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领航

文明之花结出累累硕果

党史学习教育融合文明实践活动,从化为乡村振兴注入精神之“钙”

2021-04-09 00:00:00 来源:南方日报

  “我们那个年代的条件哪有像今天这么幸福,那时候我们睡的土炕吃的番薯饭,很少能吃到肉,但谁都没有怨言。”在看完从化首场党史巡回展并听了党史宣讲后,广州从化区西塘童话小镇村民花姐心里一直念念不忘。

  当全家人围坐一起吃饭时,她跟亲人分享自己的感想,大家在饭桌上听得津津有味。“听党话、跟党走,日子肯定越来越红火!”她说。

  巡回宣讲、党史展览、知识竞赛、爱心助农……依托于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各种创新形式的党史课堂在流溪大地“遍地开花”。不断把党史学习教育推向乡村振兴一线,从化人民群众从百年党史中感悟思想伟力,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不忘来时的路,才能继续走好前行的路。站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起点上,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智慧力量,从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为都市乡村注入丰厚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滋养。

  搭建平台▶▷

  1100多个文明实践点覆盖全域

  3月底,在从化区鳌头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内,一场精彩的党史知识“较量”在这里火热上演。在舒适而又颇具特色的实践所内,选手们你问我答,你争我抢,大家沉着冷静应对,展现出党员干部对党史知识的深刻了解和认识。

  “我们有11个实践所,1100多个文明实践点,要管好、看好、用好这些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把从化的精神文明实践和党史学习教育提升到新的高度,真正让全区人民群众文明起来、自信起来、幸福起来。”从化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国试点区,从化系统构建“1个实践中心、11个实践所、274个实践站”的全域覆盖三级实践阵地。以“一站多点”的总思路,建成了全省首个高校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全市首个民政系统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打造了全国首个乡村振兴宪法馆、“老温泉新活力”实践馆等1100多个线下文明实践点。

  线上发声,实践阵地“上云端”。贯通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融媒体中心建设,从化以“云”端向网友推介党史课堂、定制荔枝、粤菜师傅等课程,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和文明实践活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为党员群众随时学、随处学创造条件。

  以点连线、点线结合,全域覆盖流溪大地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大网络已经成为广泛凝聚人心、培育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的坚实阵地。现在,在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听党的奋斗故事、国家的政策方针、区里的发展大事,对于从化的村民来说,已经由新鲜事变成日常生活的必修课。

  组织队伍▶▷

  志愿者到田间地头为民办实事

  群众走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听党史宣讲,党员干部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参加竞赛,志愿者走向户外走到农村的田埂上。

  他们蹲在菜田间,小心采摘各类蔬菜,转身称重、付款,各个志愿者到田间地头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走向深处,以“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具体行动把党史学习教育落地落实。

  “有社工向我们反映,在蔬果采摘时节,个别困难农户种植的蔬果因缺少销售渠道而滞销。”从化区志愿者协会有关负责人介绍,借着主题党日的契机,他们以“主题党日+消费助农”的方式,组织党员志愿者到菜农的菜田里,以现场采摘蔬菜、党员自费认购、筹划销售新渠道等方式帮助困难农户增收解忧。

  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主力军”,志愿者也是党史学习教育和服务群众重要力量。从化区致力于打造一支“带不走”的文明实践服务队伍,目前,全区已成立各类志愿服务队302支,登记在册志愿者达3300多人。

  “像从化区志愿者协会、从化区法院的志愿者,他们都是来自不同行业,却有一颗同样的爱心,在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倡导新风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化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比如在农业方面,在6名院士和50多名专家教授下乡带动下,依托50个“牛哥驿站”服务近500个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帮助农民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

  “全民都是志愿者,人人皆是主力军”氛围渐成,让人文关怀更温暖,文明底色更靓丽,从化志愿已成为当地人民群众耳熟能详、心头温热的名字。

  精准服务▶▷

  文明实践衔接基层群众所需

  “要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就要按需施策。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从化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掀起党史学习教育的热潮,从化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成立百人光辉历程党史宣讲团,迅速在全区开展巡回宣讲,让红色历史深植广大党员群众心中,推动文明实践活动与基层一线需求相结合,把服务送到群众心坎上。

  烹煮青头鸭相信大家都会,但每个人做出来的味道大不相同,原因在哪?在西和粤菜师傅培训室内,十多位农家乐厨师、村民、学徒聚在一起,向前来授课的烹饪师傅取经,经过粤菜大师的“点拨”,经典的从化五道菜成为众人追捧的乡村名片。

  乡村游兴起,作为大湾区后花园之一的从化每逢节假日总是游人如织。客流虽多,但乡村餐饮如何提高水平留住游人,让农家乐犯难。依托全省首个粤菜师傅培训室,从化区精心打造粤菜大师志愿服务平台、粤菜菜式创新平台和粤菜师傅培训平台,实现“培养一个厨师,致富一户村民”。

  “广东首个粤菜师傅工作室、如愿行动、致富先锋讲堂、好日子讲堂,还有联手区融媒体中心打造‘从化乡村小康直通车’都是我们打造出来的文明实践品牌项目。”前述负责人说,这些品牌项目下沉到村居基层一线、延伸到企业群众身边,与党史学习教育深度融合,实现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零距离”。

  群众在哪里,服务触角就延伸到哪里。通过对党史故事、历史文化、人文风俗、技能培训等资源知识的发掘整合,从化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主题,为基层送温暖、送科技、送文化,让村民既“富了口袋”更“富了脑袋”。

  聚焦主题▶▷

  精神文明建设为乡村铸魂

  “帝田村的发展历程是全村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党史学习教育的鲜活教材。值得欣慰的是,我们在与村民的交流中发现,村民叨叨家长里短的少了,关心国家大事的多了。”帝田村原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徐座潮说。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更有生命力。聚焦村民所思所盼所想,从化区不断改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方式方法,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开起“板凳课堂”,村民随便一坐就能听宣讲。从化区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轻骑兵,深入祠堂前、榕树下、田埂边,运用普通话、客家方言等,讲政策,授技术,推动农民群众脱贫致富“不找神婆找支部”。

  穿起军装,重走长征路,统筹打好“红色牌”“绿色牌”。从化在绿水青山间打造“穗北红色户外课堂”,建设莲麻党章学堂,开展“红色讲堂”“致富先锋讲堂”。用党的历史照亮新征程,以“红色引擎”驱动绿色发展。

  聚焦以文化人,高标准建设村史馆、家风馆、乡贤馆。从化广泛开展“文化农家·文明小镇”、非遗传承等系列活动,不断丰富新时代文明实践文化内涵。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4500场,参与群众30万人次。

  现在,将新时代文明实践融入百姓生活。“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条主线,我们多维度、多方式让领导干部讲政策、专家教授讲党史,基层群众讲故事。”从化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说。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通过突出“一条主线”引领、“三大力量”参与和“多方平台”应用,从化让新时代文明实践花开满园,让党史学习教育深入人心。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