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珠海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郭永航,市委副书记、市长姚奕生率珠海市党政代表团赴中山市、江门市考察,共商深化交流合作事宜。同日,珠海、江门两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3月,江门市委书记林应武,市委副书记、市长吴晓晖率党政代表团赴珠海考察学习,谋划深化江珠两地合作。
2月,中山市委书记赖泽华,市委副书记、市长危伟汉率中山市党政代表团到珠海考察学习……
开年以来,珠中江三地主政领导来往交流频繁,其背后,是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合谋“突围”、强势崛起的深远谋划。跨入都市圈时代,珠江口西岸正迎来历史最好发展机遇。
门户枢纽
珠海中心城市地位凸显
按照普遍定义,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城市、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
去年5月,《广东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若干措施》(下称《措施》)首次明确定位了省内五大都市圈——广州都市圈、深圳都市圈、珠江口西岸都市圈、汕潮揭都市圈和湛茂都市圈。
尽管相关文件未明确珠江口西岸都市圈的具体范围,但珠中江阳四市联动的格局被普遍认可。数据显示:四市总面积超过2万平方公里,2020年GDP总量超过1.1万亿元。截至2019年底,常住人口超过1250万。
在社科院发布的《2020中国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潜力排行榜》中,珠海列第24位,中山列第36位,江门列第79位,综合实力不容小觑。
也有观点认为珠江口西岸都市圈范围可进一步延伸。“都市圈更多是经济地理的概念,从更高视野看,包括澳门、广州南沙等地都可以划入这一都市圈范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周林生对记者表示。
但不管如何定义,一个明显的事实在于:在五大都市圈中,广州、深圳都市圈的核心城市自不待言,其余三个都市圈内能起到核心引擎功能的中心城市“气象”仍不鲜明。
今年3月29日,广东省委、省政府正式发布《关于支持珠海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的意见》,赋予了珠海五大战略定位,其中包括区域重要门户枢纽。
这被外界解读为对珠海中心城市地位的加持。
按照要求,珠海要全面提升城市能级量级,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商贸物流中心、特色金融中心、文化艺术中心和枢纽型网络化综合交通体系,打造粤港澳深度合作新支点,加快建成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和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典范。
“不管是澳珠极点的建设,还是区域重要门户枢纽的定位,珠海都被寄予厚望,但客观而言,珠海城市体量仍然较小,迫切需要提升自身能级量级。目前,珠江口西岸都市圈更重要的还是要打好组合拳,特别需要圈内城市城区资源充分整合、优势互补、形成合力。”周林生强调,特别是在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政务服务等公共领域,都市圈内城市需尽快制定融合发展的社会政策,以提供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
合谋“突围”——已然成为一种共识。
近日,在中山考察期间,郭永航明确表示,未来两市将进一步加强在城乡规划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融合发展、对澳合作、生态环境共保共治、民生公共服务等方面合作,为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发展开拓更大空间,携手打造珠江口西岸新的经济增长极。
赖泽华表示,中山将坚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切实发挥自身所长,支持珠海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共同推动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强势崛起。
在江门期间,珠海、江门两市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表示,要进一步加强交流对接,持续深化在改革创新、产业合作、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安全救援和民生事业等方面合作,推动区域协同发展。
互联互通
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
深中通道、黄茅海通道、深江铁路……翻开珠三角地图,一条条建成或规划在建的铁路、公路密密麻麻地“蛰伏”在珠江口西岸的广阔土地上。
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是打通都市圈核心要素流动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协同发展的有力支撑。
轨道交通建设是一个关键发力点。随着深珠通道进入研究规划实质阶段,广州至珠海(澳门)高铁、珠海至肇庆高铁(珠海至江门段)等重大工程已提上日程,珠海正加快打造枢纽型网络化综合交通体系,进一步完善粤港澳大湾区城际轨道网络。
据悉,珠肇高铁江门至珠海段已被列入江门市2021年重点建设预备项目计划。该项目建设内容为新建高速铁路25公里,总投资50亿元,建设年限为2021年—2025年。
同时,广佛江珠城际也已成功纳入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近期项目,并将于2022年动工建设。
除加速内部互联互通外,向东连接,是珠江口西岸都市圈的一个大方向。
以深中通道、深江铁路、深珠通道为代表的一批重大交通工程为珠江口东西两岸的互联互通打下坚实的基础,深珠通道和广州至珠海(澳门)高铁更有望成为打通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最后一块“拼图”。
此外,《广东省2021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显示,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际项目已被纳入广东省2021年重点建设前期预备项目计划表。正如广佛地铁开启了广佛同城的黄金十年,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际不仅将成为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内联通的关键基础设施,更将加密珠海、中山与广州的联系,形成大湾区一小时通勤圈,有效降低物流和人才的流动成本。
