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深圳库 > 南山区库 > 新闻报道

深圳首批13个国际人才街区创建点授牌,蛇口、招商两街道上榜

2020-11-04 18:00:00 来源: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

  11月1日,在第四个“深圳人才日”,深圳市首批“国际人才街区创建点”评选揭晓,南山区蛇口街道、招商街道两家单位获此殊荣。当日下午,在深圳市人才研修院举行授牌仪式,现场为全市评选出的13个街道(单位)授牌。

深圳市委副书记郑轲为招商街道授牌

深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程步一为蛇口街道授牌

外籍人员覆盖160多个国家  4街道试点国际人才街区建设

  南山外籍人员集聚程度高。数据显示南山常住外籍居民约2.3万人,占全市40%,覆盖160多个国家。

  如何更好的服务外籍人员,营造国际街区氛围?南山区委高度重视,将国际人才街区建设列入区人才工作重点改革项目,按照政治引领、服务贴心、社群融合、事业成就、国际代言“五维一体”要求,突出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提升南山国际人才吸引集聚能力的核心要求和示范意义,在全区范围内有批次地选择了蛇口、招商、粤海和桃源4个试点街道,以服务国际人才需求为导向,建设一批有海外氛围、有多元文化、有创新事业、有宜居生活、有服务保障的特色街区,为国际人才营造开放共享的创新创业环境、多元包容的文化环境以及优良便利的生活环境。

突出服务贴心  抓好党旗下的思想认同

  国际人才街区建设如何抓出实效?蛇口街道突出做优做细做实外籍人才服务,围绕蛇口党群服务中心,街道一体建设了蛇口境外人员管理服务中心、涉外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和行政服务大厅,将政治引领与暖心关怀紧密结合,实现党建引领下的街区共建共治共享。

外籍人才参与学习讨论。

  蛇口组建蛇口境外人员管理服务中心团队,构建“一中心三站点”管理服务体系,不断深化探索“1+N”管理服务模式。借助专业化的社会组织,联动外事专干、涉外社工和国际志愿者等各支人才队伍,服务辖区95%以上境外人员。

  疫情期间,10名外事专干靠前作战、21名涉外社工上户服务、79名国际志愿者一线支援,每月服务外籍人员上千人次,成为社区和外籍居民的“连心桥”和不可或缺的抗疫“外援”力量。

疫情期间在蛇口境外人员管理服务中心举办出入境政策问答会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原点,蛇口未来将进一步依托改革开放、渔港码头和特色老街等历史文化基础优势,加强境外人才宜居环境建设,打造国际人才文化宜居街区。

强化文化融合  本土的就是国际的

  招商街道,作为深圳改革开放以来最早的外国人集聚区,立足海上世界、太子湾邮轮母港及国际学校聚集等综合基础优势,发挥南山国际化交流中心、蛇口网谷境外人员管理服务中心、沿山社区外国人服务站等涉外管理服务平台作用,提出探索TOPIC五位一体国际人才街区建设新思路,从人才服务、组织架构、平台建设、工作机制、社区融合全方位营造宜居宜业的国际化街区氛围。

  街道突出文化自信和交流融合,做好中国风情展览展播、传统节日嘉年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办好“招商故事”、“一带一路”嘉年华、国际人才追梦跑等活动,打造国际人才交往典范街区。

招商街道蛇口网谷境外人员管理服务中心举办系列“招商故事”活动

  位于招商街道的南山国际化交流中心运营以来,接待中外居民超6000人次,推出双语办事指引、开展异国文化展演、多元文化交流、社团融合文化等活动180余场,成为南山国际化建设的“网红打卡点”。

“红色跑”活动

  据悉,按照特色鲜明、差异发展的街区建设思路,粤海街道,将用好创新创意产业、总部经济、高校院所“三种资源”,强化科技创新创业服务支撑,打造国际人才科创产业街区。桃源街道,结合西丽湖科教城重大战略工程,突出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创新服务,建设西丽湖国际创新人才服务中心,打造国际人才生态科教街区。

融合创新创业、交流展示和人才服务的西丽湖国际创新人才服务中心

实施“三步走”线路图  为国际人才街区建设贡献南山经验

  目前,南山围绕着国际人才街区的建设,区人才工作局牵头制定了三年行动方案,拟定了“三步走”线路图。通过三年左右的时间,在进一步夯实试点国际人才街区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和改造升级的基础上,推动西丽湖国际人才服务中心、粤海国际青年交流中心和招商外文书吧等重点项目工程建设,辐射带动周边街区国际化相关软硬件水平提升,逐步构建世界品质、人才融合、便利宜居、配套完备的国际人才街区网络。

西丽湖国际科教城

深圳湾文化广场

  智汇南山,领航未来。南山将把国际人才街区建设深度融入全区“3+3”战略示范工程,结合西丽湖国际科教城、西丽高铁新城、深圳湾滨海文化走廊、蛇口国际海洋城等国家、省市重点工程,以国际人才发展需求为导向,努力实现国际人才创新创业与宜居宜业协调发展。

作者:丁侃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