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领航

潮州水务 建设示范河湖 打造治水样板

2020-06-18 00:00:00 来源:南方日报

  悠悠韩江水,哺育着粤东千万人民。

  2019年,韩江潮州段入选全国首批17个示范河湖创建名单,成全省唯一入选河湖。当前,正处于美好生活提升关键期的潮州,将“治水”作为改善民生福祉的重要内容,以示范河湖创建带动全市河湖综合治理,建设幸福河湖,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城市没有水就没有灵气,水是城市的“魂”。潮州市委书记、市示范河湖建设领导小组组长李雅林表示,创建全国示范河湖,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政治工程”,是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战略工程”,是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升生活品质的“民生工程”,也是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打造沿海经济带上的特色精品城市的“带动工程”,要以全国示范河湖建设为抓手,推动潮州沿海经济带上的特色精品城市建设。

  潮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江市级河长殷昭举表示,要坚持系统思维、重点突破,以创建全国示范河湖为抓手,保持韩江生态肌理,擦亮两岸生态底色,以更强力度、更大决心、更实举措推动河长制各项工作落实落细落具体,努力提供更加优质的水生态环境,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求。

  “清单制”形成63项创建示范河湖任务

  如何推进韩江(潮州段)创建全国示范河湖?目前,潮州市已对标全国示范标准制定实施方案,并细化形成63项建设任务,通过“项目制+清单制+时间表”的形式,明确时间节点,落实到各责任单位。

  从顶层设计出发,落实到具体实施细节。潮州成立以市委主要领导任组长、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第一副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系统谋划和统筹推进创建工作。根据实施方案,潮州市全国示范河湖建设范围总长度为33公里,包括长度约为28公里的韩江干流以及凤凰溪从汇口处上延5公里的支流。其中韩江干流北至归湖镇凤凰溪汇入口,向南过潮州供水枢纽沿西溪至龙湖古寨。

  潮州市计划通过开展韩江(潮州段)系统治理和综合治理,实施水安全提升、水资源保护、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水环境治理等措施,深度挖掘、展现韩江悠久历史文化,打造水资源有效保障示范、特色水文化示范、流域协同管理示范、高质量建设万里碧道示范,建成具有广东特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示范河湖样板。

  具体目标是形成防洪保安全、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和魅力水环境的示范河湖。其中,将完善防灾减灾体系,使沿线堤防达标率达到100%;韩江干流潮州段水质常年达到或优于II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自然保护区、水源涵养区得到有效保护,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城区段河流两岸滩地得到生态修复等。

  在悠悠韩江水的滋养下,沿江两岸治水文化、教育文化、华侨文化、潮商文化、海丝文化、红色文化等多种文化交织融合,形成了博大深厚且独具特色的韩江文化。建设期内,潮州将挖掘韩江两岸山清水秀、文物景点众多等资源优势,全力做好韩江文化传承弘扬文章,以“水利+历史文化”为主题,丰富河湖文化内涵;以“水利+红色文化”为主题,建设南粤“左联”之旅;以“水利+治水文化”为主题,培育潮州护水文化,建设潮州特色人文“展示厅”。通过河湖建设,大力传承传播当地历史文化,将韩江建设为一条留得住情感的河流。

  “万里碧道”打造诗情画意生态走廊

  观景广场、沿江栈道、休憩廊亭……沿着韩江,途经两岸四堤、湿地公园及仙洲岛等地,可见江水清澈、水草丰美、鱼类繁多、水鸟成群,一条生态文化廊道俨然成型。这是广东“万里碧道”试点,为创建全国示范河湖建设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2019年4月,潮州“一江两岸四堤”,即韩江两岸南堤、北堤、意东堤、东厢堤碧道被确定为广东“万里碧道”试点。于是,潮州以韩江“一江两岸”10公里省“万里碧道”建设试点工程为重点,加快推进总投资16.5亿元的韩江两岸堤围综合整治、金山湿地公园、北关干渠景观提升等项目建设,在全省率先完成碧道试点建设任务,有力带动县级示范点、54个镇街示范河全面完成建设。

  在韩江东岸金山大桥下的湿地公园内,水清岸绿、鱼翔浅底,几处望江亭台美观雅致,绿树红花间步道蜿蜒。这是湿地公园“2.0”版本,成为“万里碧道”建设试点工程的一大亮点。公园改造提升工程于去年底建设完成,在原有绿化基础上,种植灌木花卉,系统提升绿化景观。同时,完善园内基础设施,包括园区栈道、健康步道、园区主次入口以及韩水秋渡平台、江风亭、望江台、赏鹭台等多个沿江观景平台和防汛亭。每逢节假日,这里已成为群众休闲的好去处。

