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上午,英德市建设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启动暨揭牌仪式在该市人民医院外科大楼举行,标志着该市医共体建设工作进入全面铺开阶段。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是英德市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以健康为根本”重要论述精神的具体行动,也是该市整合优化城乡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解决好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大举措。
医共体试点建设显成效
据介绍,自2019年8月被确定为国家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以来,英德市严格按照上级的部署和要求,以强基层为重点,统筹推进医疗卫生服务资源系统整合升级,将原有的以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浛洸医院、东华医院为牵头单位的4个医联体进行全面优化整合,形成由市人民医院牵头,由其他市直公立医院、镇街卫生院、村卫生站共同组成的一个县域医共体,建立总医院和各成员单位共同参与的议事决策机制,实现行政、人员、财务、质量、药械、信息系统统一管理,为深入推进医共体建设打下良好基础。
2019年11月26日,英德市人民医院大站分院成立,成为首个英德市紧密型医共体的试点单位。英德市人民医院派出医务、院感、护理、公卫、后勤管理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业务骨干开展日常帮扶指导,目前已初步建立“目标明确、权责清晰、分工协作、服务优质、有效运行”的医共体。
英德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吴凡宇表示,该院将以本次医共体揭牌仪式为契机,进一步整合医疗卫生资源,创新管理体制,努力实现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同质化、一体化。各医共体成员单位,可共享英德市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创伤中心、卒中中心、肿瘤防治中心、暨南大学肾脏外科研究所英德基地、广东省博士后创新的实践基地工作站等“四中心、一基地、一站点”的医疗平台,加强人才培养、技术提升、学科建设等各方面的交流学习,从而提升服务能力,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质量和水平逐步提升,实现便捷有序的分级诊疗,降低县域外转诊率,努力建设以健康为中心、防治结合的紧密型医共体。
以医共体建设为抓手
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医共体建设是一项‘惠民生、解民忧、聚民心’的重大改革,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补齐该市医疗卫生服务短板、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均衡发展的迫切需要。”英德市委副书记、市长肖勇科在揭牌仪式上表示,此次启动暨揭牌仪式,标志着英德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进入全面铺开的阶段。医共体管委会成员单位、医共体成员单位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切实把医共体建设作为践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建设健康英德的重要抓手和重要内容,按照责任分工,认真抓好各项改革任务落实,确保按照时间计划、高质量实现县域医共体建设的目标。
肖勇科要求,医共体管委会应发挥好牵头抓总作用,做好顶层设计,完善配套政策,创新体制机制,统筹推进医共体建设各项工作;医共体各成员单位要对照职责要求和工作目标,认真抓好各项任务落实,全面提升英德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使用效率和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让群众就近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