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领航

深圳:踏上新征程 再创新伟业

2021-04-26 00:00:00 来源:南方日报

  最美岭南四月天,繁花似锦大湾区。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

  自启动建设以来,香港、澳门和广东珠三角九市优势叠加、携手奋进,互联互通加速推进,创新动能不断激发,产业协同成效初显,开放合作亮点纷呈,“一小时生活圈”日渐成形。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既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尝试,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

  烟波浩渺的珠江口,港珠澳大桥如长虹卧波,在海上延伸至天边。呈蛛网状密布的立体交通体系,将香港、澳门和广东珠三角九市紧密相连。当夜幕降临,从太空俯瞰,环绕珠江口灯火璀璨,粤港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

  在第七次党代会召开之际,肩负重任的深圳傲然挺立在开启新征程、迈向全球标杆城市的关键节点上。

  深圳市第七次党代会的召开,是深圳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对深圳未来几年发展影响重大、意义深远。

  深圳市第六次党代会召开以来,深圳积极参与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全面启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加快深圳综合改革试点落地实施,有力有序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等严重冲击,交出脱贫攻坚优异答卷,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全方位、历史性新成就。

  双区驱动,逐梦前行。如今的深圳生机勃勃,这座充满魅力、动力、活力、创新力的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正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彩样板,向世界展示出我国改革开放的磅礴伟力,展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

  一

  时间是最忠实的记录者,历史总是在标志性的节点上镌刻永恒。

  越过奔腾不息的时间长河,回首自深圳市第六次党代会以来的奋斗征程,波澜壮阔、激荡人心。

  地区生产总值从2015年的1.84万亿元提高到2020年的2.77万亿元,深圳在较高的起点上仍然实现年均增长7.1%。

  在地区生产总值居亚洲城市前五的背景下,深圳地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居内地城市前列,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水耗却处在全国大中城市最低水平,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4.93%,达到全球领先水平,构建形成“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是“十二五”期末的三倍、居全国城市第二位。

  作为全国改革开放的一面旗帜,深圳从来心怀国之大者,始终与时代主题、国家宏愿一脉相连。

  从“先行先试”到“先行示范”的使命升级,从“单项冠军”到“全能冠军”的角色转换,面对提前15年打造一个看得见、摸得着、可复制可推广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城市范例的艰巨任务,深圳要在新时代书写出一个又一个新发展奇迹的核心密码,依然是改革开放。

  率先推进营商环境改革,在全国营商环境评价中名列前茅,商事主体数量、创业密度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科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资国企改革、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住房供给和保障制度改革……

  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纲,以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为总牵引、总要求,以深圳综合改革试点为关键抓手,深圳改革开放动能澎湃。

  经过40年高速发展,深圳经济特区城市空间结构、生产方式、组织形态和运行机制发生深刻变革,面临城市治理承压明显、发展空间不足等诸多挑战。

  面对挑战,深圳迎难而上,对标国际一流,探索超大城市治理新路,现代化城市功能品质大幅提升,城市空间布局更加均衡合理,地铁规划总里程超过1200公里、运营总里程突破400公里,“十横十三纵”高快速路网正加快建设。

  犹记深圳湾近岸海域上千条鲻鱼齐跃海面、踏浪而舞的壮观景象,难忘深圳温柔缱绻、诗意如画的碧海蓝天。

  深圳市第六次党代会以来,深圳将“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先行示范”作为城市发展战略路径,确立“率先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典范”发展目标,在全国率先实现全市域消除黑臭水体,水环境实现历史性、根本性、整体性好转,PM2.5年均浓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成千园之城。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都聚焦在这个目标上。“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这是深圳矢志不渝的追求。

  2015年以来,深圳基础教育学位数量增长超30%,高校数量从9所增至15所,三甲医院总量接近翻番。落实“房住不炒”,深圳“十三五”时期建设筹集公共住房43万套,是“十二五”时期的2.4倍。

  在文化创新发展方面,深圳持续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炼新时代深圳精神,深入实施“文化创新发展2020”,收获全国文明城市“六连冠”,全球区域文化中心城市雏形已现,一座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代文明之城正徐徐走来。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深圳人洋溢出的幸福笑脸中得到了最好的印证。

  二

  因波澜壮阔而永载史册,因风雨同舟而刻骨铭心。

  2020年10月,南海之滨春潮涌动,全球目光聚焦鹏城。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郑重宣示了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特区工作开创新局面的坚定决心,赋予深圳新时代历史使命。

  先行先试变成了示范引领,探索创新成为了创新引领,深圳全市上下备受鼓舞、倍感振奋、倍添力量。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深圳实施综合改革试点……一个又一个重大国家战略落地深圳,深圳迎来了历史上最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发展势头最好的黄金期。

  深圳要肩负好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勇当驶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辉彼岸的第一艘“冲锋舟”,为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到2025年,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到2030年,建成引领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创新城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跃上新台阶。

  到2035年,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创意之都,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成为高质量发展高地,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世界领先,经济总量、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2020年基础上翻一番。

  到本世纪中叶,那时的深圳将是让世界刮目相看的另一番景象,拥有高度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成为全球城市版图中的璀璨明珠,最能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最能代表中国参与全球竞争合作,最能引领世界城市发展潮流,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先进城市之林,成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

  胸中若有凌云志,不待扬鞭自奋蹄。深圳正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努力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努力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