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统计数据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2021-07-15 15:21:40 来源:广东省统计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广东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紧紧围绕中央“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保持定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实现了经济平稳较好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确保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协调推进,为努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上走在前列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经济社会建设成就

  (一)经济增长保持中高速,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近年来,支撑广东经济高速增长的要素条件与市场环境发生明显改变,潜在生产率趋于下行,与此同时,国际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有增无减,经济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面对困难和挑战,省委、省政府把握经济发展规律,积极作为,精准发力,向改革要动力,向结构调整要助力,向民生改善要潜力,通过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粤东西北振兴发展、创新驱动发展、珠江西岸装备制造业发展、工业转型升级三年攻坚等系列政策措施,确保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保持了广东经济发展的中长期优势。

  经济保持中高速。2013年—2016年,广东GDP年均增速7.9%(以2012年为基期,下同),比全国同期高0.7个百分点,远高于同期世界约2.5%左右的年均增速。2016年,广东地区生产总值增速比全国高0.8个百分点,经济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2017年上半年,广东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8%,增幅高于全国0.9个百分点,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增强。

  经济总量稳步盘升,稳居全国第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经济总量稳步攀升,2013年突破6万亿元大关;2015年突破7万亿元大关,达到7.28万亿元;2016年接近8万亿,达到7.95万亿元,占全国的10.3%,自1989年以来连续28年稳居全国各省市第一。如果把广东当作一个独立的经济体,在世界排位约居第16位。今年上半年,广东经济总量已达4.20万亿元,占上年全年的52.8%。广东经济对全国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对全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10%。

  随着经济的持续较快发展,广东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稳步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人均GDP从2012年的5.42万元增加到2016年的7.28万元,年均增长7%。2014年达到63469元,按平均汇率折算为10332美元,突破1万美元大关,2016年广东人均GDP达到72787元人民币,是全国的1.3倍。按照世界银行制定的国家与地区收入水平划分标准,广东已达到中等偏上、接近高收入国家或地区水平。

  物价控制在合理区间。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基本稳定,涨幅均在3%以内,2017年1月份以来更是维持在1.5%左右。相对稳定的物价,有利于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有利于提升百姓生活质量。

  (二)经济发展迈向中高端,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会议精神,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振兴实体经济,积极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在保持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和产业的转型升级,经济发展的后劲和内生动力明显增强。广东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向服务化和高端化方向迈进,服务业加快发展、工业产业内部升级加快。

  三大产业形成“三二一”结构,服务业占比超过工业。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对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的需求不断扩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超过6成,并成为广东经济第一大产业。2013年,广东第三产业现价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上升到48.8%,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提早两年实现“十二五”的规划目标。2015年,第三产业比重继续提升到50.6%,第三产业比重首次超过50%,“三二一”发展格局基本形成。2016年广东第三产业增速高于第二产业近3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为4.6∶42.8∶52.6,与2015年相比,第三产业占比提高2.0个百分点,“三二一”发展格局更巩固。2017年上半年,三次产业结构为3.6:43.3:53.1,第三产业比重继续同比提升1.0个百分点。

  工业转型升级向高端化演进。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大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电子、装备制造、石化等产业布局更趋成熟和合理,技术层次进一步提升,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保持高于整体工业的增速,发挥主导作用。广东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从2012年的48.1%提高到2016年49.3%,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从2012年的24.1%提高到2016年的27.6%。2017年上半年,先进制造业(新口径,增长10.6%)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4.2%)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52.7%和27.8%,比上年同期分别提高1.5个和0.6个百分点,占比进一步提升。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支持企业自主创新,提升技术与品牌,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打造细分领域冠军,制造业加速从规模导向走向品质导向。全省六成的产值、超八成的研发投入和新兴产业发展较快,近四年来工业技改投资超过1万亿元,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到23.24万元/人年。珠三角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起到龙头带动作用,2016年珠三角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达到54.9%和32.5%,同比提升1.0个和0.7个百分点;珠江西岸“六市一区”先进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3%。华为、中兴、腾迅、美的、格力、广汽、比亚迪等一批本土大型骨干企业茁壮成长,年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超千亿企业总数分别达到243家和23家。2017年上半年,珠三角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达56.1%和32.0%;珠江西岸“六市一区”先进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4.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逐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取得阶段性成效。去产能任务全面完成。截止2016年底,压减钢铁落后和过剩产能307万吨,超额完成2016年压减任务;完成9.66万吨淘汰落后造纸产能任务,广东纸浆产量下降11.0%。国有关停类“僵尸企业”实现市场出清2394户,国有特困企业实现脱困427户。认真落实国家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商品房库存水平持续下降,2017年1-8月,商品房待售面积同比下降7.6%。降低企业成本促进实体经济发展,进一步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每年为企业减负131亿元;降低工商业用电价格,落实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免费通告政策等措施,共减轻企业负担94亿元。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有所下降。2017年1-8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5.62%,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启动补短板重大工程,短板领域投资加快,将18项、总投资2.25万亿元的补短板重大工程纳入省重点项目调度,对在建线状工程实行清单化管理,薄弱环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2017年1-8月,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同比增长28.0%,其中城市建设投资增长达28.6%。

  创新驱动渐显成效,新产业新业态发展迅速。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全面推进创新发展战略,将创新驱动作为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加快形成,在珠三角基本形成“1+1+7”一体化区域协同创新格局,新旧引擎正在加快转换。全省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排名8年稳居全国第二,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从2012年的2.17%提升到2016年的2.56%,珠三角地区达到2.85%;有效发明专利量连续7年、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15年保持全国第一,其中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占全国比重超过50%。技术自给率、科技进步贡献率分别提高到71%和57%,基本达到创新型国家或地区水平。2016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增长12%。技术含量更高,创新更为活跃的新产品产量增长加快,2017年1-8月工业机器人产量继续快速增长50.3%、集成电路增长25.3%。

