大喇叭铺天盖地。“这个春节少出门,为了自己也为他人……”为打通防疫宣传“最后一米”,新城镇启动农村广播,通过大喇叭反复播报权威信息等。在党员干部的反复动员下,今年春节,各村(社区)纷纷取消宴席、灯会、祭祖等民俗活动,为农村疫情防控筑起一道坚固防线。

  基层防控宣传不仅落在有形的社区网格,还覆盖无形的网络世界。疫情发生后,镇村干部通过朋友圈、微信群、微博等,统一转发官方权威发布的各类动态、科普、辟谣信息,进而引导市民不信谣、不传谣。

  大数据与科技创新助推基层防控提效。县政务数据局专门开发设置“新兴县防控疫情排查人员情况登记表”小程序,使用手机软件即可录入四类人员信息,后台每天对数据进行统计汇总分析。新城镇加大宣传力度全面推广使用“粤省事”粤康码,实行一人一码,亮码通行,避免重复填报和交叉填报,实现健康可追溯的疫情防控效果,既有利于一线防控人员掌握各社区实际情况和实地排查的成效,还有利于群众提高场所的通行效率。

  隔离病毒,不隔离亲情和爱,城市农村随处可见党员干部、网格员、志愿者充当“服务员”“代购员”“跑腿员”“疏导员”的身影。“他人有危难,出手帮扶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南外社区党支部74岁老党员李国雄说。当得知镇发动募捐时,有46年党龄的他第一时间响应号召,立刻到银行取出2000元爱心款交给社区。

  疫情期间,县内中小学校采用网络授课方式展开线上教学,但对于困难家庭学生而言,平板电脑、流量费是“停学不停课”的阻碍。镇党委获悉后携手爱心企业向贫困学生捐赠平板电脑和学习用具,并争取运营商支持,解决部分贫困学生上网难的问题。与此同时,镇内爱心企业积极向镇党委捐赠口罩、消毒洗手液、矿泉水等物资;仓夏居委会第九组组长欧仲行捐资1万元、仓夏社区支书邓培生个人捐款3000元用作居委会作防控经费;全镇2711名党员率先示范,为抗击疫情捐款近17万元。

  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的态势正在拓展,但战疫尚未结束,新城镇正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确保真正实现“左手防疫,右手复产”。

  样本

  筠州二区

  一个大型小区的战疫样本

  “您好,您住哪一栋?请出示门禁卡并配合测量下体温……”在筠州二区门口,物管工作人员对每一个进出小区的车辆及司乘人员逐一核对信息、测温登记。在入口一侧设置一个大指示牌,上边写着:“疫情期间,本小区谢绝来访。”筠州二区辖属新城镇城北社区,成立全县首个小区党支部暨党群服务站,建有18幢高层住宅,入住3590户近15000人,居民成分复杂,疫情防控压力极大。

  据悉,小区党支部充分发挥物业“红色管家”队伍的管理服务作用,由“红色管家”担任“楼长”,在每一栋楼张贴“红色管家”联系地址和照片,对外来人口进行全面排查。并加强对“楼长”的管理考核,确保各项措施严格落实。

  同时,小区党支部不间断播放疫情防控知识、张贴宣传资料,向业主宣传普及,提高业主的疫情防控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鼓励业主举报外来人员踪迹。值得关注的是,翔顺物业还联合百源生鲜提供生鲜果蔬暖心配送服务,公开当天生鲜产品价格,将产品送到门口,减少人员外出风险。

  筠州二区利用党建引领物业管理,凝聚小区居民战胜疫情的强大合力,充分发挥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编制起强大的疫情防控网络,实现“人人是哨兵,家家是堡垒”,真正将管理服务延伸到基层,将平安成果惠及到基层,在防疫工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延伸

  网格化排查下的“疫”外收获

  近段时间,仓夏社区防疫员小李注意到自己负责的网格区一直有形迹可疑人员在徘徊张望。有一晚,小李发现该可疑人员再次出现在仓夏一民居屋后,神色紧张。他马上通知附近民警,并协助民警顺利制服可疑人员。

  经核查审讯,该可疑人员竟是一名潜逃5年、在新兴作案数十起、专门入室盗窃孤寡老人财物的大盗。这一“疫”外收获,得益于新城镇开展的中心城区网格大排查,而小李和民警均是仓夏社区网格排查成员之一。

  企业复工复产后,疫情输入风险剧增,疫情防控工作到了最吃劲的关键阶段。为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新城镇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将县疫情防控指挥部统一调度的60名警力迅速下沉到中心城区51个网格片区,参与网格化大排查并做到定岗定员定责,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