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深圳库 > 宝安区库 > 新闻报道

宝安区 四十年沧桑巨变 携新使命再出发

2020-08-26 14:55:12 来源:南方日报

  千年嬗变,得宝而安。40年前,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为中国打开了一个向外的窗口。宝安,这座边陲小邑,也在时代大变革中获得新生。

  40年,数以万计的工业企业在宝安遍地开花,“宝安制造”成了“宝安智造”;40年,昔日的“关外”搭上特区一体化的超级列车,打造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百姓安居乐业;40年,多元文化相融相生,丰富多彩的文化滋养着群众生活;40年,生态环境治理持续改善,满城尽是宝安蓝……

  新的历史时期,有新的使命与职责。宝安区六届五次党代会明确了宝安在“双区”建设中的三项重大使命:一是携手前海共同打造国际化城市新中心;二是全力打造世界级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智创高地;三是打造“西协”桥头堡、珠江口东西岸联动、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引擎。

  如今,方向已经明确,如何当好示范,唯有忠诚、担当、勤奋、先行。

  1 产业巨变

  从加工制造到国高企业数量连续三年全省居首

  三来一补,如今听过这词的人不多。但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这是绝对的热门词汇,就如当下的工业互联网。

  三来一补是“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加工”和“补偿贸易”的简称。1978年12月18日,全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上屋怡高电业厂在宝安落地,打开了宝安工业化1.0的大门。

  此后,各种“三来一补”企业在宝安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到1990年,宝安90%的村里都办起了“三来一补”企业。

  随着盈利增多、资本积累、市场需求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需要,宝安具有一定实力的“三来一补”企业逐步向高新技术企业转变,拉开了宝安产业动能转化的序幕。

  到21世纪初,深圳进入了以自有核心技术支撑的大规模制造时代。随着湾区时代开启,在转型升级的浪潮中,宝安制定了“湾区核心、智创高地、共享家园”的战略目标,借助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坚定不移地坚持“两个坚定坚守”——坚定坚守实体经济和工业制造,坚定坚守高端制造和智能制造,逐步建立了以电子信息产业为龙头、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装备制造业和传统优势产业为支撑的产业发展结构。

  宝安在产业上发展新的布局,大力发展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引进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医药健康等高精尖产业。为进一步增强发展环境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宝安还于2017年底在深圳率先出台优化营商环境“1+5”文件,又在2018年年中,将“1+5”文件升级为“1+5+7”文件。

  一系列“组合拳”让宝安的营商环境得到明显优化,政府服务效率不断提升。中能建、美国戈尔、瑞士ABB、云洲科技、大生农业等前沿名企纷纷选择落户宝安。

  2019年,宝安新增商事主体7万家,总数75.9万家;完成工业投资 172.5亿元,其中技改投资102.4亿元;新增国家级科技孵化器5家,总数达到12家;新增国高企业800家以上,总数超过4800家,连续3年居全国区县第二、全省第一;三种专利授权量3.32万件;新增4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和2家单项冠军产品企业,总数均占全市一半。

  今年3月,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第九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名单,宝安入选工业互联网类别的特色产业示范基地,也是广东唯一的工业互联网专项示范基地。当下,宝安正借助5G基站建设的东风,以打造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基地为契机,抢抓新一轮产业升级的机遇。通过激活产业转型与经济发展的“数字引擎”,宝安在深化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为建设“智创高地”以及“全力打造世界级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目标注入新动力。

  2 基层治理

  从“小马拉大车”到初步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随着特区经济高速发展,流动人口不断增多,宝安原有的人口结构也随之改变。至2019年底,宝安户籍人口只有70余万,而实有管理人口达到了560余万。

  人口最多,土地最广,宝安的社区平均面积是深圳原特区内社区的2.25倍,面积最大的新桥社区有12.7平方公里,管理人口最多的固戍社区约有30万人。但受制于社区治理体系不完善、治理能力不足、基础设施薄弱、居民自治组织和社会组织作用发挥不明显、社区经费保障机制不完善等短板问题,“小马拉大车”成为了常态。

  有效化解矛盾,成了宝安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从2009年开始,宝安区“一号文件”连续10年关注基层社区治理。2016年,宝安区在全市率先提出社区党建、“两新”党建和机关党建三个标准化建设,全面推进社区政企社企分开。

  2018年,宝安区委一号文件确定为《关于进一步加强现代化社区治理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最核心的是要加快构建以社区党委为龙头的现代化社区治理体系。同时通过明确社区“六定”(定位、定责、定员、定岗、定费、定薪),构建完善“一核六体系”,进一步整合社区资源、理顺体制机制、推动力量下沉,最大限度发挥社区党组织的组织优势、组织功能、组织力量,以此解决基层社区组织涣散问题,倒逼工作站制度改革。

