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领航

做强做实战略支点 着力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2021-03-07 00:00:00 来源:南方日报

  新发展理念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重大理论创新,系统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

  那么,“十三五”期间,广东贯彻新发展理念取得了哪些成绩?南方日报记者为你一一梳理。

  北京传真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5日下午在参加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新发展理念是一个整体,必须完整、准确、全面理解和贯彻,着力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3月6日,南方日报首场“多屏云学习”走进广州港南沙港区,在货物装载、巨轮来往的码头旁,从集装箱的快速装卸,看广东经济向好的趋势,并现场连线3位正在北京参加全国两会的在粤全国人大代表、住粤全国政协委员,就完整、准确、全面理解和贯彻新发展理念谈感想、说体会。

  更加注重环境治理系统性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不仅对内蒙古,而且对广东、对全国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新征程上起好步、开好局意义重大。”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厅长鲁修禄在视频连线中表示。

  “广东对绿色发展一以贯之,对新发展理念一体落实。‘十三五’期间高水平完成污染防治三年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任务。全省地表水国考断面优良率达87.3%,全面消除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全面消除劣V类国考断面;从空气看,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5.5%,PM2.5浓度降至22微克/立方米。”鲁修禄说。

  鲁修禄认为,面向“十四五”,广东要推进更高水平污染防治攻坚战,一是深入落实“双区驱动”战略,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二是以协同推进减污降碳为总抓手,转型绿色发展,推动碳排放达峰走在全国前列;三是坚持综合治理、系统治理和整体治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四是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有力支撑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和美丽广东建设。

  对于碳排放问题,鲁修禄表示,要实现碳达峰,就要实现清洁化能源供给,一方面高碳能源要进行清洁化改造,另一方面则要大力发展海上风电、光伏、核电等非化石能源,通过更加优化的经济结构、不断升级的能源结构,更好满足居民和经济发展能源需求。

  首场“多屏云学习”现场设在广州港南沙港区,让鲁修禄印象深刻。在他看来,港口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节点,也是环境保护的重点,建设好发展好港口是广东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的重要内容。

  加强产业链关键技术人才引育

  “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其中人才支撑是核心,是关键。”全国人大代表、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袁玉宇说,近年我国不断加大科研投入,基础研究与发达国家差距不断缩小,“差距更多体现在技术转化和产业水平,关键在于产业链条上的技术差异,我们还缺乏能够更好培养产业人才的平台。”

  在袁玉宇看来,无论是教授、博士还是产业一线的技能工人,只要能为创新发展作贡献,就是人才。他建议丰富人才评价标准,加强产业链关键技术人才引育,建立起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产业转化研究一视同仁的人才评价机制,更重视实践和工艺技术积累过程中的经验。“要留住人才,建议试行专业人才职称评审机制创新,开通高层次产业人才职称直接评审、产业紧缺或骨干人才职称破格评审绿色通道。”

  医药、医疗器械等健康产业正成为国际科技和产业竞争焦点。“当前我国高性能医疗器械产业化能力相对较弱。”袁玉宇建议国家大力支持高端植入医疗器械产品的创新开发,着重突破高性能医疗器械的转化难题,推动国产替代,降低国内治疗费用。

  同时,袁玉宇建议,以产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创新资源的配置机制,持续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定位。引导企业、产业端从政策制定到项目研发、产业转化全周期参与,培育一批创新型科技企业,直至成长为创新领军企业,“我们还要建立公共服务平台,链接创新前端与制造终端,完善医疗器械产业创新生态,建议深化国际间开放合作,融通国际国内资源化为己用。”

  推动广东率先实现碳达峰

  如何加快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推进能源革命,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提高能源供给保障能力。“十四五”期间,广东也提出要更加注重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现经济结构绿色低碳转型,推动全省碳排放达峰走在全国前列。

  在全国人大代表、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董事长张传卫看来,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引领下,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已成不可逆转之势。在此背景下,广东未来能源的供应主体将逐步向非化石能源过渡,可再生能源将持续快速发展,“十四五”时期应大力鼓励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

  为此,张传卫建议,新能源不纳入“能耗双控”的考核范畴。他表示,一边是节能减排的刚性任务,一边是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长,能耗工作面临的重大挑战亟待以改革开放的眼光、绿色发展的思维来突破。

  张传卫认为,海上风电已具备平价大规模开发建设的基础,具备成为替代能源的潜力,他建议,加快海洋能源高质量发展,推动广东率先实现碳达峰。此外,通过大型数据库建立特大战略性产业项目的新能源专用供电机制,并进一步健全碳交易和绿证机制。

