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深圳库 > 新闻报道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迎东风,乘势上

2021-06-26 15:29:15 来源:深圳特区报

  在新的发展阶段、新的发展理念、新的发展格局下,如何实现城市群协同联动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尤其是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发展实践一直备受瞩目。日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宣布,中央将设立专项资金直接投资大湾区项目,这一政策“礼包”不仅进一步利好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等粤港澳科创平台发展,也使得“深港合作如何进一步‘乘风破浪’”,成为了专家学者以及相关业界所关注和热议的话题。

  新政策优先支持进一步驱动河套建设提质增速

  根据国家发改委在官方网站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大湾区建设优先支持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等。

  记者留意到,《办法》主要支持方向包括港澳元素较为突出的科技创新平台、由政府投资的非经营性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平台、内地与港澳合作办学的高等院校、连接内地与港澳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工程及其主要配套工程以及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具有标志性或重大意义的其他领域项目。此外,对列入大湾区建设中长期规划方案及年度工作安排的项目,在具备条件、符合要求的前提下,中央预算内投资予以优先支持。

  “国家发改委新政策中特别提到要优先支持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这本身是‘大礼包’。更难得的是,中央财政资金是以直接投资项目的方式,效率更高,支持力度更大!”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研究员郭万达表示。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工所副所长刘新认为,政策优先支持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将进一步增强大湾区对全球人才和高新技术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加政府对科研经费的投入,提高科学成果的产出,进而推动高技术产业更高层次的发展。

  香港科技大学作为第一个入驻合作区的香港高校,2019年5月便与福田区政府签约,目前正从产学研三个面上积极规划孵化器、实验室、培训中心,旨在建成国家实验室级别的科研机构。

  在香港科技大学深圳平台执行院长李世玮教授看来,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这一近4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最大优势就是能结合两地最好的政策,因此要紧盯深港合作这一主轴。

  “河套本身地理环境很好,有了政策加持,将发展成为科技创新的沃土,也将是香港青年创新创业的好地方。目前,河套深圳园区发展很快,皇岗片区也在进行改造,相信未来这里将有大量人流。”

  东方风来,改革潮涌。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内唯一定位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特色平台,河套港深科技创新合作区自其诞生之日起,便被赋予了别样的使命。

  2019年2月18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明确“支持落马洲河套港深创新及科技园和毗邻的深方科创园区建设,共同打造科技创新合作区”。

  今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继续强调,“加强粤港澳产学研协同发展,完善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和深港河套、粤澳横琴科技创新极点‘两廊两点’架构体系,推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便利创新要素跨境流动”。

  采访中,专家学者纷纷表示,此次中央设专项资金是落实落细国家重大战略部署的具体行动,新政策发布必然会加快涉及跨区域协同的关键性、战略性、基础性重大项目建设,进一步引导和带动深港河套地区建设与发展。

  深港合作进入3.0版“硬连通”“软连同”共趋双向结合

  一河之隔的深圳与香港,同根同源、休戚与共,近年来,两座城市的合作也早已由资源“过河”过渡到融合“造城”。

  如今登上“深圳之巅”平安金融中心,深圳河两岸景色尽收眼底,林立高楼与青山绿水相得益彰,河套已成为深港合作“大国重器”布局之地。据统计,目前已有超过130个高端科技项目落地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这其中不乏香港创业人员的身影。

  奇捷科技于2020年1月以团队形式入驻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工场,让CEO魏星感慨的是,合作区方面积极搭建公共平台、帮忙对接各种资源,使得他们充分感受到了这里的活力和温情。

  “刚来深圳的时候,因为突如其来的疫情,现金流非常紧张。感谢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工场,给予了我们最大力度的支持和租金方面的优惠,让我们在深圳有了落脚点。”

  深圳显扬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港籍青年丁克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2018年来到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创业,他坦言,相比以贸易、旅游、金融为核心的香港,深圳科技企业的产业环境、创新环境相对更优厚。

  “香港人是很务实的,好的事业、好的前程肯定会被香港青年摆在第一位。我相信,有了好政策也必将吸引更多港澳青年到河套以及粤港澳大湾区来创业和就业。”丁克说。

  几年间,深港融合渐入佳境,尤其是在科技创新合作方面,沿着初具规模的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等关键要素加速流转,科技创新展现出勃勃生机。

  以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工场为例,目前已培育23家团队,其中港澳背景团队21家,6个团队产值从零迈入千万元级。与此同时,数以万计的科研人员正向此地聚集,打造更高水平的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护航科技创新合作发展正是紧要之需。

  4月24日,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仲裁中心交流合作平台暨中国(深圳)知识产权仲裁中心签约挂牌仪式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举行。“一平台一中心”的建立,是深圳落实综合改革试点方案的又一重大举措,对健全粤港澳国际法律服务和纠纷解决机制,深化粤港澳三地在国际仲裁和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让人流、资金流、数据流科技创新要素在合作中实现进一步流通?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助理、金融与现代产业研究所所长刘国宏指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需要突出人的需求和作用,国家级全球科研计划应争取下来,香港自贸港的政策应对接过来,要让这里成为一个十分“好玩”的地方、一个思想融汇的地方、一个窥见未来的地方,以开放创新姿态集聚全球科研工作者、创新创业者、风险投资者。

  “河套能为香港发展提供更大空间,能为香港青年发展提供更好的未来,这里不仅将融入到中国发展的大局中,也将为深港融合发展做出示范。未来,这里将是科研的枢纽,是协同创新的区域,是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也是‘一国两制’实践的丰富。”

  刘国宏表示,深港双城一体、相互成就,除了需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硬件条件,更重要的是,不能仅靠中央的安排和支持,要有“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精诚合作精神,协调双城空间布局,特别优化深港边界地区项目布局,带动全球全国市场力量,发展更具规模效应的新经济产业带,通过深港携手建设绘就粤港澳大湾区的美好未来。


作者:赵新明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