  2019年7月31日,《学习时报》将其概括提炼为“六定三下沉七强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宝安模式”。同年,宝安启动了社区边界优化调整,促进管理资源均衡化分布,消除“插花地”“飞地”管理空白,推动社区治理更加精细化。

  在这个过程中,现代化社区治理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基本成型,市民获得感显著增强。“街道整洁了,邻里和谐了,周末社区组织的活动更加丰富了。不仅有年轻人的活动,老年人和小朋友也有地方休闲娱乐了,我们社区真的大变样了。”居住在宝安区松岗街道溪头社区的陈大爷不住夸赞社区的变化。

  岁末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成了对基层治理多个维度的检视测考。宝安以社区党委为核心的现代化社区治理体系,发挥出了强有力的战疫效能。为织密织牢疫情防线,宝安建立起社区工作站、公安部门、医疗机构三方联动的基层防控体系,以“社区党委+物业小区”“社区党委+社区股份合作公司”形式,对全区住宅小区、城中村的防疫工作进行全面指导,将人员排查、疫情监测、保障服务覆盖到每一个角落。

  正是这些“硬核”举措,守住了宝安社区防控“最后一米”。

  3 文明宜居

  从资源供给有限到文明成果全民共享

  对“老宝安”来说,宝安“老三馆”是不可磨灭的文化印记之一。

  “过去每到周末,‘老三馆’都热闹非常。”在宝安生活了20余年的何先生回忆道,情侣们会去新安影剧院看电影,群众文化艺术馆是老年人们唱戏活动的聚集地,自己则经常带孩子到图书馆感受文化的氛围。

  但在2016年,由于建设使用时间较长、设施设备较为落后,宝安决定将见证了宝安近30年变迁的“老三馆”改造升级为“宝安1990”,为原有建筑注入新的时代气息。

  “老三馆”的“古树发新芽”是宝安区文化建设的缩影。此前,由于系列历史原因,宝安区公共基础设施配套不足,文化资源供给有限,市民文化需求强烈。21世纪以来,一系列已经落成和正在建设的文体设施,大大提升了宝安文化生活的丰富性和广泛性,实现文明成果全民共享。

  从遍布现代化运动设施的宝安体育中心,到书香弥漫的宝安图书馆新馆;从现代感十足的青少年宫,到人文气息浓厚的海滨广场;从去年初建成开放的四季公园,到顺利封顶的“湾区之声”演艺中心;从对标纽约、首尔等地公园的滨海廊桥项目动工建设,到将成为宝安中心区标志性文化设施的“新三馆”加快施工……宝安区愈发丰富的文体设施和文化功能,正成为展示城市精神风貌的一张新名片。

  宝安也在不断深入基层开展文化工作,引进了市粤剧团等知名艺术团队、开展文化“百千万”工程、开展“明日之星”才艺大赛——寻找街头艺术表演达人活动等,用文化活动与文化服务提升群众文明水平,持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让文明融入社会细胞中。

  文化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文明也内化成了宝安的底色,蕴藏在市民心中。截至2018年底,宝安区注册义工人数约占全区常住人口的11.6%,10个街道均成立了义工联(义工服务中心),社区全部建立社区义工站,街头处处可见“红马甲”的身影;曾经“脏乱差”的城中村如今道路整洁敞亮,人车井然有序,居民守规自律,成了一个个现代化的街区。动车礼让行人、居民自觉做好垃圾分类、遛狗时牵绳……这样的细节更是不胜枚举。

  在这背后,是宝安扎实开展市民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开展文明、安全、法治、健康、睦邻第一课,举办“社区邻里节”活动,把宝安打造成邻里友好、守望相助的共同家园;推进文明城市创建标准化、常态化、长效化,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持续加强背街小巷、农(集)贸市场、学校周边、道路交通等重点区域的整治提升,加强市民文明行为习惯养成。

  宝安区地处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地带,建设大湾区要求兴人文、强文明,打造文化文明繁荣发展的共同家园正当其时。

  4 生态建设

  从河水黑臭到满城尽是“宝安蓝”

  2019年,茅洲河干流监理单位现场负责人张星回到茅洲河时,被眼前景象震惊:河道干净、河水清澈,鱼鸟成群、百舸争流。

  张星多年前因工作原因曾在茅洲河边住过半年时间:“那时在河边走,要么戴口罩,要么捂鼻子,窗户和门一天到晚不敢开,该通风时也不敢通风。”

