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请问,如何才能很好地理解和把握这个“奋斗目标”。
答:卫兴华(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邓小平同志在1979年12月6日同日本客人谈话时,提出了我国到20世纪末达到“小康之家”的概念。实际上是对以往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即20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思路进行了调整。他指出:到20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也是很低的,只能是达到“小康之家”的水平,是“小康状态”。当时讲的“小康”,是以“比如”的口气提出人均1000美元,而且指出达到这个“比如”的数字,“也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后来党中央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提出我国现代化建设大体分三步走的战略。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即人均达到400美元,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均达到800美元,使人民生活进入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人民生活达到比较富裕的水平。当时预计,人均达到4000美元,就算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事后看来,人均4000美元,只是上世纪90年代初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到21世纪中叶,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实际上应当和将会达到这个预计数字的3倍或更多。
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中的前两步,我们已经顺利走过,达到了预期目标,上世纪末,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达到800美元。2001年,增至900美元,比1990年增长一倍多,即10年翻了一番。实现了由温饱型到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历史性跨越。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进入21世纪,我国开始了向“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迈进。
但是,应该看到,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状况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和不平衡的小康。所谓低水平,是指由于我国的社会生产还比较落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还处在逐步缓解过程之中,人均800—900美元,从世界范围来看,还是很低的。
说我国已达到的小康水平还是不全面的,首先我国还有3000万的农村人口连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城镇还有2000万人生活困难。还有几千万人处在低水平和不巩固的温饱状况。其次,所谓不全面,还指全面小康水平所要求的精神生活、文化生活、政治生活及生态环境等方面还存在差距,有待提高和改善。所谓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是指大部分居民即约占75%的人口在物质生活方面初步达到小康水平。
说我国现在的小康水平是不平衡的,是因为不同地区、不同城镇,人们的收入和生活状况差别很大。例如,2001年,我国东部11省市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600美元,而西部12省市区人均只有610美元。另外,城乡差别也大,城乡居民收入比为3:1。
从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的小康,要发展为高水平的、全面的、较为平衡的小康,这需要进行长期的艰苦的奋斗。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所谓“全面建设”,既包括要改变现有小康状况的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局面,还包括小康内容的拓宽。过去讲小康,只从或主要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多少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状况来衡量。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已经丰富了“小康生活”的内容:“在改善物质生活的同时,充实精神生活,美化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包括改善居住、卫生、交通和通信条件,增加公共设施和社会福利设施,提高教育水平和医疗保健水平等。2000年中共中央关于十五计划的建议中,提出“向更加宽裕的小康生活迈进”,进一步将“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等加入小康概念中。十六大报告提出“小康社会”概念,比过去提的“小康生活”其内涵和外延都扩大了。报告提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什么是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报告中用六个“更加”作了回答。那就是: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可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同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目标是相一致的。
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需20年。为什么说是承上启下的阶段?原来提出的“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是分别实现温饱、小康、中等富裕的阶段。前两步只相隔各10年,第三步要走50年。也就是2000年到2050年都属于小康阶段。显然,小康的涵盖时间很长,涵盖面很广。50年的小康阶段,是小康水平的不断提高与发展的过程。上世纪末,只是初步踏进小康的门槛。从初步进入小康到新世纪中叶,加了一个走向小康更高水平和全面发展的阶段。那就是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这个全面小康社会再发展30年,到世纪中叶,赶上中等发达国家,实现中等富裕。可见,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是承上即承20世纪末初步进入小康之上;又是启下即启本世纪20—50年期间迈向中等发达国家、进入中等富裕之下。把第三步走的发展战略部署,具体化为两个阶段了。一个是前20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也可以说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阶段。这是我国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到2020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要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也就是达到35万亿人民币以上,约4万亿美元。可跃居世界第3位,仅次于美国、日本。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将由800美元增加到3000美元。这就要求今后20年,经济增长年均达到7.3%左右。要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逐步扭转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实现均衡发展。
实现第三步战略的后30年,是由全面小康社会转向实现现代化阶段。到本世纪中叶,将基本实现现代化,将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到那时,我国的经济总量将达到世界第一、二位。但由于我国人口多,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还低于发达国家,可达到比如15000美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