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司司长聂春雷率队调研南山区医疗集团建设工作。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基层处处长吴景赠,深圳市卫生健康委主任罗乐宣、副主任常巨平、体制改革和基层处处长李创,南山区委常委黄雪平,南山区政府督查专员肖富强,南山区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局长乐丽华,南山区医疗集团总部兼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南山医院)党委书记陈渊青及相关负责人陪同调研。
聂春雷一行先后前往南山区医疗集团龙海家园社康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和医学信息中心。随后召开专题座谈会,分别听取李创、陈渊青关于深圳市基层医疗体制改革和南山区医疗集团基层医改具体执行实施情况汇报。
“每次来深圳都感觉学了不少东西,南山区医疗集团的改革经验非常值得借鉴”。聂春雷高度肯定了深圳医疗体制改革的做法的前瞻性,点赞南山区医疗集团强基层、促健康,打造现代化智能化高水平医疗集团的做法,鼓励深圳市、南山区把握好国家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优势,为国家医联体建设多做一些探索,并把良好改革经验广泛推广出去。
抓住改革瓶颈,创新体制机制
南山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现代化智能化高水平医疗集团的打造,高位推进,将医疗集团建设列为1号重大改革项目,抓住改革瓶颈,在体制机制上锐意创新。印发《南山区医疗集团实施方案》作为改革之蓝本。首创“1+C+N”医疗集团整合模式,“1”为南山区医疗集团总部,南山区委区政府将其设立为区级事业单位最高行政管理级别正处级单位;“C”为集团成员单位,区属各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包括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深圳市前海蛇口自贸区医院、南方科技大学医院、区妇幼保健院、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区慢性病防治院;“N”为辖区其它医疗卫生机构,包括: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深圳大学总医院等高水平医院及社会办医疗机构。
集团各社康中心定位于“基层”,医疗机构定位于“标杆”,区医疗集团作为连接“基层”与“标杆”之“彩虹”,科学规划和布局区域医疗资源配置,建立引导公立医院主动下沉资源与社康中心分工协作机制,构建国际一流的整合型优质医疗服务体系,努力实现员工满意、居民满意、政府满意。
六大举措推动医改实践
举措1:强基层,搭建独具特色的大院办院管模式
实现辖区社康中心集约化管理。基于医疗集团模式的大院办院管,区医疗集团总部对原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深圳市前海蛇口自贸区医院、南方科技大学医院、区慢性病防治院管理的社康中心实行人、财、物集约化统一管理。整合后集团社康中心平稳快速发展,服务人次、业务收入同比均明显增长。
联动多部门,多项关键性政策落地生根。区人力资源局对区医疗集团总部按三级综合医院标准进行顶格岗位设置;区住房和建设局提供人才房,解决了集团内,特别是全科医师团队一直悬而未决的住房问题。
加大财政保障力度,提升医疗集团内机构软硬件配置。区委区政府给予集团总部专项经费支持医改;连续三年提高社康诊疗补助经费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支持购买公共卫生(精卫)社工服务项目,引进专职社工,协助医师开展公共卫生工作;支持购买后勤社会化服务项目,推动集团总部物流共享中心建设;实现工资、绩效双提升,许多医院的医务人员选择到社康中心工作。
实施“三个一百工程”。在全市首创“三个一百”工程,拟用三年时间在全区建立100个社区首席专家工作室,培养100名首席全科医师和100名首席全科护士,系统提升社康中心的诊疗水平与服务能力。
推行“六个标准”建设。即建设标准化、标识标准化、装备标准化、服务标准化、管理标准化、薪酬标准化,提升社康中心-医院硬件水平和整体形象。
全力推行2000种南山区药品长处方。打破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瓶颈,收录集团所有成员单位药品目录,扩充各社康中心药品目录,将社康中心药品由原来的460种增至2000余种,运用区域学科联盟,社区居民在社康中心就能享受到与三级医院同质化的诊疗服务和更加优惠的药品供给服务。
举措2:树标杆,差异化发展打造高水平医院
明确集团成员单位定位。实行差异发展。将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建设成南山区域医学中心。深圳市前海蛇口自贸区医院建设成与国际接轨的自贸区医院。南方科技大学医院建设成具有鲜明专科特色的三级甲等医院。南山区妇幼保健院建设成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南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南山区慢性病防治院负责承担辖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具体指导、督导工作。
