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挺,原名叶为询,字希夷,号西平,广东惠阳人,被中央军委确定为36位开国军事家之一。2009年9月,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叶挺被评为“新中国百位英雄模范人物”之一。他坚定的理想信念、卓越的军事才能以及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一直为后人所传颂。
叶挺,1896年9月10日出生于广东归善(今惠阳)一个农民家庭。如今,叶挺将军纪念园坐落在惠州惠阳区秋长街道周田村。
叶挺的求知欲很强,聪明伶俐,遇事好问为什么。小时候,叶挺放学回家后,经常干各种农活。他骑牛放牧,族中有些长辈看不惯,斥责他有失读书人的身份,但叶挺并不在乎。他说:“我今天骑牛,明天还要骑马,牛无鞍子都能坐稳,日后骑马就会坐得更稳,也就可以上阵冲锋陷阵了。”
作为一代名将,叶挺连战皆捷,屡建战功。在1926年北伐战争中,他荣膺“北伐名将”殊荣,他的独立团被称为“铁军”。1927年8月1日,他参与指挥南昌起义并出任前敌总指挥,成为人民军队的缔造者之一。同年12月11日,叶挺又与张太雷、叶剑英等一起领导了广州起义,并出任工农红军总司令。广州起义失败后,叶挺辗转抵达莫斯科,在海外流亡数年。在日寇入侵东三省、国家生死存亡之际,叶挺毅然归国。抗日战争中,他临危受命,出任新四军首任军长。
1941年皖南事变中被国民党扣押,叶挺自称“六面碰壁居士”,拒绝蒋介石的威逼利诱,写出了著名的《囚歌》以明志:“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一首气壮山河的《囚歌》,将他的雄心壮志和永不屈服的精神展示得淋漓尽致。
抗战胜利后,叶挺获救出狱。他出狱的第一件事,就是请求加入中国共产党。毛泽东亲笔修改了中共中央给叶挺关于接受他加入共产党的复电。
1946年4月8日,叶挺与夫人李秀文以及秦邦宪、邓发、王若飞等同志在返回延安途中,不幸发生空难,时年50岁。毛主席为其题词:“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
叶挺与深圳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1938年底,东江地区日寇肆虐,抗战烽火正起。在中共广东省委指示下,叶挺曾于1938年11月底接受委任,在深圳镇南庆街鸿安酒店建立了东路守备区总指挥部,又称东江抗日游击指挥部。叶挺在深圳的一个多月,负责开展深圳及东江地区的抗日斗争,为深圳乃至华南地区抗日武装力量的整合与建立产生深远影响。
如今,位于东门繁华之地的指挥部旧址外,高楼林立,万家灯火。作为中国改革开放试验田和窗口的深圳,已发展成为国际化大都市。叶挺将军坚定的理想信念,保家卫国、鞠躬尽瘁的革命精神,将永远激励当代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