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领航

斗罢艰险再出发 决胜攻坚 广东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2020-05-19 00:00:00 来源:南方日报

  春去夏来,万物繁茂。

  时值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在粤全国人大代表、住粤全国政协委员将带着广东人民的期盼与重托,于20日奔赴北京,开启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时间”。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这次因新冠肺炎疫情而推迟的全国两会,承载着更多期待、吸引着更多目光。

  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再出发。

  疫情云翳尚未散去,新的任务和使命在前。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广东正在以更务实的作风、更雄健的步伐,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按照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砥砺前行。

  在广东大地上,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统筹”稳步走向“双胜利”,人们全力巩固防疫战果,努力向着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奋进。

  广东,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

  广东效率

  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疫情防控向好态势持续巩固

  “我们挺过来了!我们扭转了情况!”钟南山院士的感慨,引发广泛共鸣。截至5月18日24时,全省所有的县(市、区)均为低风险的地区,并已连续20天没有境内确诊病例报告,疫情防控向好的态势持续巩固。

  1月23日,广东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2月24日,广东应急响应级别调至二级;5月9日,广东应急响应级别调至三级;5月21日,推迟两个多月的全国两会将隆重开幕……几个令人振奋的时间节点,勾勒出广东战“疫”的艰辛历程。

  事非经过不知难。

  岁末年初,一场新冠肺炎疫情突袭大江南北。这场疫情,暴发于“九省通衢”湖北武汉,扩散在人流规模最大的春节假期,向广东快速蔓延而来。

  回望疫情暴发之初,如何防控一种前所未知的新型病毒?如何在春运大潮中阻断病毒传播?如何全力支援湖北武汉和荆州抗疫?如何严防境外疫情输入?如何有序推动复工复产复学……一道道难题,等着全国第一人口大省、第一经济大省、流动人口大省、对外开放大省的广东去应对。

  万山磅礴必有主峰,龙衮九章但挚一领。危难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主持召开一系列重要会议,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指明方向,提供根本遵循。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广东迎难而上、主动担当,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全面打响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从耄耋院士到“90后”“00后”,全省人民手相牵、心相连,医护人员挺身而出,党员干部冲锋在前,社区工作者奋战一线,方方面面的力量汇聚成抗击疫情的洪荒伟力。

  坚持四个方面总要求,抓住四个重点环节,织密两张防控网,做好防控物资和生活物资双保障,让党旗在防疫第一线高高飘扬,“四四二二一”的“广东战法”得到检验。

  广东始终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日前《广东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实施意见》印发,对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周密部署。不麻痹、不厌战、不松劲,不断完善常态化防控机制,坚决防止疫情新燃点,为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提供了有力保障。

  ……

  经过几个月来艰苦卓绝的努力,广东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并不断巩固。这离不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离不开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离不开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人民的顽强奋战。

  窥一斑而知全豹。在抗击疫情的生动实践中,透过广东,可以看到整个中国的效率,可以深刻体会到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显著效能。诚如法国前总理拉法兰所言:“在疫情面前,中国展现出强大高效的组织和动员能力,令人印象深刻。”

  广东韧劲

  稳定产业链供应链,让世界看到中国经济的韧劲

  “开工!”4月22日,埃克森美孚在粤港澳大湾区总投资约100亿美元的广东惠州乙烯项目如期开工,拉开建设大幕。这是美国企业在华独资建设的首个重大石化项目。

  5月17日,中海壳牌惠州三期乙烯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广州、北京、荷兰海牙同时举行“云签约”仪式,项目总投资额约56亿美元。

  两个重大项目的轰鸣启动,折射着企业对广东乃至中国经济的强大信心。

  在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看来,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广东企业全力复工复产,稳定全球产业链、畅通国际供应链,保障国际贸易和产能合作平稳有序,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疫情防控的积极成效,更看到了广东乃至中国经济的巨大韧性和潜力。

  疫情突如其来,给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带来困难和挑战。广东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工作部署,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奋力夺取“双胜利”。

