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3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了2019年度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成绩单。在这次“国考”中,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南山医院)再创佳绩,从首次排名的第118名上升至第110名,前进了8位,位居全国1183家三级综合公立医院的前10%,居全省第11名!国家监测指标等级也由上一年度的A上升至A+。这意味着协和深圳医院的综合实力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一半的考核指标获得满分
三级公立医院是我国现行医疗体系中的中流砥柱,是实现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也是人民群众眼中信赖的“大医院”“好医院”,其发展水平、发展层次关乎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障。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是国家对各三级公立医疗机构真正意义的 “大考”,是进一步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手段。2019年的考核从医疗质量、运营效率、持续发展、满意度评价四个维度,共26个国家监测指标,对三级公立医院开展了监测分析,考核体系科学、全面,大部分数据来源于各医院的病案首页、年度财务报表等9大平台,客观、真实、可信。
在此次“国考”中,协和深圳医院有13个监测指标获得满分,占监测指标的一半,较上一年的“满分项”增加了4个。此次获得满分的指标包括了“医疗服务收入占医疗收入比例”“人员支出占业务支出比重”“门诊次均费用、门诊次均药品费用增幅”“住院次均费用、住院次均药品费用增幅”“住院患者满意度”等13个。这些“满分项”反映了医院在运营效率、满意度评价两个方面持续提升,获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患者看病费用增幅降低,满意度上升
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近年来,协和深圳医院瞄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痛点,把规范诊疗行为、严控“两费”增长、优化医疗收入结构作为重点工作。作为深圳市首批DRG(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收付费改革试点医院之一,医院将C-DRG收付费改革纳入重点改革项目,建立基于患者价值的医疗质量精细化管理模式,构建精细化管理平台,提高医院整体竞争力,让医保、医院、医生和患者“四方”受益。
据统计,2019年,医院门诊次均费用增长放缓,住院次均费用更是首次出现负增长,同比降低0.92%,门诊药费同比降低0.36%,住院药费降低4.84%;药品占比同比下降4.32%,卫生材料占比同比下降19.31%;医疗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7.44%,医务人员支出占业务支出同比增长7.79%。这些数据表明,通过DRG收付费改革,控制了医药耗材费用不合理增长,真正降低了病人的医疗费用,医院收入结构优化,医务人员收入提高,员工满意度较高。
此外,协和深圳医院还以改扩建为契机,加速智慧医院的建设,推进医疗信息化的全面升级,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手段,医院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服务能力,为患者提供线上线下全流程、全周期的健康管理服务,全面提升群众看病就医的获得感、幸福感。在2020年深圳市医疗服务满意度调查中,医院排名次上升到全市67家公立医院中的第25名,实现了患者满意度的大跃升。
将提高外科手术能力和科研水平
“国考”是检验公立医院改革发展成效的一把重要标尺,既量出医院的优势,也测出了短板。作为区级医疗机构,由于收治的病种有限,加上高层次医学人才引进难等问题,协和深圳医院在学科建设、科研等方面还存在短板。因此,在“出院患者四级手术占比”“每百名卫生技术人员科研项目经费”等考核上,得分“拉了后腿”。这也说明医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临床业务能力、外科人才培养及科研软硬件设施等方面的建设和提升,不断提高外科手术能力和科研水平,推动医院可持续发展。
“国考”也是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风向标。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院长邓启文表示,在“十四五”规划中,协和深圳医院把“对标国内名院,建设广东省高水平医院和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化高水平区域医疗服务中心”作为战略发展目标,通过这次“国考”,医院找到了差距,也找准了发展方向。
南山区卫健局党组成员、区医疗集团总部党委书记兼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党委书记陈渊青也表示,今后医院将继续以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为“指挥棒”,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和“以员工为中心”,通过“重质量、强智慧、调结构、降成本、挖潜力”,狠抓内涵建设,并围绕问题强化薄弱环节, 把各项指标落实到各科室,实现运行效率与效益的“双提升。同时,医院也要把绩效考核工作与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结合起来,加快实现从粗放管理转向以信息化为主的精细管理,实现医疗质量和管理水平的“双提升”,以绩效手段促进医院战略发展目标的达成,实现医院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