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深圳库 > 新闻报道

“在希望的田野上”!龙岗推动海丰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

2020-12-13 00:08:17 来源:羊城晚报客户端

  作为龙岗对口帮扶汕尾市海丰县的33个贫困村之一,新山村曾经一个缺乏产业支撑、集体经济薄弱的纯农村庄。四年来,深圳市和龙岗区精准扶贫800万元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升级了乡村“颜值”,共享了红色“价值”,让新山村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新山村”。革命历史展览馆、农会旧址、社前广场等红色历史重现光辉,村容整洁,白墙青瓦,绿树环绕,笑脸如花,不仅吸引了吸省内外干部群众接受红色教育和观光旅游,同时还带动了农家乐和民宿的兴起,200多的外出务工青年“回流”选择在家门口就业创业目。新山村目前已接待游客约18万人次,实现增收约96万元,成了汕尾市有名的历史文化名村和红色旅游村,还获评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和创新城乡社区治理示范村和“广东省十大美丽乡村”。

昔日贫困村新山村获评了获评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

  “新山村”是龙岗区对口帮扶海丰县的一个缩影。2016年以来,龙岗区按照省、市工作部署,以打赢脱贫攻坚战为总目标,围绕精准脱贫、产业共建、劳务协作、新农村建设等工作重点,推进对口帮扶海丰县各项工作,推动海丰县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群众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城乡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巨变。龙岗区对口帮扶的海丰县33个省定贫困村(含深汕特别合作区4个贫困村),共计2242户贫困户、7699名贫困人口已全部脱贫,实现33个村有劳力贫困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万元以上,无劳力贫困户100%落实兜底保障,贫困户100%脱贫,贫困村100%出列。经过2020年监测,目前未发生返贫、复贫情况。

  专项资金投入基础设施 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在新山村,龙岗区投入帮扶资金800万元,完成机耕硬底化道路、晒谷场、排洪沟仿木栏杆、农田灌溉洪沟渠疏通清淤等12个大项目30余个小项目建设,完成全村7座公厕升级改造,修建垃圾收集分类站13个,建成覆盖全村的雨污分离管网和污水集中处理站,还特别邀请龙岗区大芬村的油画家,在村内墙体绘制红色文化及乡村美景油画共计18幅,内容包括红色主题壁画,海丰八景之丽江月色、鹿境寓意、鱼跃龙门等传统文化特色壁画,让新山村初步形成了红色主题鲜明、地方文化特色浓郁的新农村示范村风貌。

  聚焦海丰基础设施短板,龙岗区4年来累计投入7.04亿元,实施332个帮扶项目,让对口帮扶的贫困村农村基础设施实现历史性的跨越提升,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现在,33个贫困村基本公共服务主要指标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以上,实现村村有路通、有水喝、有电用、有灯亮、电视网络全覆盖、公共设施完善。尤其是通过“三清三拆”,农村“脏、乱、差”的现象得到根本性扭转,呈现出一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景象。

  发挥龙岗优势 对接再造海丰的产业生态

  龙岗区对口帮扶过程中,深谙“授人以渔”之道。通过推动产业层面的协作,让海丰县的共建产业搭上深圳“快班车”,发展驶入良性运行轨道。

  海丰县33个贫困村此前普遍以传统农耕方式种植水稻为主,兼种植少量的蔬菜和番薯等经济作物,村民和村集体收入来源单一。龙岗扶贫工作开展后,营造开发式扶贫理念,充分发挥龙岗的市场、企业、资金、技术优势,通过“一城、一企、一楼、一品、一业”引领,对接再造海丰的产业生态。

  龙岗区投入3亿元支持建设海丰生态科技城,协助海丰县引入珠三角地区的转移产业,目前已引入项目51个,带动总投资220亿元;实施龙头带动战略,引进威翔航空、星际动漫等龙头企业,规划建设海龙投资大厦等产业平台,快速带动当地相关产业链发展;主动“嫁接”龙岗技术和市场,深度挖掘符合市场需求和本地资源的特色产业,实施袁隆平杂交水稻、甜叶菊、百香果、茶叶、红薯等特色农业项目,发展红色旅游,目前已经形成“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格局,贫困村、贫困户产业覆盖率达到100%。

  通过这几步布局,海丰县的产业发展基础全面夯实,区域“造血”功能有力提升。

  扶贫先扶智 劳务协作激发内生动力

  除了基础设施投入,龙岗4年累计投入帮扶资金4580万元,援建海丰县教师发展中心、海丰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城东镇卫生院综合楼、黄羌镇卫生院等22个项目,大力解决教育、医疗“硬件”问题;开展教育医疗帮扶,帮助当地培养人才队伍、提升服务水平,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能力全面提升,海丰县入学率由2016年94%提升至2019年97.7%,所有在校学生均落实生活补助,贫困户医保自2016年起由当地政府财政统一购买,参保率达100%。

龙岗投入帮扶资金开展医疗帮扶

  扶贫先扶智,龙岗在对口帮扶过程中,驻村干部逐步引导当地村民改变观念:“劳有所得”得到全面保障,勤劳致富成为群众的自觉、自信。为了阻断贫困的代际传播,龙岗扶贫工作坚持“请出来”、“送上门”两手抓,一方面通过组织举办劳务协作招聘会、岗位推荐会、技能培训等,把贫困劳动力转移到龙岗就业,另一方面通过产业帮扶带动,让更多的贫困人口在家门口就业,目前共实现贫困人口转移就业1015人、就近就业1236人,占总贫困人口的29.2%。同时,坚持把就业工作的重心放在下一代,积极做好贫困学生的招生工作,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4年共吸收4批245名贫困户子弟到深圳市第二高级技工学校就读,毕业后全部顺利就业。实践出真知。现在贫困地区群众通过就业劳动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全面激发,有了依靠自己双手能创造美好明天的自信心。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