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领航

坚守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初心使命

2020-12-30 00:00:00 来源:南方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提供了方向指引、注入了强劲动力,对我省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具有重大的里程碑意义。”近日,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段宇飞接受南方日报专访时表示,“十四五”期间,广东卫生健康工作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守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初心使命,更加注重预防为主和健康促进,更加注重工作重心下移和资源下沉,更加注重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推动卫生健康工作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为广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打下更加坚实的健康基础。

  支持深圳建设医学科技创新中心

  南方日报:省卫生健康委将如何助力深圳经济特区办得更好、办得水平更高?

  段宇飞:围绕中央对深圳的定位和目标要求,我们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对深圳的指导和支持力度。

  我们将支持深圳构建国际一流的整合型优质高效医疗服务体系,落实中央的部署要求,积极构建医疗、医保、医药协同改革新机制;支持深圳构建以促进健康为导向的创新型医保制度,开展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医保支付方式综合改革试点;支持深圳构建以价值为导向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

  我们还将支持建设国际医疗合作示范区,包括鼓励国(境)内外优质资源在深设置医疗机构,鼓励国(境)外优秀人才赴深执业,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医院评审认证标准体系,推动前沿医学技术在深落地应用等。支持深圳建设医学科技创新中心。此外,我们还将支持深圳建设一流的中医药传承创新示范城市;打造医教研一体的创新平台,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支持深圳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和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打造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示范区。

  全省构建104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

  南方日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注民生。广东省卫生健康部门有哪些创新举措,让人民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段宇飞: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服务需求,我们积极构建整合型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我省全面实施构建医疗卫生高地行动计划,深入推进高水平医院建设,因地制宜推动多种形式医联体建设。目前,全省共建成城市医疗集团70个,专科联盟232个,远程医疗协作78个。我省15个地市的70个县(市、区)共构建104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

  为了让人民群众就近就医,我们下大力气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同步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通过事业费补助、边远山区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岗位津贴补助、全科医生特岗补助等,提高待遇,稳定人才队伍。同时,实施“千医下百县”工程、“百名首席专家下基层”“千名高校毕业生下基层”“全科医生培训”“订单定向培养”等计划,引导人才下沉基层。如今,基层医护队伍不断壮大,基层百姓看病就医服务质量持续提升。2017—2019年,我省县域内住院率逐步上升,2020年上半年,县域内住院率达到86.9%。

  为了让群众便利就医,我们加强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部署信息便民“五个一”攻坚行动,全省7411.53万居民激活电子健康码,在1609家医疗机构全面使用。2019年,全省87%的二级以上医院开展各类信息便民惠民服务,群众就医体验显著改善。省远程医疗平台建成并逐步扩大覆盖范围,居民在4504家医疗机构(含2377个村卫生站)实现一站式会诊。全省目前有136家互联网医院,占全国的1/7,智慧医院建设推广到全部三甲医院。全面实现省级行政许可和服务事项“一网通办”、个人事项“指尖办理”。率先在全国签发全省通用的电子出生医学证明,24项许可事项、8项服务事项电子证照进入省电子证照库,群众办事基本实现零跑动。

  为了让贫困人口看得上病、看得好病,我们压实健康扶贫工作,逐年提高低保对象等医疗救助比例和救助标准。省财政安排2732.4万元,为全省2277个贫困村配备可穿戴式检测设备包,为贫困村村医配备人工智能医生助手。农村妇女两癌免费检查项目从精准扶贫村扩大到粤东西北地区90个县(市、区)。

  将开展公卫防控救治能力建设三年行动

  南方日报: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举一反三补齐公共卫生短板。广东在补齐公卫短板方面有哪些部署?

  段宇飞:我们将从五方面推进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补齐短板弱项。

  一是抓好已出台政策贯彻落实。疫情发生后,我省先后出台了多份重要文件,聚焦深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疾病预防控制、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应急物资保障五个重点领域提出了14项改革举措。

  二是抓紧实施公共卫生体系“一揽子”建设项目。一方面,抓紧推进广东省公共卫生医学中心(广东省传染病医院)建设,另一方面,全面梳理我省公共卫生防控救治方面存在的短板弱项,抓紧出台《广东省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

  三是抓紧出台构建完善公共卫生体系“1+N”政策文件。“1”是指编制出台《广东省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的实施意见》。同时针对公共卫生体系相关短板弱项问题,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针对性地制定“N”个政策文件、行动方案等,全方位补齐公共卫生短板弱项。

  四是强化多点触发监测预警。“固化”卫生健康、公安、外事、海关、政数等部门的联防联控,加快推进完成流行病学调查指挥管理和智慧化预警多点触发信息系统建设,强化各级疾控机构的信息收集、分析、利用能力,健全多渠道疫情监测和快速反应体系。完善公共卫生重大风险研判、评估、决策、防控协同机制。

  五是构筑医防融合体系。建立医疗机构与疾控机构人员通、信息通、资源通和监督监管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推动公共卫生服务与医疗服务高效协同、无缝衔接。推动所有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含中医医院)设立公共卫生管理部门,探索赋予公共卫生医师传染病预防控制、常见慢性病管理、健康运动等处方权,允许符合条件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业人员到医疗机构多点执业。

  主要健康指标保持全国先进水平

  南方日报:我省“十四五”期间在卫生健康领域有什么样的工作思路?

  段宇飞:一是立足“走前列”目标,努力打造中国特色卫生健康事业的广东样本。持续健全“顶天立地”医疗卫生大格局,完善卫生健康体系,确保主要健康指标保持全国先进水平。推动高水平医院建设、基层卫生综合改革、互联网+医疗健康等工作取得更大成效。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

  二是立足“补短板”项目,努力筑牢公共卫生防护大堤。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举一反三补齐公共卫生短板,加快建设省级高水平疾控中心、省公共卫生医学中心和省级紧急医学救援基地。

  三是立足“闯、创、干”精神,努力创造更多深化医改广东经验。全力支持深圳示范区建设,大力实施创造型引领型改革,在深化三医联动改革、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制机制方面取得新突破,推动建立以促进健康为导向的创新型医疗保障制度。

  四是立足“提水平”要求,努力让广大人民群众就近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健康服务。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加强县域医共体建设,持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大卫生人才培训培养力度,健全完善人才培养和激励评价机制。加强医疗健康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全面推进实施健康广东行动,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高保障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水平。


作者:李秀婷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