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西丽云科技大厦顶层极目远眺:留仙洞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部基地尽收眼底,大疆、传音、天珑等龙头企业总部高楼林立。在山清水秀的西丽湖畔,西丽湖国际科教城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沿大沙河生态长廊蜿蜒向南,170余家上市公司鳞次栉比,超级总部基地绽放深圳湾畔。
放眼深圳南山,从北向南,一条“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愈加清晰。
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深圳发展指明方向。作为广东经济第一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南山将如何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
11月4日,南山区委书记曾湃在接受南方日报采访时表示,南山将坚持高标准规划、集约发展,重点加快推进西丽湖科教城,努力让基础研究强起来,让创新生态优起来,大力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集中攻克一批核心技术的“卡脖子”问题,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上实现创新发展,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贡献新的更大力量。
谈改革
勇闯改革“无人区”,南山扛起新担当
南方日报: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着眼于解决高质量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着眼于建设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多策划战略性战役性改革,多推动创造型、引领型改革”,在该任务上,南山区将如何落实?
曾湃: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给我们的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次党中央支持深圳实施综合改革试点,以清单批量授权方式赋予深圳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更多自主权,一揽子推出27条改革举措和40条首批授权事项,正是加强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实践的有机结合。近年来,南山的发展可以说是高歌猛进,各种荣誉、光环加身。今后要发展、要破题,只有不断深化改革。我们在推进战略示范工程中,遇到的许多问题都是前所未有的。每项工作都必须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找办法。要克服畏难情绪,聚焦几个重大改革事项,做精做实做深,做出南山标准、南山样板。
南山区5G资产证券化产品就是我们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的最新举措。《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南山区作为全市创新资源最为集聚的区域之一,要扛起新担当,拿出新作为。目的就是让“知识”变“资本”,助力辖区科技企业插上腾飞的翅膀。未来我们还将继续结合产业发展的趋势、结合南山实际,帮助更多拥有知识产权的企业实现融资。我们也将牢记使命,以敢闯敢试的勇气、敢为人先的精神,率先闯出一条符合国情、面向未来的创新发展之路。
谈创新
不唯GDP论,打造全周期产业创新链
南方日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2035年目标、对“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五中全会提出一个新概念,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还提出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南山作为深圳的科技强区和创新高地,在未来的科技创新发展中,将采取哪些具体措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推动创新?
曾湃:我们现在就位于留仙洞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部基地,这是南山区“十四五”时期,乃至未来一个时期科技创新发展的主战场。大疆、传音、天珑等龙头企业的总部都在这里,南山区第一个“联合总部”——南山区联合科技总部大厦就在旁边,15家拟上市企业和总部企业入驻,这些都是来自细分行业的佼佼者,也是众多科技创新企业的杰出代表。往再远一点看,那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就是西丽湖,旁边石壁龙片区,鹏城实验室正在热火朝天地建设中。我们结合这里优美的自然环境、创新资源禀赋,谋划了西丽湖国际科教城。这里,布局了深圳一半以上的高校和深圳60%以上的高层次人才,拥有国家、省、市各类创新载体458家,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产业创新链条。
总书记提出,“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深圳市建立了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担任集成电路产业链的“链长”,做好“链式服务”。
在此契机之下,南山区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发挥创新优势,先后引导布局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数字经济、新材料、海洋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了以中兴、腾讯等重点骨干企业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经济千亿级产业集群,以迈瑞医疗、中集海工等行业领军企业为主力的高端装备百亿级产业集群,以大疆、优必选、奥比中光等高成长企业为支撑的新兴产业集群。
深圳市委领导在南山调研时,要求我们要对标国际一流,坚持高标准规划、集约发展。我们下一步要重点加快推进西丽湖国际科教城、西丽高铁新城、深圳湾CBD等战略示范工程,努力让基础研究强起来,让创新生态优起来;要在关键领域,集合精锐力量,作出战略性安排;要大力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集中攻克一批核心技术的“卡脖子”问题,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上实现创新发展。
我们不崇尚唯简单的GDP论,但我们要努力拼经济。30年间南山区的GDP增长了78倍,可以说,时代给了南山幸运和舞台,南山也还给了时代惊喜的答卷。这一成就的取得得益于南山始终将自主创新作为城区发展的主导战略,将创新、创业根植于血液之中。
要引领发展,创新是第一动力。十九届五中全会更加确立了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我们相信通过系列制度安排,持续推进创新,多一些“闯”和“创”,我们一定能推动南山高质量发展。
谈人才
人才是推动南山创新发展的核心支撑
南方日报:11月1日是深圳第四个“人才日”,也是深圳人才公园开园三周年纪念日。在深圳全市人才欢庆时刻,南山区也有大动作,派发了人才服务大礼包。目前,南山各类人才拥有量稳居全市第一。南山是怎样让这些人才都选择集聚在南山的?
