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由深圳市人才工作局、共青团深圳市委员会指导,南山区委区政府与凤凰网主办,南山区人才工作局、共青团南山区委员会共同承办的“下一站·深圳(SHENZHEN NEXT)——2021湾区青年人才发展论坛”启动。
在“湾区青年力量发展”板块,深圳科创学院发起人,香港科技大学林高演讲席教授,Xbotpark机器人部落创始人李泽湘教授发表主题演讲,探讨了大湾区应如何培养适应智能创新时代的人才等问题。
李泽湘分享了包括大疆无人机在内的4个源于香港科技大学的创业故事。他认为,草根创业开创了中国创新的转型时代,而深圳为青年创业者提供了一个可以让科研结果与实际产出相结合的平台。知识经济时代已然落幕,所有的知识都在大家的口袋里,都在大家的手机上。因此,今天关键的问题是青年能不能找到一个让人兴奋的新问题,这个问题,能够让青年拒绝一切诱惑,奋不顾身的把它实现。
未来中国需要的是市场和科技紧密结合的产业与产品,这就需要新的教育范式——新工科教育。因为新工科的青年创业者,具备科学的基础和科学的方法来为他们的创业保驾护航。
李泽湘表示,展望未来,整个大湾区的科创转型才刚刚开始,这里有巨大的空间和机会。他说,在过去14年的发展中,我们不断学习,进入了一个新的平台,新的空间。一家英国的新兴企业给了大家很好的启发,在英国制造业不好的背景下,它是如何能被年轻人和消费者所喜欢,并且创造了很好的营收,最终成为了英国的领头企业?在与这个英国企业的管理者沟通交流后才知道,重点就是利用年轻人去定义产品。结合他们的想法和我们自己多年的探索经验,我们总结出,这就是年轻人的力量!只要这股力量被激发出来,他们可以创造任何的奇迹。
说到未来的中国制造业,李泽湘认为大湾区的制造业应该是这样的:首先,我们应该在C端打造一批国际的品牌,因为他们的规模和数量非常大,可以带动芯片、材料、核心部件,工厂,从而构成我们自己完整的体系,这个叫做“新制造”。年轻人在打造制造业的火车头方面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也具备了非常独特的优势。实现这样的目的和使命,需要大量的年轻人。年轻人从哪来?必须通过教育的改革和创新。虽然在过去,我们已经知道传统设计学院和传统理工科大学的使命和定位,但是在未来,我们需要把市场和科技结合起来的行业,而且这种人才必须通过一种新的教育范式来培养,我们把这叫做“新工科”。新工科的使命就是要培养产品经理和科技创始人。现在的公司要找一个产品经理很难,如果按照传统模式把大学生、研究生内部培训后,再分配到各个不同的部门轮换,等轮换完成后成为产品经理时可能已经快40岁了。然而,通过新科技的教育,我们能在他20岁左右时就把他培养成为合格的产品经理,这样他还有二十几年的时间去创造世界。
李泽湘说,经过近40年的投资,我们有数据去判断什么样的人能够成为优秀的创业者,第一是年轻,第二要有梦想。我们从教育的角度,经过进一步的梳理,可以说有4点是必须具备的创业者素质:好奇心、团队合作、跨界融合、以及快速的行动。我们得有一套新范式的教育系统去培养这样的年轻人,年轻人必须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关键在于怎么样发挥其内在的驱动力,这是教育改革的基本要素。
今天的时代已经跟知识经济时代完全不一样了,以前我们掌握的知识越多就越厉害,但是今天,所有的知识在大家的手机上都可以查到。关键的问题是能不能找到一个让人兴奋的问题,教育就是点燃学生的这把火,让学生的眼睛发光。这是深圳科创学院下一步要努力的方向,全世界的高等教育都在探索。有一个小学校做得比较成功,叫欧林工学院,这所学院只有本科,连研究生教育都没有,但是它非常的成功。这所学院深受企业的欢迎,毕业学生创业的比例非常高,这意味着他一定做对了什么东西。仔细看一看他的课程整体架构,发现该学院是从中间入手,通过设计针对思维的训练,让学生找到令他兴奋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整合全面的数学和工程的基本知识,然后再通过问题导向,把人文素养管理的知识融合起来。
因此,李泽湘在松山湖机器人基地、深圳科创学院,通过科创训练营让学生转变思维,从以前问老师问题,到自己从市场、从场景找问题。这里有针对思维的系统性的训练,工程思维的训练,还有科学思维的训练。年轻人创业者跟外面的草根创业者有什么不一样?他们的优势就是有科学的基础,用科学的方法为他保驾护航。这里有很多案例,尤其是我们利用深圳的科创环境和众多的平台,作为我们教学的手段和工具。把身边的案例收集起来,这样可以让学生感觉他学的东西和实际的东西是可以紧密结合起来的,而不是一些空洞的口号。
李泽湘最后表示,我们在探索一个全新的、在创新经济时代下的、教育跟产业的创新模式,这个模式就是从中间入手,先找到问题,然后结合这个问题,去探索整合出什么样的技术,什么样的科学,什么样的商业模式和人文素养,最后用创业的模式把这些成果落地,因为创业的模式比大公司落地的速度至少要快十倍甚至更多。
共青团深圳市委员会书记高大伟表示,举办湾区青年人才发展论坛,就是要搭建青年人才创新创意交流的全球化平台,打通青年人才引进、培养、激励、输出的全链条循环,让青年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干得好,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和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