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差点被疫情延误的西兰花开始种植了;3月20日,年前确定的大棚蔬菜基地开始土地测量了——这些,都是河源市和平县青州镇星联村第一书记许燕华计划中的事情;她没有预料到的是,自己这个曾经连高速都不敢上的菜鸟司机,在弯弯绕绕的山路上奔波了大半年之后,成了开车高手。
青州镇星联村这个位于九连山腹地的小村,就像它的名字一样美:气候湿润,山高林密,空气清新,水质优良,生态环境百里挑一,种出的水稻、百香果、花生和番薯都特别好吃。可独特的地理条件也带来了交通不便,从大湖高速路口出来,经过20多公里的盘山路,据说要绕过386个弯才能到达,因此经济发展一直也不太理想。
从2019年5月开始,深圳市福田区住房和建设局的许燕华来到星联村任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队长,不过大半年的时间, 就已多渠道对接了6个扶贫产业项目,还发挥技术专长规避了村大坝段水渠的建设风险,并积极对接慈善项目,为残病村民争取辅具……“每个人都多少有些情怀,来扶贫就是我的情怀,我想跳出常年工作的岗位,做些不一样的事。”许燕华说。
上山下山 菜鸟女司机练成了高手
许燕华刚到星联村时,摆在她面前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出行难。青州镇每天只有两班车到和平县城,作为驻村第一书记,经常要到镇里、县里开会,办理资金申请等各种手续,没有车非常不方便,也耽误事。许燕华自己虽然有驾照,但已经好几年没摸过车,更别说要面对这七拐八绕的山路,但是,“这批到星联村扶贫的,就我一个人,我必须自己开车”。
“2019年6月初,老公开车送我到星联村,住了一周,专门陪我在工作空闲的时候练车。”许燕华胆大心细,一趟趟上山、下山,一周后,她终于可以自己开车上下山不犯怵了;如今,她干脆已经是开车走山路的好手了。
星联村还有个特点:常年大风,“我们买国旗党旗,都是一箱箱买,因为风太大,经常被吹坏了。”许燕华有头痛症,这大风经常吹得她头痛不已,“所以我经常戴着帽子保暖,有时开会在室内我也戴着,刚开始还被人误会赶时髦呢。”许燕华拿自己开起了玩笑。
产业稳收 大半年对接了6个项目
经过上一轮扶贫,星联村的情况已经大为改善。2019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029元,村集体收入18.8万元。为了确保脱贫不返贫,许燕华大力发展扶贫产业,“产业兴,百姓富,集体强,必须实施产业兴村帮扶”。
依托星联村优越的生态环境,许燕华广开思路,多渠道对接了揭西一道药业(种植金线莲)、江西南茶园(种植玫瑰花)、马地窝合作社(鹌鹑养殖)、河源天目农业有限公司(大棚种植基地)四个农业养殖项目,还结合村里实际,对接了景丰手袋厂和青州镇加油站项目。
3月20日,近40亩的大棚蔬菜基地开始测量土地。这项产业总投资60万元,其中企业投入18万元,扶贫资金投入42万元。项目在保证本金逐步返还村集体的基础上,按当年本金8%返还村集体,用于村民生项目。
至于鹌鹑养殖基地,则来源于一个“未遂”的养猪场——青州镇飘香旺饭店的老板赖文珍想开个养猪场,场子建起来之后却养猪不成,许燕华和村委干部于是和他商量将场子改成鹌鹑养殖基地。“这个场地估计可以养殖10万只鹌鹑,一年可以产蛋10到11个月,我们入股30万元,负责设备和饲料。”许燕华说,“项目谈得差不多,就等签合同,到时收益一部分给贫困户分红,一部分归村集体。”
青州加油站项目是2020年星联村的“重头戏”。许燕华介绍说:“青州加油站的建设,既可以方便辖内村民和过往车辆加油,又能为贫困户带来持续的经济收益和就业岗位。”目前,该项目已经进入第三方机构评估阶段。
2020年的春天,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让春耕的脚步来得有些缓,年前与合作企业定好在2月份开始种植的80苗西兰花苗,因为在异地育苗后无法进村,部分只能在育苗地种植。但3月份的春光是赶得上的,3月3日到4日,村里首批20多亩西兰花开始种植,三十多位村民全力开动。这个项目不需要投入扶贫资金,却可以给贫困户和村民带来务工收入,一个女工一天可以挣到240元左右;部分村民也可以通过土地出租增收。
“而且,种过蔬菜的土地,土壤质量会改良,种植水稻会更好。”许燕华笑着说,让记者也长了知识。
争取福利 从不放弃一个帮扶机会
虽然来星联村的时间还不长,但质朴善良的村民让许燕华已经很有感情了,所以一有机会,她总会想办法为他们谋取福利。
2019年9月,广东慈善总会的2019年大爱助康活动联系到了许燕华,称可以为有需要的村民免费提供辅具,包括轮椅、助听器等。一听有这种好事,许燕华马上重视起来,通知相关干部逐户做好需求统计。
赖芳水当时正因为股骨骨折在东莞住院,她和家人都很希望能申请到轮椅。但按要求,申请者必须到场接受义诊核查。许燕华于是主动找到活动方负责人说明情况,并请赖芳水的亲戚在医院拍了她的身份证和病历照片发来,最终帮赖芳水成功申请到了轮椅。在这次大爱助康活动中,星联村共有33名村民收到了辅具,是青州镇收到辅具最多的一个村。
贫困户邱菊英有些智力障碍,因没做过评估,拿不到残疾人相关补助。许燕华思来想去,决定到青州镇人社部门给邱菊英申请一个公益岗位。第一次,镇人社给了个300元每月的公益岗位,许燕华“嫌少”,她找到和平县人社局的相关负责人,递交申请书,诉说特殊情况;第二次,第三次,负责人被她的韧劲感动了,给邱菊英开出了一个月薪800元的公益岗位——维持星联村的村道卫生。
在许燕华的字典里,好像没有“放弃”这两个字,她总是能想方设法,整合到合适的资源,解决好贫困户的难题。对许燕华来说,这是挑战,也是乐趣,“我希望自己的人生有些不一样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