  广东韧劲,来自10万亿经济体量的底气。

  “这次疫情没有也不会改变广东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省统计局局长杨新洪表示,广东作为全国首个GDP突破10万亿元大关的省份,同时也是第一制造业大省,强大的国内市场有力地发挥托底作用,二季度全省经济有望逐步回升。

  广东韧劲,来自危中寻机、逆势而上的勇气。

  “我们通过新的方式与大家交流,用好的产品点亮品质生活。”5月10日晚,全国人大代表、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现身快手直播平台,开启线上带货。

  “在新基建中,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产业链长,科技含量高,民营企业有优势。”全国政协委员、佳都科技董事长兼CEO刘伟将目光投向了新基建领域的投资主体与营商环境。

  从火爆的直播带货到快速崛起的新基建,危中寻机的广东奋勇向前。广东人深知:每一次危机都带来严峻挑战,但也蕴含着解决难题、推动进步的机遇。

  新经济飞速成长,带来更大的发展动能,充实着经济发展的韧劲。数据显示,一季度,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及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4.6%、51.5%。优势传统工业中的家用电力器具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6.0%。

  广东韧劲,来自制度优势带来的有力保障。

  疫情发生以来,国家和省、市陆续出台减税降费、金融支持、优企惠企等一系列真金白银的政策举措。从支持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到金融暖企、扶持就业,政策利好持续释放,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广东画卷

  一张施工图干到底,决战决胜全面小康

  “全面取消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落户限制”“制定广州、深圳、珠江口西岸、汕潮揭、湛茂都市圈发展规划”……近日,省委、省政府印发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若干措施,五大都市圈的新构想备受关注。

  这是广东贯彻落实“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推动差异化城乡融合发展的新动向。

  不畏浮云遮望眼。面对疫情冲击,广东锚定目标、着眼长远、坚定前行。

  今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密集召开全省性专项工作会议,相继就脱贫攻坚、科技创新、乡村振兴、污染攻坚、风险防范等牵动全局的重点工作进行再动员、再推动、再落实,动员全省亿万干部群众,以决战决胜之势,持续推动“1+1+9”工作部署落地落实,蹄疾步稳推动各项工作稳步向前。

  坚持一张施工图干到底,新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这是一张全民共建共享美好生活的温馨画卷——

  脱贫奔康,一个都不能少。广东聚焦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重点工作,对今年未脱贫人口较多、困难较大的6个市、41个县(市、区)、93个乡镇、133个行政村,全程实行“挂牌督战”,逐一“对账销号”。

  这是一张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画卷——

  抓住必争必胜制高点,必须牵住科技创新“牛鼻子”。广东突出抓好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持续推动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引领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这是一张天蓝水净、地绿山青的诗意画卷——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季度全省PM2.5浓度降至26微克/立方米,再创新低,河流国考断面消灭劣V类,优良率达83.1%,高于去年,实现良好开局,这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今年是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建设正在向纵深推进,广东发展正带来难得的历史机遇。

  深圳创业板注册制改革、金融支持大湾区建设“26条”等多项惠及广东的政策陆续出台,形成利好叠加效应。

  赴京前,在粤全国人大代表、住粤全国政协委员踌躇满志。大家纷纷表示,要紧紧抓住历史机遇,为新时代广东最美画卷“添亮加彩”。

  “我们在产业、科技以及全球业务的布局,都将依托大湾区产业群为核心展开。”全国人大代表、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表示,希望借助大湾区的综合优势,加快提高全球化竞争力。

  全国政协委员、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总工程师苏权科正与澳区全国政协委员商议,推动完善粤港澳三地路网规划,让三地交通更好衔接。

  全国政协委员、广州雕塑院院长许鸿飞正在把曾经“周游列国”的“肥女”带到广阔乡村,用作品记录广东乡村的快乐富足。

  大道致远,逐梦前行。广大代表委员一致表示,将认真履职尽责,议好国是、讲好故事,为广东发展鼓与呼,努力把美丽画卷变成美好现实。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