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未来,就要去热爱未来,我们必须亲近科技,拥抱人工智能。”11月13日,深圳市南山区教育局联合蒲公英教育智库于前海港湾学校召开以“教育创新南山科创生态”为主题的第七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南山分论坛。
现场,南山区政协副主席、区教育局局长刘根平,深中南山创新学校执行校长韩晓宏,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实验学校校长宋如郊以及南山实验集团前海港湾学校校长罗朝宣相继分享了南山在创新教育方面的做法与思考。
据介绍,南山区在创新教育方面,提出了南山科技创新教育“六个一百”目标,聚焦学生核心素养,树立南山引领辐射的创新教育标杆,打造深圳先行示范区的创新教育标准。
目前,南山少年创新院已挂牌49所分院学校,评选出61位少年创新院小院士,建成了90个创新实验室、100多个学生科技社团,开发实施了150多个创新教育项目,陆续产生了一批实质性项目成果。2016-2019年更是有172位学生获评中国少数科学院小院士,数量超过深圳市获奖人数的一半。
刘根平:谈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刘根平回顾了南山区域教育的发展进程,重点指出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的首要任务是用科技赋能教育。并指出,近年来,南山区抢占全国教育信息化改革的制高点,通过整合高新技术企业、科普基地资源,成立少年创新院,常态化开展各类创新活动,注重提升师生创新素养,完成了创新教育全覆盖,构建起南山科创教育生态。在刘根平看来,创造未来,就要去热爱未来,必须亲近科技,拥抱人工智能。
韩晓宏:保证“可创”,落实“课创”,走向“科创”
现场,韩晓宏分享了创新学校未来学习中心的开放性特征:开放课堂,开放器材,开放“机甲大战”赛场,开放图书馆,开放实验基地和体验中心等。并表示,在深中南山创新学校,学校创设浸润式科创情境,创新学习模式,整合国内外科技创新资源,为学生和教师搭建创新平台,保证“可创” 落实“课创” 走向“科创”,从形式的开放走向思想的开放。、
宋如郊:“科学+”理念下的教育创新实践
宋如郊则解读“科学+”理念内涵和办学定位,分享了“科学+”系列校本课程:博士课堂,中科论坛,中科研学,中科五分秀等。详细介绍了建设共促共荣的“科学+”教育联盟,打造一种新型的、科学的教育共同体模式。
宋如郊指出,科学+的“科学”科,指科学知识,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方法,以及科学作风等,而“+”是添加与指导,创新与融合。
罗朝宣:重构科技教育生态
罗朝宣围绕港湾学校科技教育生态重构的探索历程,指出学校正通过重构课程体系,变革学习方式、评价体系和学习空间,创新学习新社群,让一切成为学习资源。并提出,创客教育要嵌入学科,打造创新科技教育空间,面向未来AI时代,培养具有创新、合作、工匠态度、知行合一的未来人才。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吕建成表示,上述四位教育专家的报告深刻诠释了科技赋能教育,南山区抢占创新教育改革先机,用科技人工智能的手段,激发了孩子对科技的兴趣,培养孩子们的创造性,同时重视三观教育和逆商的培养,构建了能够培养创新人才的学校环境。深圳先进院也会努力把人力资源和科研的条件资源和基础教育结合,创造更好更健康的南山教育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