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领航

先进源于责任 优秀彰显党性——广州各级“两优一先”表彰对象侧记

2021-07-13 17:31:30 来源:南方日报

  1名全国优秀共产党员、1名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和2个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21名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25名广东省优秀党务工作者和32个广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100名广州市优秀共产党员、100名广州市优秀党务工作者和150个广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先进源于责任,优秀彰显党性。这是一组广州各级“两优一先”表彰对象的数据,是广州市75万党员和3.9万个基层党组织中的杰出代表,是推动广州经济社会发展事业的榜样引领。

  以行动践初心,用热血写忠诚。他们是尽责履职的工作骨干,他们是扎根群众的基层干部,他们是敢闯敢试的科技人员,他们是攻坚克难的平凡英雄。他们是什么样,党员在群众心中就是什么样,如一盏盏灯、一簇簇火,汇聚成耀眼光芒,展现出广州共产党员和党组织的良好形象和精神风貌。

  抗疫一线的先锋队

  在困难面前挺身而出、英勇战斗,这是“两优一先”表彰对象鲜明的标识。

  今年5月底,广州新一轮本土疫情暴发。荔湾区是此次疫情的重点区域,时间紧、任务重。广东省优秀党务工作者、荔湾区金花街蟠虬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区燕明连续一个月都处于风风火火的冲锋状态,疫情刚开始的前三天她只休息了2个小时。“有什么困难或需要,随时和我联系。”这是区燕明常对居民说的话。

  开展核酸检测“扫楼”行动、组织“三人小组”上门核查、做好后勤保障服务、广泛动员党员群众成立疫情防控宣传队……区燕明穿行在社区里的楼栋间,细心周到服务辖区百姓,被居民们称为“战‘疫’一线的社区勤务员”。“有这样一位好书记,就像有了‘定心丸’。”区燕明的付出被街坊们记在心里,大家对她称赞不已。

  家庭医生被称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遇到疫情,他们发挥着比平时更重要的作用。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海珠区沙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门诊主任谭美红就是其中的一员。

  疫情防控期间,在3次大规模核酸采样的工作中,谭美红曾连续工作20多个小时,经常凌晨一两点钟才回到家。脱下防护服,她还要了解签约患者的健康情况和相关需求,回复患者的留言信息,进行用药指导和心理疏导。

  “作为党员,也是一名医护人员,守护社区、守护居民的安危和健康是职责所在。”谭美红说。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

  6月3日,一群身穿白色防护服的志愿者高擎党旗,整齐列队进入广船鹤园社区的视频在网络上广为流传。

  这是广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广州广电城市服务集团党总支组织的以党员为骨干的支援荔湾封闭区战“疫”先锋队。他们全副武装、逆行出征,爬梯上楼、手拎肩扛,为三个封闭社区2万多名居民提供物资配送、消杀执勤等服务,为近2000名防疫人员住宿板房提供后勤服务,被称赞为了不起的“广电大白”。

  去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广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增城区永宁街党工委先后建立97支党员突击队,设置107个党员先锋岗,发动1887名共产党员带头冲锋,组织164名懂外语的党员与25名外籍友人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工作,让党员们发挥各自优势,精准发力,描画中外抗疫“同心圆”,实现了街道疫情零感染。

  一个个冲锋在前的党员,一座座坚强有力的堡垒,诠释着优秀和先进,成为了疫情防控的前沿阵地。

  脱贫攻坚的“追光人”

  广州与贵州的毕节,同饮一江水、两地情谊深。因东西部扶贫协作,成就了一段跨越山海的情谊。

  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广州天河区车陂小学校长、纳雍天河实验学校首任校长詹雯便因此结缘,成为了许多毕节孩子口中的“校长妈妈”。三年时间,她让1600多名孩子带着梦想冲出大山。

  2018年5月,詹雯主动到纳雍支教。从三个月到三年,她一次次申请延期。她心怀振兴乡村教育的心愿,将广州的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带到纳雍。她用最短的时间深度调研纳雍县300多所中小学和幼儿园,通过跑乡镇、下学校、进课堂实地调研,探索出教育帮扶“六个三”模式。

  “三年扶贫艰辛换山区孩子的未来很值。”詹雯说,看着孩子们在学习中成长,乡村不断振兴,源源不断地给她带来幸福感。

  在脱贫攻坚的重大任务中,优秀共产党人的身影不胜枚举。2016年5月,广州市优秀共产党员、市协作办公室区域合作处三级主任科员王鹏主动申请外派扶贫一线驻村,担任清远市九龙镇金鸡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

  金鸡村党支部原是当地“软弱涣散”党支部的代表,缺乏凝聚力、战斗力。作为驻村第一书记,王鹏始终把强化党建、建强党支部作为扶贫工作的基础性工程来抓,通过规范和完善“两会一课”“两评一公示”等基层党组织制度,换届选举重组了村党支部,使支部焕发出新的活力。5年来,他连续参加两轮扶贫工作,一心扑在扶贫事业上,率领清远英德市九龙镇金鸡村78户237名贫困人员实现了整村脱贫。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同乡村振兴衔接的起步之年。

