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珠江—西江是华南重要的生态走廊,国家发改委2014年印发的《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是我国第一个横跨东西部、以流域经济合作为主题的区域规划。连日来,广东、广西两省区的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围绕推动珠江—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主题展开热议,聚焦加强流域环境保护、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业协调发展等领域积极建言献策。
如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结合“两广”产业对接需求
如何把珠江—西江经济带打造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绿色高质量发展新示范,两省区代表委员进行热烈讨论,进一步凝聚共识,更好推动国家部署落地落实。
全国人大代表、云浮市委书记黄汉标表示,云浮将全面推行“流域发展”理念,统筹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水安全、水文化。坚持在高水平保护下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西江经济走廊建设,大力支持环北部湾水资源配置等重大战略工程;充分发挥西江黄金水道“东融西联”的纽带作用,大力推进交通互联、产业共建、生态共济。健全完善与沿江各市协同共治机制,坚定扛起西江大保护的云浮担当,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市长何良军表示,作为广西唯一一个连续5年进出口总额超过千亿元的地级市,崇左市已将主动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参与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内化为城市经济发展动能。迈向“十四五”,崇左市将重点抓好构建沿边开发开放新格局等工作,加强与珠江—西江经济带各城市在科创产业方面的合作,加快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推进共建技术转化基地。
“新时期加快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是两省区老百姓的共同心愿,是国家战略的深化体现。”全国人大代表、广东天龙油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冯毅建议,要以巩固两省区协作和经济发展为突破口,把“广东技工”“粤菜师傅”“南粤家政”工程与两省区劳务协作结合起来,把广东产业溢出与广西产业发展需求结合起来,共同推动要素双向流动,携手谱写合作共赢新篇章。
如何强化流域环境保护?
探索制定生态补偿机制
两省区代表委员就强化合作共建生态廊道集思广益,建真言出实招。
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大学教师发展与教学评估中心主任、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王筱虹认为,广西积极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向西江中上游地区转移,推动流域经济与环境协同的绿色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跨区域环境治理与协调,必须要不断完善宏观的调控机制,比如区域内部功能区的划分,产业与基础设施的布局等。”王筱虹建议,两省区要积极探索制定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解决上下游生态保护与受益关系不对等的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委书记吴炜表示,柳州近年来用好河长制这一工作机制,着力加强珠江—西江经济带流域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三年来,全市2068名河长巡河超过30多万次,全市全部明确河道管理红线。”柳州将把水污染治理与城市发展战略同规划、同部署、同实施,实施柳钢超低排放改造和原材料全覆盖密闭化管理、柳电淘汰转型、柳化退城进园。
跨区域的环境治理与保护,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全国政协委员,民革广东省委会副主委、珠海市政协副主席潘明建议,要全面推进珠江流域自然生物资源生态恢复,“应建立珠江流域陆生和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体系;借鉴长江流域保护经验,加快开展全面禁捕和生态补偿工作;研究制定《珠江保护法》。”
如何用好用足“黄金水道”?
加快提升水运通过能力
近年来,珠江—西江航运在我国水运网络中的优势正逐渐凸显。两省区代表委员纷纷表示,要加快通航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航运能力,切实用好“黄金水道”。
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市长雷应敏介绍,“十三五”以来,来宾市通过加快铁路大通道建设、织密对外高速公路通道、高效推进水运项目建设,努力推进现代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去年以来新开工港口项目6个,续建1个,建设完成后来宾市港口通过能力将达3229万吨。”
全国人大代表、民建广东省委会副主委林勇认为,当前珠江—西江经济带的基础设施建设已处在加速向前的状态,“像高铁,早在2019年开始就已加大南宁至香港的高铁建设投入,当前至广州、深圳的高铁班次也已加密。水路方面如琶洲客运港的即将建成,将极大推动‘两广’地区联通港澳。”
当前国家正在鼓励和引导交通运输方式转型,在全国政协委员、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总工程师苏权科看来,这一趋势将集中体现在水运基础设施建设上,“广东下阶段交通建设重点任务仍是促进运输方式转型,必须进一步加强珠江—西江经济带水运基础设施硬件水平。加快推进崖门航道建设工作和东江、北江上延、矾石、莲沙容、横门航道建设前期工作,探索西江及磨刀门出海航道、赣粤运河、锦江旅游特色航道建设可能性,提升航运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