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领航

疫情下的“广州速度”从何而来?

2020-05-07 00:00:00 来源:南方日报

  看着建好的感染病住院楼,280张负压病床终于交付给了广州第八人民医院,广州市重点公共建设项目管理中心主任苏彦鸿终于舒了一口气。

  时间倒回到3个多月前,那时广州气温骤降到8℃。与寒冷对比鲜明的是,在广州疫情防控的最前线——被誉为广州版“小汤山”的第八人民医院,二期项目施工现场热火朝天,隆隆施工声日夜不停。

  从浙江杭州采购密闭门、从陕西采购医用橡胶地板、从佛山买来防火门……1802名作业人员开始了与疫情的竞赛。30天不到,医技楼工程完成收尾建设;不到50天,280张负压病床建设完成,向世界展示了“广州速度”。

  战“疫”不误工,八院的建设只是广州住建领域快马加鞭的一个缩影。白云机场三期今年动工、华工广州国际校区二期明年底交付……目前,广州住建领域的复工复产率排在全省首位,全市在建房屋建筑工程项目(包括城建重点项目)共2106个,复工率100%。

  “预计上半年建筑业受疫情影响较大,但是,只要工程基建等需求不发生不可逆的大幅减少,对建筑业的影响仍是可控的。”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宏伟说。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新形势下,广州市委、市政府推出一系列政策稳定经济,坚决落实“房住不炒”要求,用扩投资、保民生、稳预期来助推广州经济发展。

  扩大投资

  重点项目筑牢经济“压舱石”

  作为广州市重点公共建设项目管理中心工程建设一部部长,刘建松仍记得施工高峰期时的壮观场面,从大年初三开始,分管该项目的副主任邓新勇每天督战协调,早上6时30分开始,上千名作业人员间隔一定距离排起长龙,经过测温、登记,才能进入施工现场。

  “严密性要做得很好,就是说关上门之后,我们压力的压强的差值要保持在一定的程度。”刘建松说,负压病房建设难度大,门缝有几毫米的空隙,都可能无法达到负压设计值,无法满足室内的气流只能“从洁到污”单向流动的需要,建设每一步都要“密不透风”。

  虽然280张负压病床已经交付给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但苏彦鸿明白战“疫”仍未止步,八院三期的建设开工在即。据刘建松介绍,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三期总的建筑面积达到42万平方米,正在进行规划设计,预计今年年底动工,将建设1720张负压病床。这个数字,甚至超过部分国家全国的负压病床数。

  在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之外,2020年,广州市住建局计划统筹实施城建项目305个,将加快推进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校区项目、广州科技教育城等省市重点项目的建设。

  重点项目建设也将成为广州市住建局“扩投资”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王宏伟表示,广州将瞄准省市重点工程,加大重点项目的建设,精准发力。

  “主体工程加上安置区建设,项目总预算超过1500亿,涉及用地约33.9平方公里。”王宏伟表示。

  如今,广州正全力推动白云机场三期的主体工程征拆及安置区启动区工作,计划年中启动安置区建设,9月份开始按机场三期主体工程建设时序移交建设用地。

  “白云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全球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要素在白云机场的聚集和扩散。”广东省机场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建设指挥部总工程师、党委书记、指挥长冯兴学表示,白云机场三期将拉动旅游、外贸、现代物流、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进一步促进周边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2018年8月16日,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一期打桩奠基,去年8月20日整体移交,只用了不到369天的时间。据介绍,二期工程也在马力全开,目前正在开展项目可行性报告报审、地质勘察,场地环境评估调查等前期工作。“下一步我们挂图作战,争取2021年底建成交付使用。”广州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保障民生

  出台减免租金政策惠及近20万人

  焊接声、敲打声、轰鸣声声声不停,在增城区朱村街,30栋高楼拔地而起,这是广州科技教育城项目的广州职业技术院校迁建一期安置区现场。不久的将来,这里将安置凤岗村和秀山村两个行政村1209户、共4820名居民。

  “广州住建局出台系列指导意见,我们就按照指导意见进行复工复产。”广州科技教育城项目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复工前大家都有疑虑,如何招人?如何管理施工现场来防控疫情?

