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领航

为妇女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深圳范例

2021-03-08 00:00:00 来源:南方日报

  3月初的深圳略有点倒春寒,位于深圳机场T3航站楼三层候机区27号登机口附近的“旗舰式”母婴室却温暖敞亮。这是目前深圳单体面积最大、国内机场中功能设施最完善的母婴室,也是深圳随处可见的保障妇女权益和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的贴心细节。

  从率先建立社会性别统计制度、成立性别平等促进办公室、成立女创客协会、提出“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到率先建立情感家事纠纷智慧调处平台、建立“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全国巾帼创业创新基地”、启动妇儿公益领域PPP项目,以及推出《深圳市广告性别平等审视指南》等八个“全国率先”,近年来深圳妇联已有多项创新填补国内空白,受到全国妇联肯定。

  “深圳妇女发展状况如何?妇女权益如何获得更多保障?未来深圳妇儿事业如何发挥先行示范作用?”在机场母婴室里,南方日报专访了深圳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马宏。

  “妇联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的桥梁和纽带,要发挥引领、服务、联系妇女的作用。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和大局,在党政所需、群众所急、妇联所能的领域找准着力点,做到精准服务、供需对路,为妇女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深圳范例,给全国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性创新成果。”马宏说。

  谈城市建设

  率先将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纳入顶层设计

  南方日报:身处这样温馨的母婴室,让人体会到深圳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的贴心。为什么深圳要率先提出这样的建设思路?又是如何因地制宜推进其建设的?

  马宏:深圳是个年轻的城市,截至2019年末,儿童(0—17岁)在常住人口中的占比已达15.6%。关心孩子就是关心城市的未来。从全球范围看,儿童友好型城市倡议的影响已遍及全世界3000多个城市和社区,但还没有一个人口总规模千万级以上的儿童友好型城市。深圳是一个有2000万人口的超大城市,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窗口,深圳在保障儿童权利、促进儿童优先发展上先行一步。

  2015年底,我们建议将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纳入深圳“十三五”规划。2016年1月,被写入市委全会报告。2019年底又被列入《深圳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行动方案(2019—2025年)》,深圳成为全国第一个将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纳入到顶层设计中的城市。

  建设起来,一般有两种路径:一是个案化的,即“打补丁”、补短板,发现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二是系统全域型的,即建立一整套机制体制,发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协同合作。我们选择了后者,难度显然更大,但久久为功,非常值得。

  经过五年实践,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在深圳已从最初的“概念”发展为全面铺开的“实景”,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创建局面。具体体现在四方面:

  一是推进“在地化”标准制定。在全国率先发布社区、学校、图书馆、医院、公园、出行、母婴室、儿童参与等8个重点领域的建设指引,出台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评价体系、母婴室评价体系等。

  二是收获一批实践成果。全市已授牌儿童友好基地111个,建成公共场所母婴室1080间并上线百度地图,建成公园超千座并逐步增加完善儿童活动空间及自然教育等设施,建有街道、社区、交通出行系统等各类儿童友好试点295个。

  三是理念深入人心。“从一米的高度看城市”“来了就是深圳娃”,连续8年举办儿童国际论坛,连续3年开通儿童友好地铁专列、推出儿童漫画报纸、开播儿童友好电台、开设《儿童议事厅》电视专题节目等,到连续4年与联合国儿基会主办世界儿童日亮灯纪念活动、全城发布儿童友好公益广告等,儿童友好已成为深圳整座城市的共识和行动。

  四是国内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2019年从全国330个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获首届“中国城市治理创新优胜奖”;受邀在德国科隆儿童友好型城市倡议(CFCI)峰会、第三届国际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等会议上作主旨发言,向世界讲述深圳故事。

  这些实践得到国务院妇儿工委、国家发改委等部委,广东省妇儿工委以及联合国儿基会的充分肯定,推动了联合国儿基会在中国启动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项目,全国20多个城市提出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的意愿,参与面和影响力扩展至港澳地区,成为促进湾区妇儿事业融合发展的新热点。

  谈权益保障

  推动反家庭暴力合作机制全覆盖

  南方日报:2021年伊始,深圳市妇联等七个部门联合出台《深圳市广告性别平等审视指南》,不仅填补了我国广告性别平等审视的空白,也是深圳性别平等评估、妇女权益保障的又一成果。