曾湃:人才是第一资源,深圳坚持把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作为城市的核心战略。目前,南山有37名全职院士,占全市的77%,全区经认定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超过8000人。在站博士后3407名,占全市的88%。此外,还有博士1万余人,各类人才拥有量稳居深圳第一。可以说,这些年南山的发展,走出了一条紧紧依靠人才、充分用好人才的发展之路,以广大人才的参与、支撑和引领,成就了南山精彩蝶变。我认为人才选择集聚南山,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有载体,为人才发展提供平台。全区拥有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9所高等院校和中科院先进院、鹏城实验室等众多科研院所,国高企业超过4000家,高水平科研载体集群效应明显,智园、智谷、智城等“智”系立体化产业空间加快聚合成型。二是有政策,为引进人才保驾护航。我们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不遗余力地让人才“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2016年,南山区出台实施人才发展“领航计划”,设立了5亿元的领航天使基金,构建具有南山特色的人才政策创新体系。三是有保障,为人才解除后顾之忧。通过成立区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打造“一站式”人才综合服务平台。四是有环境,营造重才爱才用才的氛围。实行区领导联系服务院士专家制度,定期走访慰问院士,开通“院士建议直通车”,加强党委政府对人才的关心关爱等,营造了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
谈民生
南山近半财政支出花在科教文卫及生态建设上
南方日报:一座城区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除了节节攀升的经济数据之外,更重要的是把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转化成群众可触可感的幸福。在民生领域,南山有哪些目标和计划?未来,南山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曾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贯穿南山全境的大沙河生态长廊就折射出我们实现高质量发展理念。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近年来,南山接近一半的财政支出,花在科教文卫及生态建设上,随着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南山区要成为生产、生活、生态完美结合的城区,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大家过美好的生活,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遥想改革之初,南山还是一片滩涂。现在高楼大厦林立,一座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区已经初具规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深圳是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引擎。无论是科技创新,还是人文交流,南山在整个大湾区中综合优势最佳,我们都应该主动参与、强化担当。接下来,我们将牢记总书记嘱托,抢抓“双区建设”重大战略机遇,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贡献新的更大力量,努力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
■记者观察
改革闯将的创新密码
一周前,深交所上市大厅人声鼎沸,备受关注的南山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正式挂牌交易。作为全国首个5G资产证券化专场,它的上市为轻资产科技型企业创新性地打通了知识产权融资通道。
金融支持是南山在布局“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中的重要环节。事实上,南山作为深圳的科技强区和创新高地,在基础研究、人才引领、金融支持和创新生态上不断突破,以“杀出一条血路”的气魄,勇闯改革无人区。
回溯40年改革历程,南山曾多次站在历史的风口上,引领改革浪潮。如今党中央支持深圳实施综合改革试点,以清单批量授权方式赋予深圳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更多自主权。这在南山区委书记曾湃眼中,更是为南山深化改革提供了勇闯“无人区”的前进动力。
建区30年间,南山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背后蕴含着南山深层的发展逻辑:坚持以人才作为创新发展的第一动力,以创新点燃改革发展的引擎,“闯”字当头,闯出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
人才是创新发展的深层密码
在发力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主战场之一——西丽湖国际科教城上,一派火热的建设场景。放工时间,从石壁龙片区鹏城实验室建设工地上涌出的年轻工人,让时光似乎回到了蛇口工业区创建时期。这里布局了深圳一半以上的高校和深圳60%以上的高层次人才,是未来南山创新链的重要源头。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南山在遵循产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先后引导布局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数字经济、新材料、海洋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出西丽湖国际科教城、深圳湾超级总部、留仙洞、高新北等产业集聚区46个专业产业园区。截至目前,南山共建有9个诺奖级实验室,国家级、省市级各类创新载体1348个,占比超过深圳全市的50%。
如此密集的高水平科研载体,有效带动了人才集聚,成为推动南山精彩蝶变的深层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南山建区30年的发展,正是走出了一条紧紧依靠人才、充分用好人才的发展之路,以广大人才的参与、支撑和引领,支撑起的创新之路。