  2月上旬,广州在全省住建行业中最早制定复工复产方案,相继出台了简化复工流程、落实落地复工指引等一系列暖企政策。从严格落实全封闭管理,到通过实名制平台和“穗建平安”系统,对进入建设工地的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信息全覆盖实名登记等方面都有详细规定。在政策加持下,广州逾20万建筑工人和管理人员,未出现一起确诊病例。

  为保障民生和就业,推动建筑业有效复工至关重要。为助力企业解决“用工难”和人员“就业难”的矛盾,“广州建设实名制管理平台”等信息平台上线“找工服务”模块,向省内14.2万和周边省份18.8万实名登记的建筑工人发送邀请返穗复工短信息。

  在推动建筑工地复工稳就业之外,广州住建局还出台了一系列物业小区应对疫情的工作指引,一手抓防疫,一手保民生。

  “广州实际管理人口有一半在小区,也就是如果小区治理好,广州市的社会治理就事半功倍。”王宏伟说。据介绍,广州原本计划明年出台的物业管理条例,将在今年底前出台,新政策对各类商业物业的应急管理措施的规定将更加精细化。

  为保证社区安全,广州是最早推广外卖快递无接触投送模式的城市之一,疫情发生早期,广州用三天时间,11区完成57个无接触投送示范点建设。目前全市日均快递业务量已提高至约1700万件,恢复到去年平均水平。

  另外,广州市住建局还出台了政策性住房减免租金政策,减免符合条件的市本级公共租赁住房、人才公寓2月份、3月份租金共约8800万元,惠及低收入市民和人才约6.2万户,近20万人。

  求稳谋变

  城市更新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4月29日,国家民航局正式批复《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总体规划修编(2020年版)》。在新规划中,白云机场定位为引领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建设、支撑民航强国战略的国际航空枢纽。

  作为国内三大国际航空枢纽之一和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的核心机场,白云机场的动向关乎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前景。规划提出,白云机场将实施三期扩建项目,这正是广州2020年重点推进的城市更新项目之一。

  “目前,征拆工作全面推进,启动区两地块征拆工作累计完成青苗签约53%,完成土地协议签约34%,完成房屋测量98%。”广州市住建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以白云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及其征拆安置工作为例,广州在稳中谋变,大力推进城市更新项目。

  “2019年,广州完成了695亿元城市更新投资,创下历史新高。疫情下,我们要加快推动新项目的进入,推动在建项目的加快实施,力争今年的实际投资不少于去年。”王宏伟介绍,广州努力在推进城市有机更新中趟出一条新路。

  数据足以说明广州在疫情下不改城市更新的力度和决心。在重点项目方面,2020年广州市住建局计划投资941.6亿元,比2019年计划投资645.4亿元,增加45.9%。

  城市更新的提速也在为城市发展赋能。广州在全国超大城市、老城市中率先探索统筹推进“三旧”(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改造、“三园”(村级工业园、专业批发市场、中心城区物流园)转型、“三乱”(违法建设、黑臭水体、“散乱污”场所)整治等城市更新九项重点工作,提升成片连片改造效益。继续对2000年前建成的323个老旧小区进行微改造,计划对全市272个城中村实施分类有序改造,通过旧厂自主改造、政府收储等方式,为产业转型升级腾出更多发展空间。

  生产秩序要恢复正常,产业链上下游都要保持稳定。受疫情影响,今年第一季度全市房地产开发建设迟滞,房地产企业销售同比下滑。广州从增投资、保供应、稳市场三个方面着手,推进企业复工复产、加快市场恢复正常。

  “目前房地产市场以刚需购房为主,房地产金融较为稳健。”王宏伟表示,广州将继续保持房地产调控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加快构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

  产业链的稳定,除了要保障基础设施“硬件”的正常运行,还需要“软环境”的助攻。为了帮助企业把疫情防控期间的进度抢回来,广州市住建局通过“五大举措”优化办理施工许可,推进建筑企业复工复产,加快项目落地开工。

  2月15日,位于增城区朱村街的广州科技教育城建设项目实现全面复工。“‘容缺’审批,对于用地规划稳定的项目,只要有业主承诺,就可以先行办理施工许可证;施工许可证、联合验收等事项不用出门在网上就能办;信用承诺一些材料可以后补交,企业资金流转更快……”作为该项目的代建方,广州市重点公共建设项目管理中心工程技术部部长陈嘉乐深切感受到行政审批带来的便利。

  “疫情也是推进行政审批改革的一个机遇。”王宏伟表示,“下一步,广州房屋建筑将推行分阶段办理施工许可证,根据施工进展顺序,按基坑、地下室、地上三个阶段申办工程施工许可证,提升企业便利,真正实现工程项目‘早进场、真开工’。”他说。

  ■专访对话

  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宏伟:

  力争今年城市更新项目

  实际投资额不少于695亿

  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如何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成为考验现代化社会基层治理能力的试金石。对于住建领域来说,既要做好与民生息息相关的住房保障、物业小区管理工作,又要做好稳投资、稳就业、稳预期等工作。

  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的社会经济生活造成冲击,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住房建设领域面临了哪些困境?广州又有怎样的策略迎难而进、稳定发展?对此,南方日报记者专访了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宏伟对相关问题作出解答。

  今年将重点推进城市更新九项重点工作

  南方日报:为何在疫情冲击下,更加强调城市更新工作?