  目前,韩江碧道试点工程已有效提升22.5公里堤段防洪水平,新增滨水公园2个,亲水栈道5.75公里,步行绿道28公里,观景平台16座,休息驿站3座,形成江河安澜的雨洪通道、碧水清流的生态廊道、诗情画意的休闲文化廊道和水陆联动发展的滨水发展带。

  韩江是养育千千万万粤东人民的母亲河、家乡河,为沿江两岸提供了优质水资源。保护好这一江清水,是韩江沿岸各城市的重任。去年12月,省韩江流域管理局与汕头、河源、梅州、潮州市相关部门签订了《关于加强韩江流域水质保护工作合作备忘录》,建立韩江流域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等监测数据共享机制,加强污染源普查数据的共享,构建流域跨地区和跨部门多样性的联合执法协作机制,确保韩江水质持续向好。

  2001年印发实施的《广东省韩江流域水质保护条例》与2017年印发实施的《潮州市韩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有效保障了韩江水环境质量,实现“法制韩江”。此外,潮州市开展入河排污口调查摸底和规范整治专项行动,持续推进流域内“散、乱、小”及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饮用水源保护区综合整治工作。在各方努力下,近年来,韩江(潮州段)水质稳定保持在地表水II类。

  基于良好的水环境基础,韩江潮州段内有韩江鼋、花鳗鲡市级自然保护区、潮安县凤凰溪潘氏闭壳龟县级自然保护区。2017年,韩江在全国数十条河流竞争评选中,成功入选全国十大“最美家乡河”。

  “河湖长制”提升潮州水生态环境

  韩江堤岸水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的背后,是潮州近年来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发展理念,创新水岸同治模式的生动实践。去年以来,潮州市围绕河长制湖长制的工作目标,推动河湖长制工作由“见制度”“见河长”全面转向“见行动、见实效”,全市水生态环境全面提升。

  织牢河长制工作责任网、河湖管护机制网、河湖保护法制网……目前,潮州市健全以地方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市县镇村四级河长全覆盖的管理体系,设立1434名河(湖)长,形成协调、治理、执法、统筹、推进等“五综合”工作机制,全面压实各级河长巡河、管河、治河、护河责任。同时,编制“一河一策”实施方案,实施《潮州市水污染防治行动实施方案》等系列行动方案,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河湖管护制度体系。先后出台相关地方法规,为推进韩江干流以及凤凰溪等支流、黄冈河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每月10日,是潮州各级河长的固定“巡河日”。6月10日,潮州市开展河湖清“微四乱”巡查督查工作。巡查组一行乘船巡查韩江示范河湖建设湘桥段水域乱停船只、三无船只及堤岸乱占乱搭乱建等“微四乱”问题,针对存在问题进行一一排查,拍照取证,落实各责任部门迅速处理。目前,潮州市河长巡河履职已步入常态化,并依托智慧河长系统、“河长云”APP,强化各级河长采用信息化方式规范河长巡河。

  去年以来,潮州市共召开各级河(湖)长会议超800场,研究解决一大批河湖治理问题。一年来,潮州市河长办发出督办通知14份,工作提醒函3份,约谈1次。在潮州市总河长的带领下,全市各级河湖长共开展巡河44630人次,发现问题2255个,落实整改2251个,整改率99.82%。

  潮州治水也特别注重民间力量,形成“全民治水、合力治水”的格局。在韩江凤新街道高厝塘段,炎炎烈日下,清清江水边,“河小青”韩江志愿服务队调试好装备,无人机徐徐起飞,开始展开巡河工作,既拍下美景,也助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近日,2019年度潮州市“最佳民间河长”揭晓,苏晓敏入选其中。任“民间河长”以来,苏晓敏利用唯爱慈善超市这一平台,走街串巷、进农村入社区,不遗余力开展爱水护水宣传。除组织志愿者参与潮州市河长办开展的活动外,还组织“携手乔木学子一江一墘河湖保护”徒步宣传活动。她希望带动广大市民践行绿色发展新理念,切实爱护水资源,保护水环境。

  ■钩沉

  韩江两岸堤防变迁:

  从“与水抗争”到“人水和谐”

  堤锁韩江,水利万物。

  千百年来,潮州人民既受灌溉舟楫之利,又遭洪水肆虐之害。自韩愈在潮州兴修水利至今,潮州及韩江流域兴修了一批水利工程,已建有较为完备的防灾减灾体系。如今,两岸堤防经历除险加固、整治建设,逐一摘了病险帽子,防洪标准符合防洪规划及有关规定要求。其中,北堤和城墙堤防洪标准达到100年一遇,南堤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意东堤、东厢堤达到30年一遇,归湖堤、江东堤达到20年一遇。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古城墙外的堤岸并非如今这般芳草茵茵,而是一片设有内街的居住区。”在潮州市韩江河道堤防管理局副局长许克庭的办公室,一叠叠堤岸旧影还原了几十年来南北堤的变迁。照片显示,在1996年8月26日,南堤东凤谢渡渡口堤段出现1949年以来潮州市最严重的一次堤体滑坡现象,堤体滑坡长度达80米,宽度为堤身的一半。

