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领航

乘势而上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极点城市

2020-12-18 00:00:00 来源:南方日报

  “努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创造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新业绩。”12月17日,中共佛山市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和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十二次全会精神,总结全市“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研究谋划“十四五”时期发展,审议《中共佛山市委关于制定佛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过去五年,我们经历了一场又一场大战大考,克服了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佛山市委书记鲁毅作全会报告时指出,“十三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为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紧密结合“国家所需、广东所盼、佛山所能、人民所愿”,佛山市委明确提出今后五年佛山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定位是:粤港澳大湾区极点城市、全省地级市高质量发展领头羊、面向全球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

  “十三五”收官

  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会议指出,五年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佛山市委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迎难而上,开拓进取,贯彻新发展理念成为全市上下的广泛共识、共同意志和践行自觉,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五年来,佛山聚焦关键深化改革攻坚。在市级层面,佛山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取得积极成果,获批设立中国(佛山)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成为国家级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强市、活区、实镇”改革成效明显。

  与此同时,各区改革亮点频出。禅城区“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改革获全国推广,南海区建设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高位起步,顺德区率先建设广东省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实验区取得重大战略性成果,高明区以“亩均效益”为核心的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初步构建,三水区建设广东省乡村振兴综合改革试点顺利推进。

  深化改革的同时,佛山始终把创新摆在发展的核心位置。“十三五”时期,佛山着力打造面向全球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谋划建设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调整优化佛山国家高新区体制机制,大力构建“一环创新圈”和“1+5+N”创新平台体系成效显著。

  与此同时,季华实验室、仙湖实验室、华南高等研究院(佛山)等创新平台得以加快建设。全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5540家,工业技改投资总额连续五年位居全省第一。创新实力日益攀升,推动佛山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2019年,佛山地区生产总值成功突破1万亿元,工业总产值超2.3万亿元,经济综合竞争力位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

  五年来,佛山坚定不移推动协调发展,城乡区域协调均衡发展实现新提升。其间,佛山以高水平规划引领城市现代化,宜居宜业宜创新的高品质现代化大城市形象进一步显现。同时,全市村级工业园改造累计完成土地整理超13万亩,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进一步优化。

  此外,佛山还坚定不移扩大开放,高站位谋划推进十大湾区平台和427个重点项目建设,扎实推进“1+4”广佛高质量发展融合试验区建设,探索推动“深圳创新+佛山产业”合作发展,积极参与“一核一带一区”建设,着力构建“香港+佛山”“澳门+佛山”合作机制。

  全面深化改革

  促村级工业园退出历史舞台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佛山进入新发展阶段,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更高层次迈进的关键时期。

  会议强调,佛山要以新的更大作为持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激发佛山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

  “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奋力开创佛山全面深化改革新局面。”鲁毅作全会报告时表示,“十四五”时期,佛山要用好改革关键一招,建立健全并坚决落实改革激励和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树立改革者上、不改革者下,改革可以有失误、但绝不允许不改革的用人导向,营造更加浓厚的改革氛围。

  未来五年,佛山将积极谋划和攻坚一批战略战役性改革和创造型引领型改革。例如,围绕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大力实施“培土工程”,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统筹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加快建立与国际高标准投资贸易规则相适应的制度规范等。

  同时,佛山还将以重大改革试点牵引带动佛山改革全局突破。其中,禅城区要全力创建广东省营造智慧化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综合试点。南海区要高质量落实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重点任务,在推动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科学合理布局上率先探索、作出示范。顺德区要扎实做好村级工业园改造“下半篇”文章,努力建设成新时代广东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实验区。高明区要争创广东省制造业“亩均效益”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改革试点。三水区要持续巩固提升广东省乡村振兴综合改革试点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村改仍是“十四五”期间佛山的一项重大改革。接下来,佛山将在全市范围向村级工业园发起总攻,推动破旧低效村级工业园在“十四五”时期退出历史舞台。同时,充分用好“村改”腾出的宝贵空间,深化实施“优化布局工程”,瞄准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标准规划建设一批超千亩万亩现代主题产业园,打造支撑高质量发展的优质产业载体。

  以创新为核心

  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强市

  “立足新起点,扬帆再出发,乘势而上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壮丽篇章。”展望“十四五”,鲁毅表示,佛山要努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创造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新业绩。

  会议强调,佛山要坚持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强市,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强市战略、人才强市战略,全力打造面向全球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

  构建完备的科技创新体系是重要一环。接下来,佛山将谋划布局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基础设施,争取一批国家级、省级重大技术创新平台落户。同时,着力提升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创新能力,打造“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区”全链条科技企业孵化育成体系。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同样至关重要。为此,佛山将深入实施“强核工程”,大力实施“揭榜挂帅”,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和智能装备、高端新型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氢能源等领域的“卡脖子”技术取得新突破。同时,加大对企业创新普惠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龙头企业牵头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基地,支持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成长为创新重要发源地。

  提升创新能力离不开良好的创新生态。接下来,佛山将探索对基础性、先导性、颠覆性科技项目的遴选、甄别、孵化、成果转化的创新机制及项目管理的高效模式。同时,创建青年友好型城市,以鼓励创新的环境吸引新生创造力量,为一切创新的力量创造更有吸引力的环境。

  “十四五”期间,在坚持创新驱动核心地位的同时,佛山也将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全面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会议指出,佛山要坚持把经济发展着力点放在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市、数字佛山,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推进产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其中,为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佛山将加快布局培育若干“链主企业”和“生态主导型企业”,锻造产业链供应链长板,同时提高政府引导基金市场化管理、专业化运作水平,加快建立健全政策性基金引领、国有资本与民间资本互动、财政性资金扶持奖励与金融工具撬动有机结合等机制。

  此外,为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步伐,佛山还将建设一批示范性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引导产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与此同时,佛山也将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集群化发展,以产业化与数字化相互促进催生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作者:王芃琹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