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下一个十年看宝安。
40年来,深圳城市中心“一路向西”,加上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宝安成为深圳人眼中的下一个机遇之地。
宝安,向海而生,向湾而兴。肩负“西协”桥头堡、珠江口东西岸联动、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核心引擎这三项重大使命的宝安,有无数个理由被看好。但奥一君认为,宝安未来发展的最大底气,还在于人口的集聚能力,特别是对于人才的吸引力。
城市因人而兴,人口因城而聚。短短40年,深圳从一个30多万人口的边陲农业县,发展成为实际管理人口超过2200万的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超大型城市,而宝安的实际管理人口达到560余万,是深圳当之无愧的人口大区。
人才为何选择宝安?
首先是因为工作。深圳是一座移民城市,一代又一代外来建设者为什么要离开父母来到深圳,无非就是因为深圳的机会多,能挣钱。
而据2019年数据,宝安拥有商事主体79.5万家,占全市近四分之一;产值1亿元以上企业131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272家,居深圳市第一;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超过4800家,位列全省各县(区)第一。
全球每100台无人机里就有21台来自宝安,全国智能穿戴产品每10个就有3个是宝安造。
全球经济低迷和制造业衰退,带来的失业问题,困扰着许多发达国家。而宝安制造业逆势增长,为吸纳就业人口作出了巨大贡献。
年轻有活力、高素质人口的不断聚集,也推动宝安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宝安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互联网+未来科技城、空港新城、海洋新城、全球最大会展中心、宝安综合港区,一个个“高大上”的概念,吸引着人才到此逐梦、掘金。
宝安对人才积聚能力的增强,离不开交通的大发展。
2010年,宝安、龙岗被纳入特区,实现关内外一体化。至此,“关外是农村”的观念才开始真正逐步转变。
同样,正是因为特区一体化,带来了深圳交通建设的迅猛发展,而宝安获益最大。
十年前,我们从外地来宝安,很可能是坐火车到深圳站,再转地铁、公交到宝安。那时候,从罗湖到宝安的许多工厂十分不便,需要兜兜转转花上两三个小时。
而现在,宝安坐拥空港优势,还拥有地铁1号线、5号线、6号线、11号线等多条地铁线。人才到宝安工作、生活已十分方便。
2024年,深中通道建成,住在中山,在宝安上班成为可能。
今年6月,穗莞深城际开工,在西乡、宝安设地下车站,计划于2025年开通。
这些重大项目建成后,广州、东莞、珠海、中山和宝安将进入“一小时生活圈”乃至“半小时生活圈”。
到2030年宝安将有14条地铁,里程约为218公里。届时,宝安的空港交通枢纽优势将进一步体现,地铁、高铁等轨道交通四通八达,人流、物流、资金、技术集聚于此。这一切,都是我们看好宝安的理由。
其实不必等到十年之后,就在这两年,我们已经看到年轻的80后、90后向宝安集聚的趋势。
深圳“80后前浪”热衷到宝安买房,宝安中心、西乡、新安片区的新房一房难求,即使稍远的福永、沙井、松岗等街道的楼盘,也是供不应求。
而那些仍在租房的“后浪”,最爱的租房区域也在宝安。据深圳贝壳研究院统计,90后已成为深圳租房的主力,今年1-7月48.9%的租客为90后,其中选择在宝安租房的高达49.5%。
宝安对人才的吸引力,还体现在人才引进上的努力和公共配套服务的极大改善。
近年来,宝安为了引进人才大派红包。
符合条件的新引进人才不但能领市里的补贴,还能领宝安区的补贴,本科生共计补贴3万/人,硕士5万元/人,博士6万元/人。
去年宝安还推出1147套人才房,租金最低20.79元/月/平方米,补贴幅度全市最大。
此外,宝安花了大力气建设公园,治理排污。全区180个公园鳞次栉比,66条河流全部消除黑臭,实现全域完整意义雨污分流,让来宝安生活的人才能享受好的生态环境。
40年,是一个辉煌的节点,也是一个坚实的起点。宝安站在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核心轴心带上,承载着一个全新的“深圳梦”。在发展过程中,留住人才,就是留住人气和机遇。无数事实说明用人是艺术、留人是本事。总的来说,核心是必须给人才以希望,实质是留住人才的“心”。给人才以希望,让其“心有所愿”,不论是政策、规划还是产业、配套,这一场持久战最终都需落子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