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拥有什么东西最骄傲?一件红色的马甲!在深圳,穿上这件红色马甲,就是深圳志愿者。看到这件红色马甲,意味着你找到了帮助——当一位患者走进深圳市人民医院的门诊大厅,如果他对就诊有任何疑惑,只要一左转,就能找到设置于深圳市人民医院中的U站,U站里的红马甲,让患者感受到别样的温情。当一位初来乍到的游客抵达深圳,在深圳宝安机场找不着北的时候,他只要看到”U”站,看到了红色马甲,即使对深圳完全陌生,也不会因为这份陌生感到无助……
这就是深圳红马甲的力量!
据悉,目前全市共有注册志愿者154万人,占常住人口总数的比例为13%,平均每年开展超过12万场次的志愿服务活动,服务覆盖影响人数超过1000万。其中,每天在线可供市民参与的志愿服务项目达1200项,每天超过7万人次市民点击报名参与志愿服务和了解志愿活动资讯。
深圳的红马甲
缘起一根电话线
相比现在的154万志愿者,刚开始,深圳的志愿者只有19个人。
1985年,巫景钦从华南师范大学毕业后就被分配到深圳市电子技术学校,来报到的第一天,他就哭了。
“电子技术学校在岗厦对面,福田区委旧址后面。到深圳之后,我打车去学校,司机以为我说的学校是附近的岗厦小学,就把我直接拉到了那里。岗厦当时又脏又乱,岗厦小学更是简陋,我以为这就是自己要工作的地方,眼泪不由自主流下来了。”
但乐观的巫景钦并未被困难击倒,反倒十分活跃。1989年,他接到团市委权益部的电话,得知团市委正在筹备一个热线电话和一个信箱来为民服务,巫景钦欣然答应。
那个年代来深圳的人,大多是孤身一人,有情感问题不知道找谁诉说,而且那时各级部门的服务水平也不如现在,有了困难也不知道找哪里咨询。所以团市委权益部牵头,要开通一条热线为民服务,来帮助这些人;另外还做了一个青少年信箱,接收各界的来信。
巫景钦等一共19个人就开启了深圳义工的第一条热线电话。这19个人有公务员、律师、教师,还有金融从业者,大多是各个行业里的精英阶层,大家白天工作,晚上接热线服务电话。
随着知名度越来越高,19个人的队伍开始扩充。后来,义工联合会成立,让更多的人来参与这个工作,这是深圳、也是中国内地第一个义工法人社团。
2005年7月1日,中国内地第一部规范义工工作的地方性法律《深圳市义工服务条例》出台,从法理上进一步明确义工服务概念、规范义工工作,标志着深圳义工事业迈上崭新的台阶。“有困难找义工,有时间做义工”已成为一句响亮的口号。2013年,深圳市出台《关于推动志愿服务社区化的意见》,明确将志愿服务纳入社区服务中心的建设内容,依托社区服务中心建设社区志愿服务U站。
在深圳
有U站就有志愿服务
在深圳,哪里可以找到红马甲呢?U站!在深圳,U站已经成为了一道亮丽而独特的风景线。
8月19日中午,深圳市人民医院健康U站的志愿者们马上要下班了,大家正在U站里交流当天工作的情况。突然,从U站旁边的走廊传来呼叫声“有人晕倒了”,只见一位穿着条纹服的女士倒在地上,U站领队吴筑贤马上组织志愿者们帮忙,有的志愿者和护士一起去呼叫急诊医生,有的去推门诊的急救车床,有的协助护士查看病人情况,有的协助搬运病人,最后他们和护士一起把病人送到急诊科。
在深圳,志愿者的服务成为了公共服务最有力的支持。针对公共服务大厅人员紧张等情况,据悉,近年来,团市委在医院、法院、国税局等窗口行业和民生服务行业大力建设特色U站,鼓励行业内的专业人士加入U站的志愿者队伍,提供专业的志愿服务,并由他们对非专业志愿者进行培训,组建专业的志愿者队伍。现已建有医疗健康U站、法律U站、禁毒U站和税务U站等多类特色U站。
目前,全市已有18家市、区医院建立健康U站,形成了完整的医疗志愿服务网络。
深圳志愿服务
参与社会治理
深圳的志愿服务经历了从基础性提供社会服务向参与社会治理、凝聚社会共识转变,实现志愿服务向专业化的转型升级。
