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深圳库 > 宝安区库 > 典型人物

宝安区文明市民(道德模范)杨步琴个人事迹

2021-06-28 17:01:27 来源:宝安区委宣传部

  “两次的援藏经历,让我有机会把我的爱、我的技术播洒在雪域高原上,惠及当地生活困苦的农牧民们,这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旅程,值得我铭记一生!”完成援藏工作、载誉归来的杨步琴说。

  杨步琴是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集团)一名妇产科副主任医师。当医院下达援藏任务通知后,作为科室的骨干,遇到困难冲在前面,她认为她有这样的义务去完成帮扶工作,作为上有老下有小的她,毅然报名参加援藏工作。

  2018年3月,经过三天的长途跋涉,克服高寒缺氧、山高路险的恶劣环境,她来到了距离深圳接近4000公里的雪域高原——西藏自治区察隅县人民医院。在高原地区,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头痛、恶心、呕吐、呼吸困难、夜间难以入睡的不适反应,因为高原失眠,她经常都要在安眠药的帮助下入睡,并且在察隅,频繁停水停电。但满怀一腔热血的她,全然不顾这些不适反应和恶劣条件,一边克服一边很快投入到帮扶工作当中。她用奉献和付出,履行着自己的承诺。

  初到察隅县人民医院,发现这里的实际条件比想象中恶劣,设备极其简陋缺乏。经过主动的去熟悉和掌握医院整体情况尤其是妇产科专科情况后,针对有限的条件,虽缺乏很多硬件设备和基本设施,许多技术受限制不能开展,但经过用心挖掘,发现还是有很多工作可以去开拓,很多方面可以发挥其专业特长。经过“掘地三尺”,发现一些闲置的仪器设备,如微波治疗仪、阴道镜、臭氧治疗仪等等,充分利用这些闲置设备,开展新技术,增加了诊疗项目,让患者得到更多检查、治疗的选择。

  在援藏期间,她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5项,包括阴道镜检查、盆腔炎微波理疗、子宫Blynch缝合术等。通过日常查房、教学查房、院际授课、病例讨论的形式进行教学,手把手带教手术、检查和操作。发挥传帮带作用,规范妇产科诊疗常规,加强科室业务学习,培养提高科室医生的理论和临床诊治水平。

  临床路径工作在察隅是空白,她率先推出临床路径管理,及开展单病种质量控制工作,使诊疗进一步规范化。紧接着,全院其他科室也逐步开展了临床路径和单病种管理。

  作为妇产科医生,“两降一升”的工作重任自然落到她身上。藏区人民既往都认为分娩是自然的过程,很多都在家里分娩。所以在这里,产检的宣教尤其重要。她利用一切机会对病人进行宣教,如住院部查房、门诊看诊及在外义诊时,抓住一切机会进行产检重要性的宣传,通过不断的努力,当地居民的产检意识逐步得到加强,产检的人数和次数均明显增加,住院分娩率也逐步提升。同时,对本院医师们也加强产前检查内容的规范化培训。鼓励督促医生们增加孕产妇建档率,完善妇幼工作及各项登记任务,对发现高危妊娠孕妇加强管理。在她帮扶期间,无孕产妇死亡,新生儿死亡率降至0.1%以下,住院分娩率在90%以上。

  作为援藏医疗队队长的她,原本帮扶半年,而察隅院领导、同事都殷切希望能继续留下,考虑到察隅人民的需要,她延长帮扶时间一年余。而当察隅医院处于创等级医院的艰苦时刻,她无视困难和艰辛,再次进藏继续为当地农牧民服务。她时时不忘进藏的初衷:积极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将专业技术留在察隅。她的付出得到了县委县政府领导、单位领导同事及察隅人民的高度认可,获得了2018年度西藏林芝察隅县“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获2018年度宝安人民医院(集团)“对口帮扶先进工作者”称号,获2019年中共察隅县委员会“对口帮扶优秀工作者”称号。

  如今,她不辱使命,圆满完成援藏任务,载誉归来。援藏工作虽已结束,但她依然眷恋着那片美丽的热土。她说:“选择了援藏,就选择了奉献,就选择了责任和担当。”从踏上察隅那片土地开始,她始终秉承医者仁心的信念,将最美的人生篇章书写在了雪域高原上。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