  近年来,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从化区吕田镇莲麻村党支部,以特色小镇建设为契机,大力实施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行动,发展农业观光旅游和生态农业基地。

  村里的党员敢于做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引领本村农户发展民宿,打造山茶、头酒等“一村一品”,带动村民原地就业,推动村集体收入和村民人均收入分别比小镇建设前增长868%和179%,吸引了30%的莲麻村外流人口回流创业,打通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变通道,不断朝着“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铿锵前行。

  基层治理的“主心骨”

  在“两优一先”的表彰对象中,不乏扎根基层的党员干部。他们深入基层、坚守一线,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一心一意为人民造福。

  进入社区工作20年以来,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天河区天园街东晖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曾巧玲,逐步从普通社区专干到优秀党务工作者,成为了社区“领路人”。

  从居委会没有办公场地到建成300多平方米的公建配套设施,从组织力软弱到组建“党员义工小分队”,从居民抗拒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到被折服主动当起社区的垃圾分类宣传员……20年间,曾巧玲一直都被安排在新组建或基础较薄弱的社区工作,但她每次都勇挑重担,毫无怨言,一次次“将后进变先进”“化腐朽为神奇”。

  曾巧玲常说,“社区工作婆婆妈妈,多数看起来好像不起眼,但居民遇上急事、难事、忧心事的时候,党组织就是他们的贴心人”。

  在花都区新华街也有一位“心贴心”为民解难的基层工作者,她就是广东省优秀党务工作者、新华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黄清华,辖内社区的居民都亲切地称她为“清华姐姐”。

  自2003年至今,黄清华一直在社区基层一线工作。以她名字命名的“清华姐姐”服务平台,集聚各界爱心力量,就地解决困难群众、弱势群体和特殊人群“急、难、愁”问题,无论是居家老人用餐,还是来穗子女照料,抑或是邻里纠纷,社区群众一旦有困难,找“清华姐姐”准能得到满意的答案。

  目前,“清华姐姐”平台服务范围覆盖了33个社区、8条行政村,服务对象超过42万居民,被群众亲切称为“第二个家”。

  基层党组织是基层治理的主心骨,在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5平方公里的白云区大源村,住着超过17万人口。曾经,这里“散乱污”遍布,河涌黑臭,违建问题尤为突出。

  “党的领导弱化,党组织软弱涣散,是导致大源村社会治理情况堪忧的根本原因。”3年来,大源村从根子入手,全面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在23个经济社全覆盖建立党支部,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令行禁止、有呼必应”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大源村党委成为广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攻坚克难、勇挑重担的党员干部队伍回来了。他们啃硬骨头、下绣花功,拆除违建80万平方米、清理“散乱污”场所1226家。如今的大源村,12个口袋公园点缀其中,2.6公里碧道串联起美丽乡村,群众过上了看得见青山、望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的惬意生活。

  经济社会的开拓者

  忠诚履职尽责,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这是“两优一先”表彰对象的共同特质。

  “我这一生一定要让中国人住上地震中确保安全的房屋,”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大学工程抗震研究中心主任周福霖从1976年参加唐山大地震调查开始,便默默下定决心,立志用毕生所学建造地震“安全岛”,并在国外留学后毅然回到祖国。

  从广州塔到港珠澳大桥,从汶川灾后援建到故宫博物院,已是耄耋之年的周福霖依然奋斗在教学科研的第一线,辛勤耕耘在隔震减震的最前沿,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不悔誓言。

  滤波器、传感器等微纳压电芯片级器件是无线连接的核心,长期被国外垄断。20余年来,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实验室主任,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副院长李红浪始终抱着“靠自己”的理念,攻坚“卡脖子”技术,全链条突破5G滤波器芯片从基础研究到大规模产业化的问题。

  李红浪率先挑起滤波器国产化研发重担,带领团队建设表面波滤波器中试线,从开工到投试产,仅用10个月。他说,“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为人民服务的情怀与境界,科学家就应该用自己的学术积累让普通百姓感受到科技的温度。”

  良好营商环境能够显著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广泛聚集经济资源要素,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

  广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黄埔区云埔街道科技企业加速器园区党委就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典型之一,园区创新构建“三化”党建服务机制,对辖内122家企业开展“一对一”挂点服务,发布金融产品200多种,发放中小企业纾困资金6.8亿元。

  多个中小企业在这里“办大事”:广州明珞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创新研发出全球首台自动钻孔机器人;百奥泰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阿达木单抗生物类似药,成为国内首个获得上市批准的阿达木单抗生物类似药……目前,园区共有企业122家,超半数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产值达到68亿元。

  在“红色引擎”的开拓助力下,广州经济社会闯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突破,不断迈向高质量发展之路。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