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观玉,苦难者的守护天使。翻看20年来深圳晚报关于爱心老人陈观玉的大大小小的报道,记者心头自然浮起这句话。如果要问深圳晚报20年来哪位普通市民的名字最多次数出现在版面上,那无疑就是这位年届75岁的老人了。回头看看这些报道,每一篇都是帮穷扶困的故事。每一个故事如同岁月之河中掀起的点点涟漪,所有的故事与人物,都与爱有关。这是深圳的记忆,也是深圳晚报的记忆。不凡的是,这点点涟漪串成了一股暖流,流动在陈观玉、深圳晚报和广大的读者之间,并扩散开来。
第一个赶到早产双胞胎母亲身边
陈观玉与深圳晚报最近的两次互动就发生在两个月前。2013年10月11日晚,75岁的陈观玉老人在她沙头角的家中,照例拿起当天的深圳晚报仔细地看起来。当她看到《早产龙凤胎想回到妈妈怀里》这篇报道后,当即下了一个决定,要帮助这个处于困境中的外来劳务工妈妈陈晓珊和她的双胞胎。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她简单地吃了点早餐,就拄着拐杖出门了,转乘几趟公交车,花了一上午的时间,终于来到离家几十公里之外的观澜镇。陈观玉陪伴着陈晓珊,鼓励她振作起来,并送上1000元爱心款。陈观玉是第一个赶到陈小珊身边的读者,事后她告诉记者:“看了深圳晚报的报道后我很难过,就想马上赶到宝宝身边,尽己之力帮他们一把,鼓励小珊振作起来。”
2013年10月17日,深圳晚报关于《孩子千万挺住,爸爸割肝来救你》的系列报道引发强烈反响,社会各界伸出援手,共捐出近130万元善款。可惜的是,小凯文在16天后不幸离世。11月11日,小凯文的父亲姚登科分别来到壹基金、深圳市关爱办、深圳晚报社,将孩子治疗后剩下的60多万元善款全部捐出。这一天,陈观玉专程赶到姚登科身边,见证并陪伴着处于丧子悲痛中的他,逐一完成了捐赠过程。陈观玉花了两天时间,为姚登科夫妇缝制了两件睡衣,并绣上“战胜”、“坚强”几个字。她含着泪说:“孩子生病的时候,大家伸出援手;现在孩子不幸去世了,他的家人又把善款捐出来,我很感动。”这只是陈观玉为他人疾苦真诚奉上爱心的几个事例。
捐助困难群众
自己却过着清贫生活
陈观玉1939年11月25日出生于马来西亚,1949年中秋节回国,定居于深圳沙头角。几十年来,她先后拿出50多万元捐助困难群众,自己却过着清贫的生活。她背着自备的理发箱走遍沙头角的大街小巷,不但为街坊邻居们义务理发,还揽起了别人避之唯恐不及的给死者剪发装殓的活儿。她一人照顾沙头角13位孤寡老人,连续20多个春节在老人们家里度过;她为内地许多贫困家庭的孩子资助学杂费……她被沙头角的居民们亲切地称为“活雷锋”,渐渐的她的善行让全深圳人熟悉和传诵。
从1983年开始,陈观玉先后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省基层拥军优属先进个人、省优秀共产党员、广东省学雷锋标兵、全国老有所为奉献奖、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1995年3月5日,适逢毛泽东同志“向雷锋同志学习”号召发表32周年纪念日,全市各界1200余人在深圳会堂参加“陈观玉同志事迹报告会”。她获得的全国、省、市级荣誉超过了百种。
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数十年如一日坚持做好事;更难的是获得无数荣誉后依然不骄不躁,尽心尽力做好自己想做的事情。对于一般人来说,后两样都做不到,但陈观玉做到了。她对记者说:“我要做雷锋的好妹妹”。当她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没有任何的扭捏或造作痕迹,天然质朴,因为她的心地就是这样的纯真。
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数十年如一日坚持做好事;更难的是获得无数荣誉后依然不骄不躁,尽心尽力做好自己想做的事情。对于一般人来说,后两样都做不到,但陈观玉做到了。她对记者说:“我要做雷锋的好妹妹”。当她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没有任何的扭捏或造作痕迹,天然质朴,因为她的心地就是这样的纯真。
记者眼中的陈观玉
她不傻她很纯粹
“有人说她傻,我看她不是傻,而是有一颗感恩的心,很朴实,很难找到像她这样的好人。”本报摄影记者赵青这样描述他心目中的陈观玉。
赵青是深圳晚报最早报道陈观玉的摄影记者,也是深圳媒体中最早报道陈观玉的记者之一。1997年陈观玉当选为党的十五大代表时,赵青曾跟随前往北京采访。“在几天的采访中,我感受到了陈观玉的真诚。在任何时候,只要别人有需要,她想都不想就会出手相助。1987年深圳发行首批股票,陈观玉为支援国家建设,将香港亲戚给她治病的钱全部买了股票,没想到几年后这些股票让陈观玉意外地获得了几十万的巨额回报,可是后来她把这些钱陆续都捐给了希望工程、敬老院、福利院、贫困山区、灾区,而且多数都不留名。”
深圳晚报另一位摄影记者温庆强,则于去年4月8日发表了一组主题为《把老伴照顾好 把好事做到底》的照片,为读者呈现出一位热爱丈夫、同时心系众生的陈观玉。“我跟拍陈阿姨一天,深深地被她感动:她很纯粹,没有什么杂念,很有时间观念,事情安排得紧凑。家中老伴照顾好了,外面的好事也做到了,似乎有用不完的精力。”温庆强说,陈观玉每天都会抽时间看深圳晚报,尤其像“小心愿 微慈善”这样的版面她会特别留意,因为从这个版面上,她会找到需要帮助的人。
个人简介
陈观玉,1939年11月25日出生于马来西亚,1949年中秋节回国,定居于深圳沙头角。几十年来,先后拿出50多万元捐助困难群众,自己却过着清贫的生活。她背着自备的理发箱为街坊邻居们义务理发;一人照顾沙头角13位孤寡老人,连续20多个春节在老人们家里度过;她为内地许多贫困家庭的孩子资助学杂费……她被沙头角的居民们亲切地称为“活雷锋”。从1983年开始,陈观玉先后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省基层拥军优属先进个人、省优秀共产党员、广东省学雷锋标兵、全国老有所为奉献奖、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