南山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不遗余力地让人才“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早在2016年,南山区就出台实施人才发展“领航计划”,政策措施包括实施“领航人才”和“领航团队”引进计划,鼓励各类企事业单位、人才中介组织等举荐高层次人才,支持出国留学人员在南山区创业发展。“领航计划”实施以来,对人才工作直接投入资金约20亿元,累计支持4000多个人才项目。
为了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通过成立区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打造“一站式”人才综合服务平台,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子女入学、医疗保健、住房保障、金融信贷等精细化、个性化服务2万余人次。同时,通过创建南山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开展猎头、测评、咨询、创业辅导、流程外包等业务,构建了较为完整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链。
目前南山有37名全职院士,占全市的77%,全区经认定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超过8000人。在站博士后3407名,占全市的88%,各类人才拥有量稳居深圳第一。
深圳标志性、永久性人才激励阵地——深圳人才公园正坐落于南山。这里风景优美,创业主题论坛、人才交流会、艺术作品展等活动不断,已成为深圳的网红公园。自2017年11月1日开园至今,入园人数累计超过2000万人次,接待累计超过600批近1.8万人次。“深爱人才,圳等你来”标语每晚闪耀在深圳湾的夜空之上,人才已然成为南山创新发展的深层动能。
创新驱动打造产业生态链
要留住人才,就要为人才提供创新创业的沃土。不崇尚以简单的唯GDP论英雄,而是探索打造全周期产业创新链条,南山走出了一条朝气蓬勃的创新之路。
曾湃表示,南山区旗帜鲜明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城区发展的主战略,致力打造“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如今在南山,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引擎。目前,南山区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超过4000家,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5.72%,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401.7件,是全国的27.3倍。2019年,南山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3389.09亿元,位列全市第一,占GDP比重达到55.53%。
当前,世界科技竞争不断向基础科研前移,原始创新的地位愈加凸显,如何解决“卡脖子”问题,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关乎国家兴衰。总书记指出,要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投入力度,发挥深圳产学研深度融合优势,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南山正是瞄准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重点谋划和推动了西丽湖国际科教城,不断发力,“鹏城云脑”“鹏城靶场”“鹏城生态”三个大科学装置已初步建成。
接下来,南山将继续推动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建设,整合优势、做好服务,重点聚焦产业集聚、生态塑造,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构建全过程、全方位、多层次的科技支撑服务体系。同时,通过部省市共建平台,进一步探索在建设运行经费、制度先行先试、事项审批、空间保障等方面对鹏城实验室给予优先支持,有力支撑深圳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用改革点燃科技创新的引擎
创新驱动的深层动力是改革。
从单向改革突破到综合配套推进,从经济领域改革到文化、社会、民生等各领域改革,从市场经济发展初期时的管理、分配、用人、住房等制度改革,到党的十八大后“放管服”、国资国企、生态文明、社会管理等体制创新,南山以“杀出一条血路”的气魄,成功闯出了一条改革发展之路,开创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蛇口模式”和“南山经验”,极大激发了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
过往,南山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站在新时期的历史关口,要破题,只有不断深化改革。
作为改革先锋的南山,在越来越多的领域,正在面临“无人领航、无既定规则”的情况,只有大胆探索,才能破题发展。例如在推进南山“3+3”战略示范工程中,遇到的许多问题都是前所未有的。在曾湃看来,每项工作都必须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找办法。
此次党中央支持深圳实施综合改革试点,以清单批量授权方式赋予深圳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更多自主权,无疑为南山进一步深化改革提供了强大支撑。
利用综合改革试点契机,南山将探索加快推动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建设,在年底推出部省市共建方案,率先破题,把69.8平方公里土地打造成“特区中的特区”,在科技创新环境制度建设上闯出更多新路子。
总书记在讲话中明确指出,“当前,改革又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关头,很多都是前所未有的新问题,推进改革的复杂程度、敏感程度、艰巨程度不亚于40年前,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坚持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相结合,不失时机、蹄疾步稳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提高改革综合效能”。
南山将以实施综合改革试点作为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新起点,在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的崭新考卷上书写南山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