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岸社区宣传栏让文明观念深入人心。
与一街之隔的海雅缤纷城相比,新安街道甲岸社区显得略为陈旧和安静。这样一个管理面积0.3平方公里,而常住人口达到1.8万人紧邻商业中心的老社区,也曾面临着社区里乱摆卖、垃圾多、乱停车等问题。而如今,社区处处干净整洁,街角不经意的小花展现出勃勃生机,居民们更是自觉遵守着文明的约定,不乱丢垃圾、不乱摆乱放,让甲岸社区华丽转身。
老社区变身靓花园
甲岸社区管理面积0.3平方公里,现有常住人口1.8万人,由于社区紧邻海雅缤纷城、甲岸商业街等商业中心,高峰期瞬时活动人数可达2万余人。而社区里个体商铺494家,出租房屋7000多间,是一个集商贸、居住为一体的老社区。
老社区一方面体现在社区里的347栋居民楼多是上世纪80、90年代建的自建楼,市政配套设施跟不上,地面坑洼、积水,墙体破旧,排水设施老化、漏水;居民楼空调水直接排到地面,造成巷子过道经常积水,长青苔,影响居民出行;社区内基本无绿化设施。另一方面,城中村出租屋和商铺多,超门店经营、乱摆卖现象非常严重;三轮车、共享单车随意停放,严重影响市容市貌;居民的环境卫生意识参差不齐,餐饮店时常有将垃圾直接扔到店外、占用公共过道洗菜等不文明现象。
而今,这样的情况可是改变了不少。昨日,记者走进甲岸社区,体味它的不同。从进入隔岸村牌坊开始,眼前的道路就让人眼前一亮:道路左侧的花坛摆上了10余米的绿植配以简单的小花,让绿化走进城中村;道路不是很宽,却干净整洁;右侧的商铺门前也是干干净净;道路一侧划定的停车位也让进入小区的车辆摆放有序。再走进社区,在距离商业街最近的社区道路两侧的商铺也不见占道经营,每家每户都严格按照划定的黄线摆放货物,一切井然有序。细看下,“握手楼”之间的缝隙也没有一点垃圾,而几米外的垃圾箱干干净净,还特地贴上了保洁人员的电话,方便居民们在垃圾箱满的时候就可以打电话让保洁人员及时清理。社区里几棵大树下,也被社区工作人员摆上了小花和白色的围挡,处处的细节体现出老社区的新模样。
在社区里经营店铺的李先生说,现在社区里处处都是干净整洁的,在居民楼的垃圾站都变得干净了。张先生说,在社区里,“爱护环境、创建文明城市”的宣传语也经常听到,“听得多了,社区环境好了,居民自然也更爱惜这样的环境了。”
“攻守”兼备倡文明
城中村的环境如何提升,让这样一个老社区华丽转身?在甲岸社区党委书记张燕涛那里,记者找到了答案。张燕涛说,环境整治是要靠坚持的,同时还得“攻守”兼备。“攻”是指社区要花大力气、下决心开展环境清理整治工作,加大整治频率,让环境时刻保持干净整洁;“守”则要在提升居民文明素质上下功夫,把文明精神真正讲到居民心里,让大家一起动起来,意识到“文明”,才能守得住干净的环境。
记者了解到,从2016年开始,社区就组建成立了甲岸社区综合整治中队,街道主要领导、执法队、城管办、安监办、查违办、镇南派出所、综管所、社区党委、居委会、工作站、股份公司等部门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同商讨社区环境卫生治理工作。针对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甲岸社区成立“社区基础设施小额修缮队”,修补坑洼地面、破损墙面等;统一安装空调排水管,防止空调水外漏;同时将所有居民楼的排水管道接好,连接到地下排水管,做到地面无积水;加大辖区绿化设施建设和美化工作,我们将开展环境美化提升工程,在道路两侧、居民楼墙面统一放置景观花圃,粉白墙面,加深标线辨识度,整体提升市容环境的美观程度。
针对超门店经营、乱摆卖突出问题,甲岸社区聘请特保队员每天分两个班次,从8:00-24:00,安排两组电瓶车巡查组:1组在村内巡逻,2组在村外四条主要干道巡逻,相互配合、信息互换。一旦在发现有超门店经营现象立即要求其摆进去,规范经营;针对超门店经营、乱摆卖“钉子户”,多部门则联合集中开展综合整治行动,没收超门店物品、乱摆卖三轮车,同时在甲岸村几个出入口的非机动车道设置阻车钉,杜绝三轮车进入,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同时,甲岸社区开展“三线”整治,捆扎电线;严厉整治乱挂晒问题,社区将计划统一安装便民晾衣架,集中晾衣。在辖区所有“三小场所”普及外挂式灭火器,保证随时能用,人人会用。
辖区的第三方清洁公司工作管理不到位,社区便成立了社区与清洁公司联动微信群,每天社区工作人员上下班时如发现清洁工作不到位,立即拍照告知清洁公司,立即清扫;同时督促保洁公司做好垃圾桶的管理工作,及时清运垃圾,在每个垃圾桶上设置温馨提示,附上片区环卫工的联系方式,垃圾桶满时,居民联系环卫工清运。同时,不断加强居民环境卫生意识的宣传教育,在辖区人流密集区域张贴文明海报,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同时加大巡查力度,劝导商家文明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