  在提升科技支撑能力方面,张传卫建议,要为创新主体走自主可控之路创造良好环境。“创新成果周期长、研发费用投入大,特别是创新使用首台、首批重大设备时,政府应给予市场和资源的特殊支持。而创新成果规模化应用方面,则要突破现有的招投标体制。在非国有经济重大创新规模化示范项目的融资上,资本和银行要予以支持,拉动重大创新项目规模化建设,降低项目建设成本。”

  一线声音

  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更好提升群众获得感

  “非常高兴走进广州港现场,看到白、红、蓝集装箱快速装卸的繁忙景象。”在广州港南沙港区,广东省统计局局长杨新洪在与北京连线时表示,广州港的火热场景足见广东经济稳步复苏的向好趋势,也表明了广东正在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着力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过去一年,疫情下广东经济站上11万亿新台阶,结果来之不易。”他感叹道。

  杨新洪分析说,广东经济不仅规模再上新台阶,而且实现了发展质量的提升:在实现GDP正增长的前提下,实现单位GDP能耗下降,绿色发展成效显著;新经济引领整体经济。新经济增加值增长3.0%,高于同期GDP增速0.7个百分点;全省“四上”企业增长9.6%。“广东在全国经济总量中占比接近11%,为全国高质量发展起到重要支撑的作用。”

  杨新洪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发展理念是一个整体,必须完整、准确、全面理解和贯彻,对于广东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应该完整、准确、全面理解,在我看来,广东正在通过做强做实战略支点,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杨新洪举例说,广东在“十三五”期间发展基础上,要注重先进制造业发展,大力推进制造强省建设,降低工业能耗,这既是创新发展也是绿色发展。

  “广东经济外向度高、市场化程度高,引进先进管理经验、高质量投资和技术力量都需要开放,这充分体现着广东的开放发展。”杨新洪说,2020年广东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0万元,同比名义增长5.2%,接下来要不断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推动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协调发展格局,让不同区域找准功能定位,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现场

  智慧港口“动起来” 内外循环更畅通

  3月6日,广州港南沙二期集装箱码头内细雨绵绵。巨大的桥吊、停靠的货轮、各色集装箱在烟雨中若隐若现,港口作业忙碌不停。

  3公里之外,南沙港四期项目工地上,工人正有条不紊地进行建设。目前,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项目正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集全球新一代物联网感知、大数据、云计算、5G等先进技术于一体,采用全球首例“单小车自动化岸桥、北斗导航无人驾驶智能集卡、堆场水平码头布置、港区自动化”模式。

  地处珠江出海口和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地带,广州港是华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主枢纽港和对外开放的国际门户枢纽,也是“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的交汇点,要如何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

  对此,广州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益波表示,将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努力发挥广州港“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交汇点区位优势,深化港口合作,把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通过港口物流融合起来,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根据规划安排,广州港将加快推进广州港南沙四期工程、南沙国际物流园等港口重点项目,高标准建设联通全国、融通全球的港口物流体系网络,更好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增强全球高端资源要素集聚辐射能力,“在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促进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发挥积极作用,为畅通大循环、联通双循环提供支撑和保障。”李益波说。

  南沙保税港区的全球优品分拨中心合作仓内一派紧张繁忙场景:一款印有全球质量溯源体系溯源码的畅销婴儿奶粉从自动带上传送出来,工作人员熟练地扫描购货单,核对电脑信息,快速打包货品,最后将商品装进纸箱。

  “依托这个溯源码,我们可以对商品从生产、贸易、流通到消费者的全过程进行全链路追踪。”全球优品分拨中心数字服务贸易平台总裁于崇刚说,“这个看似普通的货仓,其背后有一个数字服务贸易平台做支撑,在这里可以自由、便利地进行全球贸易,商品集聚和分拨、多渠道数字分销、溯源服务、融资保险都可以在这里落地。”

  据介绍,该数字服务贸易平台运用大数据、物联网、AI、5G等技术,能对支付、税务、通关、合同、全链路物流信息和服务商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目前,该中心已服务900多家中外品牌商,覆盖全球138个主力港口和国内28个关区。

  在于崇刚看来,国际贸易新型服务体系的建设,背后都离不开数字经济赋能,如何通过数字技术建立可视化、智能化的外贸创新服务模式,提高国际贸易的运营筹划效率,是平台一直在持续深入研究的课题。“我们将进一步发挥大湾区数字经济的产业优势,推动技术创新和跨境贸易便利化,为进一步畅通国内大循环、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推进更高水平的开放作贡献。”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