  堤坝溃决成灾,百姓与水抗争。1996年,潮州市决定对南北堤进行达标加固,广东省批准同意将其列为水利基建工程项目。1999年,广东省又批复对南北堤首要之堤段的北堤、城堤按100年一遇防洪标准进行达标加固。“对原有低薄的堤身加高培厚,对城墙城堤基础进行灌浆,以‘抵挡高防’格局达到两级防洪。”许克庭介绍,由于韩江南北堤的城堤段地处潮州市古城区,历史上以古城墙和韩江为依托集中了潮州几处著名的景点。因此,在满足防洪安全的前提下,还修复了古城墙和沿线城墙的敌台、城楼等,使古城墙更为壮观。2002年6月,工程全面竣工,是韩江南北堤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加固建设。

  从“与水抗争”到“人水和谐”,近年来,潮州对韩江两岸四堤进行综合整治,通过堤顶铺设步行绿道,堤坡绿化美化,渡口公园建设,塑木栈道安装等形成生态廊道群。如今,漫步潮州古城堤岸边,一幅幅生态画卷跃然眼前:远处韩山连绵,苍翠欲滴;湘子桥横卧江面,壮丽迷人;堤岸花团锦簇,鸟鸣长空;新建绿道崭新舒适,和风轻拂;亲水栈道蜿蜒整洁,游人小憩……

  ■展望

  “四大工程”推进全国示范河湖创建

  创建全国示范河湖,是中央和广东省交给潮州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推动潮州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大机遇。如何答好这个重要命题?潮州将其作为“政治工程”“战略工程”“民生工程”和“带动工程”全力推进。

  这是一项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政治工程”。潮州把示范河湖创建摆到重要位置,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示范河湖创建领导小组,领导办公室设在潮州市河长办,负责统筹、协调、指导和督促。潮州市河长办将63项创建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各单位,各单位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确保各项任务全面落实。各职能部门加强联动,形成齐抓共管工作格局,为示范创建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这是一项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战略工程”。韩江是潮州乃至潮汕平原的母亲河,滋养了一代代“胶己人”。治水,就是抓环境、谋发展。潮州采取综合措施整治水环境,加强岸线管理,维护河湖整洁卫生环境;抓好污染防治,保持良好水质;强化执法监管力度,对违法行为“零容忍”,不断提升水环境承载能力和水利设施支撑能力。

  这是一项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升生活品质的“民生工程”。水安全、水资源与水环境,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撑。潮州将治水作为顺应民意、改善民生、凝聚民心的重要工作,以城乡内涝治理为重点,推进韩江防洪工程、城乡排涝工程和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城乡防洪减灾体系,化水害为水利,打造人、水、城和谐共处的“水城”。

  这是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打造沿海经济带上的特色精品城市的“带动工程”。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潮州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韩江两岸两公里范围内,就集中了潮州文物古迹精髓。依托古城资源,潮州串联沿江两岸众多历史文化遗存遗址,进一步挖掘文化内涵,带动历史人文资源保护与活化利用,打造具有鲜明岭南文化特征的历史文化长廊、留得住情感的魅力韩江。

  数读

  ◎2019年潮州市各级河湖长共开展巡河44630人次,发现问题2255个,落实整改2251个,整改率99.82%。

  ◎以韩江“一江两岸”10公里省“万里碧道”建设试点工程为重点,推进总投资16.5亿元的韩江两岸堤围的综合整治工程建设。

  ◎目前,韩江碧道试点工程已有效提升22.5公里堤段防洪水平,新增滨水公园2个,亲水栈道5.75公里,步行绿道28公里,观景平台16座,休息驿站3座,水岸生态逐步提升。

  ◎2019年,潮州市共召开各级河(湖)长会议802场,研究解决了一大批河湖治理存在问题,有效推动河湖长制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潮州在韩江、枫江、黄冈河主要干流重点河段建设15套视频监控系统、32套小型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率先在全省实现主要断面水质自动监测;覆盖全市的3个垃圾焚烧发电厂先后建成投用,在全省率先全面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处理率达100%。

  ◎韩江沿线现存古镇10处、古村及传统村落22处、古码头约16处,两岸3000米范围内现存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超过150处。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