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深圳库 > 宝安区库 > 新闻报道

大铲湾集装箱港区年内动工

深圳市第四大集装箱港区将崛起西部

2003-03-18 00:00:00 来源:深圳晚报

继盐田、蛇口、赤湾之后,深圳市第四大主要集装箱港区将出现在深圳西部的大铲湾,工程预计于年内开始。这是记者3月17日从市计划局组织召开的《深圳港大铲湾港区集装箱码头一期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预审会上获悉的。
2002年,深圳港一跃成为世界集装箱港口第六大港,集装箱年吞吐量达到761万标箱。然而业内人士知道,这个数字大大超过了深圳港目前已形成的东部盐田、西部蛇口和赤湾这三个主要集装箱港区的设计吞吐能力。专家估算,由于综合通过能力不足、集疏运通道不畅、土地岸线资源有限等“先天不足”,这三个集装箱港区的10个集装箱泊位年吞吐能力仅为385万标准箱,也就是说,高速发展的深圳港正处于严重的超负荷状态。
据了解,2003年以来深圳港继续保持高速发展的势头,在刚刚过去的两个月中,深圳港的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36.7万标准箱,比集装箱吞吐量发展迅猛的2002年同比又增长了51.6%。
深圳港的超常规发展使得这一矛盾日益尖锐,提高港口吞吐能力已刻不容缓,建设大铲湾港区集装箱码头提上了市委市政府的议事日程。2001年底,市政府成立了深圳港大铲湾集装箱码头筹建办公室,2002年初与香港现代货箱码头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开发大铲湾集装箱码头的意向书,2002年4月就进入了紧锣密鼓的预可行性研究等前期工作阶段。
据介绍,位于深圳南头半岛北部的大铲湾是深圳西部目前惟一可以形成规模开发的深水港区,西部通道建设和即将实施建设的广深沿海高速公路、铜鼓航道工程也将为大铲湾港区集装箱码头的开发创造良好的条件。
按照规划,大铲湾港区集装箱码头建成后将形成约700万箱的集装箱通过能力,成为深圳港西部港区的后续发展港区。其中一期工程规模为5个泊位,其中有3个可停靠8000标准箱船的泊位,2个停靠6000标准箱船的泊位。一期工程建设期预计为7年,于2010年建成投产。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