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一年。发扬滴水穿石精神,决胜脱贫攻坚战。2010年新一轮援疆工作以来,深圳援疆工作始终把改善民生、凝聚民心放在首位,针对受援地农村基层存在的实际问题,找准变“输血”为“造血”的脱贫思路,精准发力。今天,我们就走进喀什市帕哈太克里乡,看看深圳援疆工作如何发挥自身优势,解决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22岁的阿依吐娜是帕乡3村的贫困户。她骑着电动车从家里出发,3分钟就到了上班的地方。由深圳前指引进的援疆企业光华现代农业运营的这座乡村车间,位于帕乡3村中间位置。今年3月份,乡村车间正式开工,让阿依吐娜在家门口拥有了人生第一份工作。1000平方米的厂房内,吸纳着88名村民在这里上班,其中贫困户就有22人。他们的工作是完成核桃去皮、脱壳等初加工工序,难度不大。目前,乡村车间已走上正轨,由深圳南岭村捐建的现代化保鲜库也已投入使用。
以往,受制于家庭情况和技能水平,村里的妇女大多只在家里带孩子,难以外出务工,几乎没有收入。
既能上班赚钱,还能兼顾家庭。乡村车间的建成投产,走出了一条“村有产业、家有就业、人有从业”的脱贫路子。目前,喀什深圳产业园企业积极带动乡村车间的发展,逐步形成“总部+卫星工厂”的模式,为村民就近就地就业提供了稳定、持久的保障。
正在田里除草的阿卜杜黑力力是帕乡5村的贫困户。受当地盐碱地的影响,多年来村里水稻的产量和质量并不高。去年,深圳引进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研究所、中农海稻公司,一起在帕乡建设海水稻示范基地。在详细了解得知海水稻既能增产,又能提升口感与营养度之后,阿卜杜黑力力便将自己的30亩地改种新品种。他说,这是十五年来的头一回。和阿卜杜黑力力一样,两个月后,村里618户种植海水稻的村民们就将迎来丰收季节。
新疆拥有全国最大的盐碱土壤面积,约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在这样的盐碱地里,农民们再辛勤的汗水也难以换来丰收的喜悦。如何帮助当地农民破解这一“老大难”问题,深圳援疆用“生态+科技”的思路给出答案。
距离帕乡32公里外的深喀现代农业示范园里,由深圳企业派驻当地的技术员张备,正在试验田里查看海水稻新品种性状。他身后的土地pH值高达10.5,属于中、重度盐碱地。如果说海水稻在帕乡只是“增产”,那在这里就算得上“突破”。去年底,这里还是寸草不生、白花花的一片,如今绿油油的30亩海水稻长势良好。新疆地域广阔,为适应更多种植环境,深圳技术团队在耐盐碱、耐高温、耐旱等方面试验数十个新品种。未来,更多适合新疆盐碱地的水稻品种将从这里诞生,激活更多的土地资源,为当地脱贫增收、乡村振兴提供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