  马宏:维护妇女权益是妇联的基本职能,近年来深圳妇联从“源头维权、项目化维权和智慧化维权”三方面来加大保障妇女权益的力度。

  在源头维权上,大力实施《深圳经济特区性别平等促进条例》,率先在全国成立市性别平等促进办公室,建立深圳市地方法规政策性别平等评估机制。两年来,对66个法规政策和规范性文件进行性别审视,提出94条修改意见建议,采纳率达到70%;率先建立科学的性别统计制度,2015年起连续发布5个年度统计报告,为社会性别主流化的公共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

  在项目化维权上,为消除就业性别歧视,联合市人社局开展深圳市女性公平就业状况调研,出台《关于建立深圳市促进女性平等就业工作机制的意见》,对机关企事业单位涉嫌性别歧视的行为进行约谈,约谈成功率为100%。办理性别歧视个案15宗。

  为遏制家庭暴力,推动《深圳经济特区实施〈反家庭暴力法〉办法(草案)》纳入市人大立法计划,联合公安、法院等部门下发《深圳市家庭暴力告诫制度实施办法(试行)》,推动各区100%建立反家庭暴力合作机制。两年来,受理处置信访个案15625宗,其中妥善处置涉家暴案3759宗。

  为深化婚调,率先在全国推出《深圳市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工作指南》,全市已设立180个婚调室,调解纠纷3575宗,成功率达70%以上,连续5年婚姻家庭领域“重大民转刑案件”降为零。

  为帮扶困境儿童,联合公检法司等9个部门建立市区两级“关爱女童 护苗成长”保护女童人身权益三年协调机制;2020年排查困境儿童并建立动态台账,对2896名困境儿童实行一对一帮扶。

  在创新“智慧化维权”上,指导宝安区在全国率先建立情感家事纠纷智慧调处平台,运用大数据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形成案件上报、处置、化解全流程智能化闭环管理,实现家事情感纠纷调处“全过程数字化记录、全流程信息化查办”。这是妇联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机制的一个创新举措,得到全国妇联的肯定,未来将进行推广。

  谈妇女发展

  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女性占比达35.9%

  南方日报: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10月1日在联合国大会纪念北京世界妇女大会25周年高级别会议上强调,要推动妇女走在时代前列。近年来,深圳如何促进妇女发展?

  马宏:深圳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妇女儿童事业,不断加大政策保障和资金投入,深圳妇女儿童发展环境显著优化。

  彰显妇女主体作用。妇女的经济、政治参与度更高,在各个领域建功立业,充分展现“独立自主、智慧时尚、自信包容、创新有为”的新时代特区女性形象。比如,女创客、女企业家、女科技工作者明显增多。2020年参与创业培训的女性占47.54%,截至2020年末,深圳市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中女性占比达35.9%,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中女性占比41.13%。

  再如,深圳市、区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女干部配备率达到100%,社区党委女书记、居委会女主任占比位居全省前列,事业单位女性比例达到60.4%。妇女投身文明城市建设更加积极,已拥有1000多支巾帼志愿服务队、74万名巾帼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成功举办国内首个女子马拉松赛事,展现了深圳“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巾帼力量。

  激发妇女创新动能。率先登记成立全国首个女创客协会,目前协会已有会员1420名,与60多家创客机构建立联系和合作关系,汇聚科技、文化、教育、服务、创投等各领域创新创业女性。率先在前海挂牌成立“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全国巾帼创业创新基地”,该基地已孵化41家女性创业团队,其中港澳台20家,搭建起“公益性、低成本、全要素、开放式”的女性创业服务平台,推动女性创业团队的科技成果和先进技术转化落地。举办深圳首个女性创新创业大赛,聚焦女性科技创新,213个参赛项目均覆盖生物医疗、新能源及新材料等硬核科技领域,引导深圳妇女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发挥积极作用。

  突出优秀典型引领。成立三八红旗手协会,创新完善“三八红旗手”“三八红旗集体”和“巾帼文明岗”“巾帼建功标兵”等优秀典型的培育机制,引领各行各业妇女岗位建功成才,创造出彩人生,目前全市已产生一大批国家、省、市、区级三八红旗手、三八红旗集体和巾帼文明岗。

  数据还显示,2019年,深圳妇女的平均预期寿命已增长至84.3岁,孕产妇死亡率降低至2.47/10万,婴儿死亡率降低至1.2‰,均远优于国内同类指标,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妇女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524.79万人,乳腺癌免费筛查范围扩大到深圳35—65周岁的常住人口适龄妇女,提供两年一次的免费筛查。

  谈组织引领

  引领鹏城巾帼“听党话、颂党恩、跟党走”

  南方日报:“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妇女在弘扬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方面有独特作用。近年来,妇联作为妇女的“娘家人”,如何发挥引导作用?

