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深圳库 > 南山区库 > 新闻报道

这个展览刷新了对“科技艺术”的理解!2020深圳湾科技艺术节开幕

2020-12-26 14:33:45 来源:读创/深圳商报

  12月26日下午,2020深圳湾科技艺术节在深圳湾万象城和深圳湾体育中心正式开幕。作为中国内地唯一以“新媒体艺术”为主题的城市艺术事件,本届艺术节以“超越距离”为主题,涵括主展览“最后的预言家”、增强现实展厅和影像邀请单元三个部分,主展览“最后的预言家”呈现了来自海内外33位/组艺术家的28件作品。

  2020深圳湾科技艺术节由中共深圳市南山区委宣传部和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共同举办,邀请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教授邱志杰和中央美术学院科技艺术方向研究员龙星如共同策划。

  开幕式上,深圳市南山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廖子彬致辞表示,希望深圳湾科技艺术节一直不断有更多的艺术家和机构参与进来,为市民呈现不同的体验。

  “在中国,科技艺术浪潮的涌起已经是一种势不可挡的局面了。”作为2020深圳湾科技艺术节的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教授邱志杰致辞说,人类的创新有两大最重要的引擎——一个是科学,一个是艺术。这两大引擎在“科技艺术”这个概念里被糅合在一起,为我们艺术提出新的要求,艺术是自我的表达、文化的表达,同是也变成了社会创新的基础研究。

  当人类的未来档案一览无余,未来的神秘性被替代成了无穷开放命题时,人类又将得以如何演进?主展览《最后的预言家》别出心裁地构建了一则虚构故事,邀请观众先走入人类与预言家的对话关系。展览设想的情境中,技术领域的发展已经超越了预言家的职业,“预言成为了人类演化进程中最后一件被淘汰的科技”。观众将带着这些假设,从全新的视角和方式,在展览中看待与探寻科技与人类进程的关系。

  ▲主展览《最后的预言家》

  在技术的叠加下,原始状态的自然似乎已经被超越,甚至或许也部分地被擦除。艺术家达莉娅•叶罗勒克通过iPhone进行创作的短片《地带》,带领观众探索我们感知周遭现实的方式。她透过作品提问“随着摄像头捕捉和机器视觉功能的提升,我们如何利用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之间的‘地带’来实现人,机器和周围环境之间的新交互,从而创造新的交流方式?”

  作品《指尖诗歌》则通过盲文的形式表述泰戈尔的诗句,来自中央美术学院的创作组合李博&王沂希望通过互动,让人感受盲人在用手指触碰到诗歌后的内心世界。艺术家迈克尔•弗雷和马里奥•凡•里肯巴赫的6屏交互动画《孩子》仿佛是社会群体现实的讽刺写照。作品用诙谐的交互动画提出了一系列迫切和直观的问题:当所有人都一模一样的时候,我们如何定义我们自己? 谁在掌控人群? 如果人们正朝着错误的方向前进呢?个人在哪里结束,群体在哪里开始?什么是出于选择,什么是出于胁迫?

  ▲《孩子》

  谷口明彦通过《软游戏》呈现一种虚拟空间与真实世界之间似是而非的关系:艺术家在动画的世界里创造了无穷多个自己的副本,让“自己”和“自己”相处。艺术家和生物黑客希瑟•杜威-哈格伯格的作品《T3511》则讲述了一个后基因组时代的爱情故事,一个生物黑客不可自拔地爱上了一个从未谋面的唾液捐赠者,仅仅因为她对于他的基因报告种种想象。这部实验性纪录片也犀利地指出了基因组测序技术,生物库和人体生物材料的商品化现象的无处不在。当所有人都是一样的,当人工智能遍布人类生活,“人”和“真人”的差异究竟如何界定,而人的存在是否又在一定意义上依靠着数据与模拟,人类社会的环境与虚构状态的关系变得尤为复杂。

  关于未来的预言中,世界的未来是怎样的,也不断被问及。某些事情或者物质的结束,在技术的影响下,是否会有其他的结果?伴随着人类生活过度生产与制造,大量的数字废墟悄然生成,未来的“考古遗址”里或许存在着大量的数字残骸,艺术家组合Fragmentin在作品《过时考古》中模拟了这一场景。

  ▲《过时考古》

  艺术家雅各布•库德斯克•斯坦森用一个虚拟现实项目和影像装置描绘了一座反乌托邦的“冬季数字森林”,他穿着一件用聚酯薄膜自制的“萨满服装”,拍下了自己沿着绿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河流探索废弃基础设施的过程。通过这种实践,真实世界位置的虚拟副本被萨满式地召唤而出,正如原始人用相似的方法开发了最早的标志系统,使我们能够连接和融合大地风景。

  白培耕与徐维静合作创作的装置《时间的孤单》由两个桌子组成,每个桌子上都有一个磁带机,一个计时器时钟和一个盒式磁带运行系统。随着磁带在安装过程中循环往复,它的重要性被侵蚀,这个过程被声化为内容的破坏和沉默。时钟稳定计算流逝的时间,直到媒体死亡。生活经历和获得智慧提炼成集体记忆与文化,我们与残余记忆和存档赛跑,以免他们被遗忘。遗忘的代价是危险的,有时甚至是致命的。当金唱盘渐渐淡出我们的视线,远离我们的回忆,我们不禁要问:什么东西需要被保存下来并传承下去?

  ▲《时间的孤单》

  当所有的未来都可被查阅,世界神秘性也对应被擦除,古往今来最稀缺而昂贵的“天意”似乎失去了价值,这究竟是技术的功勋还是极致的无聊,世界规律是否暗藏一系列附加条件?主展览《最后的预言家》正是从自然、人类与世界三者的视角,将其与技术交织后,互为依靠的关系透过作品描绘层层展开,并回到某种底层人文追问。正如策展人所言:“这个新世界需要的不再是‘如何知道更多’,而是‘如何共同选择’。”

  在主展场的结束处,由独立策展人蔡星洋名为“如果再出海”的影像邀请单元,则将未来多少拉回到2020年的现实:我们不得不再次思考全球化的因果,如果我们“再次出海”,将会构建出何种替代性的明天?作为平行展区的虚拟展场MR项目则呈现了基于空间锚点的AR作品《氩星》,在万象城的实体空间和商业信息之上叠加了一层有柏拉图多面体、莫比乌斯带和山海异兽的光怪陆离的想象空间。

  据悉,本届深圳湾科技艺术节将持续到2021年1月26日。展期内,还将邀请策展人、艺术家、科学家、科幻作家等带来3场讲座和1场关于科技艺术教育的论坛。

作者:魏沛娜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