着力搭建“六个统一”区域学科联盟。按照差异性发展原则,根据辖区疾病谱,以社康中心为网底,将集团成员单位的国家、省、市、区重点学科打造成区域学科联盟,实现区域统一学科规划、统一资源调配、统一信息平台、统一技术支持、统一社区首诊、统一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实现医疗卫生机构与社康中心在分级诊疗水平、预防康复、服务能力、家庭病床、强基层与树标杆之间五个“无缝对接”。
搭建区域“六个共享中心”。全区建设信息数据共享中心、检查检验共享中心、影像共享传送中心、药品供应和消毒供应共享中心、技能培训共享中心、物流配送共享中心。
提档加速建设互联网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互联网医院正式挂牌,是广东省首批22家获得准入的互联网医院之一,已实现人脸实名建卡和就医、预约挂号、导诊提醒、AI智能导诊、诊间缴费、报告领取、胃镜预约、健康咨询、就医评价等服务。微信公众号上服务功能更加完善。
持续深化集团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率先在广东省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落实现代医院管理试点工作;率先实施医保支付按DRGs付费,实现医保支付以DRGs结算为主、按床日支付、日间手术病种打包收费等为辅的多元支付方式的改革,C-DRG试点工作与医院精细化管理入围深圳市“医改十年,创新案例”;落实药品采购改革和试点工作,GPO平台、省平台和“4+7”国家药品集中采购齐步推进。
以规培基地为抓手进行全科医师“订单式”定向培养。以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规培基地为抓手建立全科医师“订单式”定向培养制度;建设2个市级重点实验室,1个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中心,获批深圳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全市首家全科医学科,开展病房、门诊、教研等工作。
举措3:整合型医疗集团在抗击疫情中表现卓越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南山区依托区医疗集团强基层、树标杆的举措,切实发挥基层医疗机构的关键作用。
统筹协调全区医疗救治工作。医疗集团成员单位形成合力,共同筑牢疫情防控防线。在全市率先建立发热门诊诊疗中心,建立南山区“小汤山”;在全市率先启动居家隔离人员100%核酸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完成“歌诗达•威尼斯号”邮轮6222名旅客处置与148名人员的酒店隔离医学观察;实施科技抗疫,人工智能“觅决系统”实时监控;建立从口岸、高速公路到家门口的“防疫线”;在全市率先开设了独立的“复工复产门诊”;承担境内外入深人员医学观察点酒店管理等一系列医疗救治任务,防控措施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及辖区群众的广泛赞誉。
全面实施联防联控机制。区医疗集团总部建立联防联控五查机制,调动81家社康中心的1300多名医护人员,积极承担了发热病人预检分诊、医学观察点酒店管理、密切接触者转运、社区三位一体防控排查、居家隔离追踪等工作,深入社区对健康管理对象进行全面排查,为疫情防控的“五早”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做好境外输入人员隔离管理工作,有效将疫情防控关口前移;分片区对接学校,指导校园疫情防控,为师生安全复学保驾护航。
举措4:集团实行大部制管理,提高集团运营管理水平
改革后在集团内部设立专门的分管部门,包括:综合发展部、社康管理中心、品质提升部、资产运营部、支持保障部、智慧健康部六大部门,从不同方面对集团成员单位实施管理。
举措5:设备耗材保障上下贯通
组织市区专家对集团成员单位设备购置进行论证,提高了设备采购的科学性合理性。在区卫健局统一部署下,对集团成员单位2016至2018年采购的医疗设备及耗材开展专项审计,为进一步改进设备、耗材招标工作提出整改方向。推进社康装备标准化,完善医疗设备、后勤设备的审批和维修流程,加快医疗设备及后勤设备的购置与维修。
举措6:成立南山区医学信息中心,共谋共建健康云服务
与区政务数据管理局深入合作,成立南山区医学信息中心。区医学信息中心成立后完成《南山区卫生信息中心方案》,承接区域信息化项目;逐步实现医院-社康中心-公卫机构之间数据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打造智慧医疗服务体系:打通双向转诊信息通道,医院-社康中心共享诊疗信息,患者享受转诊绿色通道服务;建立医院-社康中心远程会诊平台,实现多屏互动、病历共享。
南山区医疗集团实践广获赞誉,改革模式被国际顶尖医学杂志《柳叶刀》收录,受邀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基层卫生管理人员职业化培训班”、国际全科医学高端论坛、人大举办的“先行示范论坛”等平台上介绍经验,得到“学习强国”平台、深圳特区报、南方日报等20余家媒体广泛深度报道。获得国家卫生健康委赞誉、市委市政府领导认可,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批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