  马宏:做好“家”的文章,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我们深化文明家庭建设活动,常态化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以小家庭的和谐共建大社会的和谐,一些家庭获评“全国抗疫最美家庭”“广东省五好家庭”。特别是疫情期间,制定《创建“无疫小区”家庭行动指引》《家庭节约行为倡议十条》,发出10万份《鹏城防疫,共护家园》倡议书,发挥家庭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独特作用,得到全国妇联肯定。

  推动家庭教育立法,开展家庭教育立法课题研究;率先探索研究“家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促进家庭发展;优化特色服务品牌,依托全市1000多家党群服务中心,建立“妇儿之家”713个、“妇女微家”56个,实施服务项目2000多个,使妇联组织联系妇女群众的“纽带”更紧,“桥梁”更宽;开通“阳光家长云课堂”平台,在线学习人次达29万;注重心理服务,全市共建立151个“舒心驿站”“馨和家园”等妇联特色心理咨询室。

  南方日报:每年三八妇女节,深圳都推出一系列宣传活动,今年与往年有哪些不同?

  马宏:政治性是群团组织的灵魂,是第一位的。今年恰逢建党100周年,我们将强化思想政治引领,以“鹏城巾帼心向党 双区建设她力量”为主题,以“学党史、颂党恩、办实事”为主要内容来展开深圳“三八”国际妇女节活动。

  一是发挥妇联系统新媒体矩阵优势,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走近基层妇女群众身边、走进妇女群众心里。开展“学党史、送党课”活动,在全市妇联系统组织100场活动进街道进社区进园区,把讲道理、讲故事结合起来,引领广大妇女进一步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二是组织广大妇女和家庭参观深圳党史馆、博物馆、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大鹏所城等,通过实地走访、展陈展览,重温深圳发展历程,见证深圳巨变奇迹,感召和鼓舞妇女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的“三牛”精神。

  三是开展“我为妇女群众办实事 万名执委走基层”活动,推动全市四级妇联干部、执委和妇女工作者深入社区基层,与妇女群众面对面、零距离交流,倾听呼声,关注需求,增进感情。

  谈先行示范

  推动妇女在走在时代前列上先行示范

  南方日报:近年来深圳妇联在全国全省多有创新之举,下一步将如何继续发挥先行示范作用?

  马宏:未来我们将从五方面推进。一是激发活力,在推动妇女走在时代前列上先行示范。高标准编制新一轮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将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家庭发展能力和家庭政策体系建设等纳入指标体系;推动在深圳“十四五”规划中设立妇女独立、儿童家庭专节专栏,促进妇女儿童事业和经济社会同步设计、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协调发展,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时代女性创业创新模式。

  二是创新机制,在维护保障妇女儿童权益上先行示范。尽快推动出台《深圳经济特区反家暴条例》;试点开展性别预算、性别审计工作,健全性别统计制度;探索建立防治性骚扰、传媒广告性别平等审视、反就业歧视三大工作机制;加快“舒心驿站”心理咨询室建设,探索建立心理健康服务标准心理健康评价体系。

  三是深耕细作,在增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上先行示范。高标准实施“家家幸福安康工程”“传承弘扬好家教好家风行动”,努力打造一批家教家风实践基地、培育一批家庭友好建设试点、建立一个家庭建设专家智库、构建一个线上线下“妇女儿童之家”宣教服务平台、选树一批最美家庭文明家庭等“五个一”活动;强化家庭教育功能,加快推进家庭教育立法,发挥“社区家长学校”作用,促进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平衡发展。

  四是问需于民,在完善民生服务供给机制上先行示范。探索建立“阳光行动”智慧服务平台,扩大宣传,推动“两癌”免费筛查惠及更多妇女群众,优化母婴室、阅芽计划、妇女儿童之家等服务品牌;加快国内首个妇女儿童领域PPP项目——市妇儿大厦的升级改造,打造国内领先的妇女儿童活动公益新地标;持续在“幼有善育”上下功夫,全面推进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为全国、全省打造“深圳样本”。

  五是勇于破难,在深化妇联组织建设改革上先行示范。以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谋划推进未来五年改革,立足引领服务联系职能定位,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聚焦一些领域组织覆盖不够广泛、基层“最后一公里”不够通畅、执委作用发挥不够充分等问题,以“破难行动”为抓手,抓住社区全面换届契机,把力量和资源充实到基层。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