  正如茅洲河今昔蝶变让张星惊叹不已,宝安生态环境的“脱胎换骨”获得了宝安市民的认可和称赞。

  作为深圳的产业大区、人口大区,宝安在数十年沧海桑田的发展背后,经历着“成长的烦恼”。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与超负荷运转的城市水利设施、薄弱的环境保护意识相伴而行,水污染、大气污染问题成为宝安积重难返的沉疴痼疾。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为实现绿色转型、构建生态城区,宝安以最大力度、最强措施推进污染防治。自2015年起,宝安区按照“全流域系统治理、大兵团联合作战、高强度持续投入”工作思路,率先采取“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建设模式,逐步探索出了一条具有宝安特色的水环境治理路径。

  在4年时间里,宝安投资400多亿元展开系统治理,建成了4000公里管网,还清40年污染欠账,全区河流全面稳定消除黑臭,提前一年多时间达到要求,实现了历史性的转变。

  宝安也以抓水污染治理的力度抓大气污染防治。面对全区约79.4万辆机动车、近400个工地、约6万家餐饮店,以及机场、大铲湾码头、广深高速等重要交通枢纽布设等因素带来的大气防治压力,宝安举全区之力向大气、固体废物等污染问题攻坚冲刺,大气质量持续好转。2019年,宝安区PM2.5年均浓度降至30.4微克每立方米,空气优良率为86%,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宝安机场所有机位、大铲湾码头所有泊位实现岸电全覆盖,有效减少飞机船舶停泊期间污染物排放。

  如今,满城尽是宝安蓝。持续改善的生态环境质量令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正在宝安徐徐展开。

  根据宝安区的规划,到2025年,宝安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基本完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基本形成,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成为珠三角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典范;到2035年,宝安天蓝水清土净景美的优美生态环境成为常态,三生融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城市生态全面形成,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文明建设样本。

  声音

  宝安区人民政府科技顾问魏达志:

  宝安要用好产业基础优势

  支持深圳进行产业重构

  当前宝安区经济科技发展势头良好,新兴的经济科技概念层出不穷,比如大前海概念、大空港概念、大会展概念、大铲湾概念等,特别是近年来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连续居全广东第一,为未来在粤港澳大湾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背景下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改变中国在全球的分工状态,重组产业链,改变全球产业链合作中“发达国家在上游,我们在中下游,发达国家在核心,我们在边缘,发达国家在高端,我们在中低端”的现状。

  “十一五”“十二五”期间,深圳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有了很大发展。但到“十三五”“十四五”,深圳如果不能崛起一批新的产业,深圳的发展就不可持续。所以,宝安需要利用自己强大的产业基础,支持深圳甚至整个湾区进行产业重构,为深圳市作为先行示范区提供有效的支撑。

  若要实现支持深圳乃至湾区进行产业重构的目的,宝安首先需通过改革创新形成一种有利于配置全球性优质资源,特别是吸引不同类型科学家的政策优势,从而在更加开放的格局、更加广泛的范畴实现对世界科技资源及其他优质资源配置的竞争优势。

  第二,宝安需要在拥有技术创新集群的基础上,实现其与知识创新一体化。深圳有一个著名的“六个90%”:90%的创新型企业为本土企业、90%的研发人员在企业、90%的研发投入源自企业、90%的专利产生于企业、90%的研发机构建在企业、90%的重大科技项目由龙头企业承担。宝安应继续保持深圳“六个90%”的创新方式与创新源头,一方面通过激励制度加强企业对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投入,创造企业既从事技术开发又从事科技发现、技术发明的全新创新模式;另一方面,要加速形成高规格的知识创新支撑体系,加快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业发展一体化的关联效应,实现未来持续长远的战略性发展。

  第三,宝安应持续不断地培育创新新动能,促进5G、新一代人工智能、网络空间科技、生命信息与生物医药、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推动人工智能的规模化应用,推动大科学装置的尽快落地,规划建设石墨烯产业基地,培育最新一代半导体、新材料、新能源、生命科学、生物制药等创新型产业,发展海洋产业及其他跨域型新兴产业并占领世界制高点,为深圳创建先行示范区,为中国重新改变现有的世界产业分工格局,提升中国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应有地位,作出有效支撑和贡献。

  第四,我们耳熟能详的城市群经济、都市圈经济、总部经济、湾区经济、智能经济、自贸区经济和开放型经济等,这些前沿性的经济形态,每种经济形态都具有自身独特的时代理念、主导产业、科学内涵、发展模式、内部结构和运行制度等,这些恰恰是宝安未来能够实现经济高端引领与结构转型的重要内涵,也是为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发展不断注入的源源动力。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