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深圳库 > 新闻报道

党建引领建设城区环境更美的“品质大鹏”

2021-06-29 14:40:41 来源:读特

“党耀我心”花境

大鹏新区“城管书院”

  7月的脚步近了,从东部沿海高速公路进入大鹏新区,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党耀我心”主题花境。红、蓝、绿三色相间,既体现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热烈氛围,又体现了“山海大鹏”的生态特色,更别出心裁地选用了41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及花卉,象征着建立41周年的深圳经济特区;花境前后两部分分别种植了1921株和2021株植被,寓意从1921年到2021年,建党100年来波澜壮阔的征程。

  党耀我心,砥砺前行!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党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之际,大鹏新区坚持统筹兼顾、知行合一,把党史学习教育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实施重点任务“挂牌揭榜”,推动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方位高质量发展。

  在12项“学史力行——党建先锋任务”中,大鹏新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承担了“党建引领建设城区环境更美的‘品质大鹏’”,通过点燃红色力量领航绿色发展,助推城区环境品质提升工作迈上新台阶。

  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在全市率先创建“垃圾分类先行示范区”

  2019年10月,新区在全市率先启动垃圾分类先行示范区创建工作,通过与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区局共建”,共同构建“全覆盖、全链条、全要素、全参与”的大鹏特色垃圾分类工作体系。

  社区治理是社会治理的基础,结合城中村居住人口占总人口90%以上的特点,新区始终致力探索党建引领推进社区垃圾分类工作。

  “垃圾分类是对社区治理水平的一次测试,也是促进社区治理能力提升的契机。”5月,在新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主办的垃圾分类大讲堂上,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副教授徐期勇这样谈到“如何发挥党建引领在社区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作用”。

  在大鹏办事处下沙新村的垃圾分类点,每晚都能看到“红马甲”们的身影,提醒居民准确分类入桶,通过“行走”及时发现问题。下沙社区围绕“共建共治共享”,广泛发动党员与群众共同参与垃圾分类督导志愿服务,打造“暖心下沙服务体系”,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大力倡导文明行为,成效明显。该小区荣获全市生活垃圾分类绿色小区(2020)。

  如今,新区各社区党组织发挥“火车头”作用,带动“两委”班子、党员队伍站在前列,志愿骨干紧随其后,把社区居民拧成一股绳,让垃圾分类工作真正实现全覆盖。

  同时,新区在全市率先实行新区领导、各职能局、街道办事处“一把手”垃圾分类微课堂授课的工作机制。

  在党建引领下,新区垃圾分类工作一步一个台阶,脚步铿锵、足音响亮,实现垃圾分类年度绩效考核排名从2017年全市第十,到2018年全市第五,再到2019、2020年蝉联全市第一。2021年1至5月中有3个月排第一。同时,新区率先达到人均分出0.2公斤/日家庭厨余的分类目标,仅5月就逆势增长了6吨/日,上升了25%;创新“变废为宝”,提升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水平,1至5月累计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平均值提升至49%。此外,还在全市率先建成生活垃圾分类教育体验馆并获授“深圳市环境教育基地”。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公园里的大鹏”逐步形成品牌

  新区党工委2021年工作会议提出,未来5年高质量建设“五个大鹏”,吹响了奋进“十四五”新征程的号角,其中在“高质量建设城区环境更美的‘品质大鹏’”中指出:“公园里的大鹏”形成品牌。

  作为深圳的“生态特区”,森林覆盖率77.58%的新区近年来将公园建设作为提高新区城市环境品质和增加市民休闲活动空间的抓手,绿上添绿,让生态家底更丰厚。截至2020年底,新区累计建成公园49个,公园绿地面积约488万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29.27平方米。

  6月2日,新区党工委书记杨军调研禾塘山水公园和“城管书院”,并听取了新区山海公园带规划情况汇报。

  新区以EOD模式为导向,统筹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全面开展山海公园带规划研究,实现“连生态、连生活、连生趣”的山海连城格局,助力建设更生态、更宜居、更美丽的深圳,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全球城市典范。今后到大鹏,除了亲山近海,还有一个全新的选择——连接山海之间的“碧环”。

  新区山海资源丰富,水网密布,有集雨面积超过1平方公里的河道64条,新建公园与河道景观提升、小流域整治及雨洪治理等项目有机结合。近两年陆续完工的“禾塘三部曲”——禾塘山水、荷塘月色、禾塘湿地,分别与三溪河、王母河和新大河综合整治工程结合,成为兼具蓄水防洪、优化生态、美化城市面貌三大功能的综合性湿地,也是重要景观节点,开放后更是人气爆棚的“网红打卡点”。

  公园与河流综合整治工程相结合,成为了民心工程、民生工程,更成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品牌项目。“这里让新区生态文明建设有了打卡地,让新区人民切实感受到了河流整治的效果。”新区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理事黄顺魁在参观禾塘湿地时表示,这样的公园实现了生态文明建设和民生相结合,真正践行了“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的理念。

  公园还可以成为创新的民生项目,依山傍水的“城管书院”已于日前正式开放,这里结合深圳东部的客家建筑特色,以PVC管搭建抽象线条,模拟出与大自然呼应的竹林,从色彩运用、搭设方式上增添趣味与诗意,真正呼应了公园惬意的氛围,打造了一个集活动教学、宣传展示、休闲交友、参与公益的多元化平台。

  “城管书院”不仅将通过书吧的形式,向居民群众普及生态知识,提升环保理念,更计划引入自然教育机构长期入驻,提供更多元化的生态活动和环保产品,推动新区生态文明建设发展。

  一枝一叶总关情:“网红公厕”有“面子”更重“里子”

  远看是景观,近看是公厕。3月,位于新区较场尾的“网红公厕”荣获2021年度深圳十大网红公厕称号。

  走进较场尾民宿小镇,一座如同振翅欲飞“翅膀”造型的“网红公厕”在蓝天碧海的映衬下格外耀眼。这座公厕以大鹏鸟为原型,由三面全景雾化玻璃打造,会随时间、角度、天气变化呈现出不同炫彩颜色;而且使用便于拆卸的结构,并结合透水地砖,实现“海绵功能”,又能减少开挖对海堤的破坏。

  此次,全市共有461座公厕参评,经专家组初评50座公厕入围第二阶段网络投票环节,其中包括了大鹏市政公厕、杨梅坑艺术公厕、坝光银叶树湿地园公厕,新区每个办事处都有公厕入围。

  近年来,在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下,新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深入贯彻落实“厕所革命”工作部署,全面提升公厕品质,将公厕打造成为“功能完善、干净卫生、美观雅致、群众满意”的靓丽名片,公厕环境卫生指数测评连续两年排名全市第一。

  正如“深圳十大网红公厕”颁奖词里所写:深圳公厕从里到外华丽转身,颠覆了人们对传统公厕的认知,浓缩的是城市温度,蕴含的是民生情怀,展示的是深圳文明。

  服务民生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今年,新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并自加压力推出了“党建引领优化厨余垃圾协同处理机制项目”等5个部门级任务,以党建先锋任务为抓手,形成“抓党建、促工作”的典型范例,努力把党建成果转化为工作成效,打造一批高质量的亮点、精品项目,助推新区城区环境品质显著提升。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