  王宏伟:推动“四个出新出彩”,实现老城市新活力,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州的殷切期望。2019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城市更新,做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一年多以来,广州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系统持续推进城市有机更新,统筹推进城市更新九项重点工作,积极探索实现老城市新活力的“广州经验”。2019年,广州完成了695亿元城市更新投资,创下历史新高。疫情下,我们要加快推动新项目的进入,推动在建项目的加快实施,力争今年的实际投资不少于去年。

  2020年4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精神。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将老旧小区改造作为解决城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完善社区治理格局的重要举措。

  2016年11月以来,通过老旧小区改造实现直接固定资产投资77.7亿元。改造老旧小区、发展社区服务,不仅是民生工程,也是拓展内需的重要抓手,既能拉动有效投资,又能促进消费,带动就业,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小区改造和加装电梯后,物业资产平均增值8%~12%,居住物业和商业物业租金价值分别提升约15%和50%;人居环境改善提升后,同时促进居民对房屋室内装修,以及家具、家电消费。老旧小区微改造工作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广州市统计局社情民意统计调查结果显示,81.5%参与调查的市民认为老旧小区微改造使其生活品质提升。

  2022年起实现共有产权住房持续供应

  南方日报:广州在住房市场和住房保障方面有哪些新的举措?

  王宏伟:近年来广州市保持房地产调控力度不动摇,打击投机性需求,目前房地产市场以刚需购房为主,房地产金融较为稳健,房地产贷款占比低于国内不少一二线城市。房地产金融基础稳健,房地产开发贷款和个人购房贷款的规模能满足正常购房需求和消费,也会推动市场平稳发展。

  受疫情影响,今年第一季度全市房地产开发建设迟滞,房地产企业销售同比下滑。对此,我局从增投资、保供应、稳市场三个方面着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进企业复工复产、加快市场恢复正常。

  广州市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通过推进住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解决住房困难家庭的基本住房问题,出台《广州市共有产权住房管理办法》及其规划建设导则,疫情期间减免公租房和人才公寓租金。

  共有产权住房以“住有所居”为目标,为住房困难家庭提供产权式住房保障,以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中小套型为主,支持无房家庭购买首套住房。以“多主体供给”为路径,拓宽供地和筹建方式,采用行政划拨、协议出让、公开出让等3种方式供地,经相关程序可以转用符合要求的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住房、拆迁安置房、直管公房、商品房。

  今年首先已选定黄埔区榕悦花园项目1869套、14.1万平方米现房转用后争取于2020年内推出供应;其次选取白云区鸦岗、番禺区新造等保障性住房储备地块用于政府投资建设共有产权住房约8000套争取2021年实现供应;2020年起在商品住宅土地出让时选取一定比例适建地块采取“限房价、竞地价”等方式集中新建、在商品住房建设中配建共有产权住房,预期最快可于2022年起实现持续供应。

  另外,根据广州市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有关部署,出台了具体的做法减免符合条件的市本级公共租赁住房、人才公寓2月份、3月份租金共约8800万元,惠及低收入市民和人才约6.2万户,近20万人。

  数读广州住建

  2020年广州计划推动实施305个项目,计划投资941.6亿元,比2019年增加45.9%。其中政府投资270.6亿元,比2019年计划投资99.6亿元,增加171.7%,社会投资671亿元,比2019年计划投资545.8亿元增加22.9%。一季度完成投资146.3亿元。

  复工复产

  2月10日,全市建设行业首个项目(房屋建筑)率先实现复工;3月10日,全市近1000个重点项目全部复工;3月25日,全市3341个建设项目(其中,2106个住建项目)全部复工,复工率100%。

  截至目前,累计返岗工人和管理人员约33.7万(其中,住建行业累计返岗工人和管理人员约23.5万人),返岗人数与去年持平。自有序复工以来,广州住建行业复工率和返岗率一直保持全省第一。

  城市更新计划

  推动“四个出新出彩”,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力争在城市更新领域投入逾695亿元。

  重点工程

  加快推进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校区项目、广州科技教育城、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等省市重点项目。

  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及其征拆安置项目、预计总投资超1500亿元,2020年计划投资80亿元。

  广州科技教育城、广州市重点项目管理中心组织建设部分预计总投资320亿元,2020年计划完成投资41亿元。

  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二期,总投资6.1亿元,2020年计划完成投资5100万元。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