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坪山区2019年“最美家庭”揭晓,其中马峦街道杨淑球家庭获评“文明家庭”之孝老爱亲代表。读特记者带大家了解这个家庭的和睦之道。
杨淑球家住马峦街道江岭社区长守居民小组,自1992年嫁到江家后就一直与公婆生活在一起。她常怀一颗感恩之心,尊重孝顺公婆,从未与公婆发生正面冲突,全家相敬相爱。在家公生活不能自理时,杨淑球一边工作,一边肩负起照顾家公的重担,数年如一日。
30年从未与公婆吵过架
杨淑球公婆以种植蔬菜和水果为生,他们勤劳、朴实、善良。跟公婆住在一起近30年,杨淑球从来没有和他们吵过架,偶尔有不同看法,大家会坐到一起开诚布公地聊开。
“长辈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我们很难改变他们,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遇到跟公婆想法不一样的事情时,杨淑球懂得换位思考,她觉得孝顺的前提是尊重。
杨淑球家婆经常打理菜园很晚回家,任凭家里其他人如何劝说,她还是一早出门、忙到天黑才回家。杨淑球清楚家婆这么多年的生活习惯很难改变,应该尊重老人,她没有一味制止或斥责,而是给家婆买手电筒,让家婆注意身体,去菜园接家婆回家。
2000年,杨淑球到外地开店,公婆主动提出帮忙照顾孙子孙女,一向节俭的公婆对孙子孙女却很大方,且在各方面都尽心尽责。公婆的付出,杨淑球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她时常给为公婆添置生活用品,教育子女要孝顺爷爷奶奶。
久病床前有儿媳
2016年,家公因中风卧病在床,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杨淑球一边工作,一边肩负起照顾家公的重担,洗漱、喂饭、穿衣……不管工作多忙多累,杨淑球坚持不请护工,和家婆一起照顾家公。
“护工再贴心也不能跟家人相比,这个时候家公最需要的是家人的陪伴”。回忆起照顾家公的那段时光,杨淑球眼里泛着泪光,因为工作的地方离家近,她时常在家和办公室之间来回跑,杨淑球说虽然辛苦但每天能跟公婆一起唠嗑很开心,也让他们的心更近了。
2019年底,在家公弥留之际,杨淑球发动一家人轮流值夜守在医院。她白天煮好饭菜送去医院细心喂给家公吃,下班后第一时间去医院看望家公。在杨淑球看来,人与人之间的爱是相互的,公婆把她当亲生女儿一样对待,她也把他们当自己的亲父母。
让杨淑球欣慰的是,在家公卧床和重病期间,自己的儿女也会时常回来看望爷爷,他们对老人非常孝顺、懂得报恩。“做人要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孝敬老人是做儿女的本分,照顾家人更是我的责任。我也希望我的儿女们学会感恩和孝顺,把这种孝老爱亲的优良传统一代一代传下去。”杨淑球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