4月19日,团市委召开志愿服务助力城市治水防污工作座谈会。此后,着手探索志愿服务助力治水提质的有效方式,于5月份提出建设“河未来·益起行”志愿治水工作体系。
6月初,在南山区大沙河流域成立了全国第一个护水主题U站“沙河·尚”护河志愿服务站,组建“河小二”护河志愿服务队和“护水骑兵”联盟,开展护水志愿活动。其中,“河小二”主要负责义务巡河、监督举报偷排污水等违法行为、规范河道周边区域共享单车摆放等工作。“U站成立之后27天,已有82人次共服务328个小时,每天收集市民反馈的环境、河流等问题50多个。”护水U站站长石兰涛说。
团市委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市参与护河治水的志愿者已占全市志愿者的10%,各类社会组织参与护河治水志愿服务的比例增加,全市各区(新区)已全部组建起“河小二”志愿者队伍。例如,由15家志愿者团体机构组成的“罗湖护水先锋”志愿联盟每月沿罗湖水源开展4次公益巡查活动。龙华区6月组建“河小二”红领巾护河志愿服务队、青年环保志愿服务队,并在全区191所幼儿园中遴选出环保形象大使“海绵宝宝”,宝宝们接受了海绵城市、水土保持的专题知识培训,带动全社会参与环保和治水工作。
此外,团市委成立了环保治水、安全生产、食品卫生、禁毒防毒、精神关爱和应急救援6个志愿服务队伍。
志愿服务
助力提升城市公共文明
深圳的控烟车轮战刚刚告一段落,在这场控烟行动中,控烟志愿者起到关键的作用,这些志愿者不仅宣教,还参与到控烟督查行动中。
记者了解到,志愿服务将围绕《深圳市民文明素养提升行动纲要》要求,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社会热点问题、人流量较大的难点区域和重要交通枢纽开展文明劝导活动。
针对共享单车摆放中存在的问题,组织志愿者及早介入,在福田区开展“福田美·共享爱”共享单车规范使用志愿行动,在南山区开展“单车归队”共享单车规范使用志愿行动,在宝安区专门成立共享单车志愿者服务队,在龙华区设置30个共享单车志愿服务点,引导市民共享文明出行。
针对全市控烟的难点问题,在龙岗区、光明新区举办控烟宣传文艺汇演,开展控烟宣传教育、劝阻吸烟行为、协助场所经营者、管理者开展控烟工作。其次是针对人流量较大的难点区域进行文明劝导工作。
针对电单车骑行不规范,行人闯红灯,机动车不礼让等行为,在全市92个重点交通路口、16个交通枢纽场站、14个文化旅游、交通等公共窗口服务点、18个重点地铁口,组织2万多志愿者开展文明劝导活动。特别是联合公安公交部门组建约2万人的公安公交义工队伍,平均每天有3600多人次志愿者同时在岗服务,在发挥群防群治功能、维护公共交通安全、保障乘客安全文明出行、维护我市公共交通治安的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志愿服务的未来
互联网+志愿服务
从19人的队伍到义工法人团队,再到现今154万名志愿者,市民的需求也在时代前行中越来越丰富,从电话线开始的志愿服务,在未来将以何种形式继续发展?
志愿活动跟随时代发展,团市委实施“互联网+志愿服务”战略,借助腾讯、阿里两大平台,在全国率先同时在“腾讯微信”“阿里支付宝”两大平台开通线上志愿服务,发布项目,招募志愿者。
截至5月份,日均在线项目达3200个,日均网络访问量8.2万人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入志愿服务。创新还来自于集思广益、层层发动。在线下,团市委,广泛宣传“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深圳志愿理念,丰富城市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