向西,也正在成为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发展的另一条延伸路径。
不久前,黄茅海跨海通道高栏港大桥主墩桩基顺利开钻,这是继去年12月主体工程启动后取得的又一重大进展。
黄茅海跨海通道建成通车后,将形成“香港—珠海—江门—粤西”大通道,把珠江口的核心影响力向粤西乃至海南延伸,推动珠西发展步入新的台阶。“珠江西岸应积极向粤西拓展腹地,构建海南自贸港与粤港澳大湾区之间的工业廊道和流通廊道。”广东省社科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邓江年说。
产业协作
共建珠西高端产业集聚发展区
推动产业专业化分工协作是都市圈建设的一大目标。
当前,珠海正加快构建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打印设备等千亿级规模产业集群,培育壮大航空航天等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中山正大力实施“5321”工程,即力争到2024年形成1个5000亿元(智能家居)、1个3000亿元(电子信息)、1个2000亿元(装备制造)、1个1000亿元(健康医药)产业集群。
江门全力打造“5+N”先进制造业集群体系,“5”指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大健康、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新材料五大新兴产业,“N”指金属制品、造纸和印刷、纺织服装、家电、摩托车及零部件等传统特色产业。
阳江则着力培育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合金材料产业集群以及世界级风电全产业链集群。
在部分专家看来,与广、深两大都市圈相比,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城市此前的经济联系并不算紧密,产业创新程度和协同程度普遍有待提升,部分产业内部竞争还较为激烈,需要在更大框架下统筹发展。例如,在招商引资环节可统筹利用各地的土地、人才、产业等资源,扩大各自的产业发展腹地,实现错位发展,形成共赢。
在日前出炉的《关于支持珠海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的意见》中,“规划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珠西)高端产业集聚发展区”的部署引起了外界的广泛关注。
记者获悉,粤港澳大湾区(珠西)高端产业集聚发展区计划由江门、珠海、中山共同开展规划,未来还将探索与港澳共建,并争取打造国家级重大产业平台。
据此前发布的《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3973号(经济发展类317号)提案答复的函》显示,广东省将以规划建设该产业集聚发展区为抓手,进一步发挥珠海、中山、江门等珠江西岸城市区位条件、产业基础、空间潜力等方面优势,加快布局建设一批高水平现代化产业集群和重大产业发展平台。
记者了解到,此前曾广泛报道的珠海—江门大型产业园区,就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珠西)高端产业集聚发展区的规划范围内。
其中,珠海片区包括高栏港经济区、富山工业园、三灶科技工业园和斗门莲洲通用机场区域;江门片区则包括银湖湾产业区、赤溪片区、广海湾片区。公开报道显示,该产业园区总规划面积超100平方公里,并以发展制造业为主,近期力争初步形成一批特色明显、竞争力强的新型产业集群,到2025年则有望打造万亿级的产业平台。
开放发展
发挥优势对接澳门及东岸创新资源
“如果说改革开放前40年是珠江口东岸的黄金时期,那后40年珠江口西岸必然会获得更高速度的发展。从中央到省的顶层设计、战略部署和资源配置,珠江口西岸从来没有像今天那样获得如此突出的倾斜。”在周林生看来,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发展前景广阔,值得期待。
但他也强调,都市圈建设一定要拥有开放的心态,“不要羁绊于现有的行政区划、行政地理,而要更多地着眼于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效整合与协同发展效应”。
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更好对接澳门资源,助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4月14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支持珠海、汕头、湛江三市加快发展政策文件的相关情况。发布会上,珠海市副市长张宜生介绍说,下一步,珠海将加快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以做好珠澳合作开发横琴这篇文章、加快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为引领,全市全域加强与澳门合作,不断丰富“一国两制”事业发展新实践。包括构建新机制、利用新空间、建设新都市、发展新产业、缔造新生活等五方面具体工作。
中山、江门等地也在积极部署对澳合作。在中山最新出台的“3+4”重大平台建设规划中,中山南部新城这个万亩级产业平台的目标,就是为做好跟珠澳的衔接,再造南端的一个城市门户。
如何强化与广州都市圈、深圳都市圈的协同发展,也是珠江口西岸都市圈的共同命题。
聚焦都市圈中心城市珠海——目前,珠海正以金星湾“一水两岸”为核心区,面向全球公开招标,高起点、高标准谋划建设现代化、国际化、未来型、生态型、智慧型的深珠合作示范区。
在联手深圳打造产业生态圈方面,珠海已初步形成“资源互补+合作共赢”“深圳总部(窗口)+深珠合作研发、生产”的发展模式,积极做好和深圳产业对接,支持深圳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到珠海的工作。
以华为在珠海的布局为例。去年11月,华为珠海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联合创新中心在珠海高新区揭牌成立,致力于充分发挥珠海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的良好基础,以国产办公软、硬件为突破口,兼顾其他数字化领域,大力发展基于鲲鹏技术路线的产业生态。
今年3月,华为进一步与珠海高新区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华为珠海智慧视觉联合创新中心、粤港澳大湾区智慧视觉产业联盟揭牌成立。未来,双方将携手推动珠海建设成为行业生态完整、核心技术领先、高端人才集聚、应用场景丰富、竞争力突出的“全球智慧视觉创新示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