  内需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增强,消费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在扩大内需战略的带动下,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的关键性作用得到较好发挥。消费结构升级带动居民消费潜力有序释放,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的消费率基本保持在50%以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基本保持在50%左右;广东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现价年均增长11.3%,比GDP增速高出3.4个百分点。2016年广东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739亿元,增长10.2%;消费率达到51.5%,是2005年以来最高水平,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6%。有效投资不断扩大,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的投资率保持在40%以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47.7%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0%,2016年固定资产投资超过3万亿元,达到33008.86亿元。2017年1-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4%,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8%,为2016年以来最快增速。广东在全国对外开放格局地位进一步增强。2016年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6.3万亿元,总量连续31年位居全国货物进出口总量首位,占全国贸易总额比重(25.9%)比2012年提升0.46个百分点,占全球货物贸易(3.8%)比重比2012年提高0.6个百分点。贸易结构发生根本性改变,2016年广东一般贸易占全省贸易总额的43.4%,首次超过加工贸易(38.8%)。服务贸易占对外贸易比重从2012年的6.8%大幅提高到2016年的13.4%。

  民营经济保持领先发展,有力支撑全省经济增长。内资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保持较快发展,成为经济保持稳定增长的重要拉动力。2016年,广东民营经济增加值突破4万亿元,达到42689.14亿元;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民营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长8.4%,比GDP快0.5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从2012年的51.3%提升到2016年的53.7%,对工业、投资、进出口增长的贡献率均超过80%。

  (三)发展质量效益稳步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积极推动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致力于推动经济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实现经济运行质量效益稳步提高,改革成果更多惠及广大群众,人民群众获得感增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经济质量与效益综合指数提高10.1个百分点,年均提高2.53个百分点,明显高于2000年以来的年均1.93的提速。地方财政实力明显增强,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连续四年突破4个千亿大关,年均增速13.6%;2016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1万亿元,达10390.35亿元,同比增长10.3%,总量连续26年居全国第一位,来源于广东的财政总收入达22830.37亿元。随着财政实力增强,财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不断加大。2016年,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3446.09亿元,比2012年增长82%,年均增长16.2%。2017年1-8月,全省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620.77亿元,同比增长10.8%,连续27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482.41亿元,同比增长27.1%,增幅同比提高17.6个百分点。

  企业利润和居民收入持续增长。企业效益不断提高,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7年1-8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4.8%,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人民群众分享更多的改革“红利”,居民收入持续提升。全省城乡居民人均分配收入分别由2012年的26981元、9999元增至2016年的37684元、14512元,年均增长8.7%和9.7%。2016年广东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万元,达30296元,同比名义增长8.7%。2017年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224元,同比增长8.9%,扣除物价因素增长7.4%,增幅同比加快1.2个百分点。

  绿色发展稳步推进。2016年全省单位GDP能耗、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排放量均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16.41%,用年均3.5%的能耗增长,支撑年均7.9%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一直保持在全国第二低位。2016年,全省单位GDP能耗下降3.6%。广东能耗水平在全国各省市中居于优中之前列。2017年上半年,全省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3.91%。

  (四)统筹推进区域城乡发展,发展协调性显著增强。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针对区域发展不平衡这个制约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最大的“瓶颈”,统筹实施珠三角优化发展和粤东西北振兴发展战略,有序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推动形成珠三角和粤东西北两大板块协调发展的经济新格局,区域发展差异系数由2012年的0.660调整为2016年的0.653。随着珠三角发展规划纲要深入实施,2013—2016年,珠三角地区GDP年均增长8.5%,2016年达67841.85亿元,人均GDP达到11.43万元,根据世界银行评价标准,2016年已经达到高收入国家水平。粤东西北地区紧紧扭住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园区提质增效、中心城区扩容提质“三大抓手”和全面对口帮扶,持续推动粤东西北进入科学发展轨道,目前粤东西北内联外通条件不断改善,交通建设突飞猛进,实现“县县通高速”,珠三角和粤东西北产业共建成为发展趋势。

  二、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经济社会建设的经验启示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经济社会发展能够取得上述这些成就,归根到底是始终坚持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思想武装和理论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坚强保障;广东的发展既是“四个自信”的坚定践行,也是“四个自信”的最好例证。

  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广东以“杀出一条血路”的决心气魄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勇于探索实践,用足用活中央给予的特殊政策、灵活措施,使经济社会发展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个相对落后的边陲省份跃升为全国第一大经济省份。目前,广东的经济总量约占全国的1/9,来源于广东的财政总收入约占1/8,外贸进出口约占1/4,累计吸收外资约占1/4,对全国的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发挥了“双支撑”作用。

  从党的十八大以来,国际金融危机过后世界经济尚处于修复、调整的时期,各国经济增速普遍放缓,全球贸易增长势头随着减弱,同时国内结构调整的任务较重,产能过剩问题较突出。中央对广东的发展高度重视,寄予厚望。广东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时提出的“三个定位,两个率先”作为广东各项工作的总目标,作为新形势下坚持“四个自信”、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武装头脑,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着力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着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格局,加大基础性关键性改革力度,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倡议、深化粤港澳合作,进一步创新和拓展发展新空间;坚持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新常态,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在稳增长调结构、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攻坚战、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实施粤东西振兴发展战略、改善民生福祉等方面谋划部署和推动落实一系列战略举措,努力实现经济发展的“双中高”。在2015年圆满实现“十二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2016年实现“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开局。2017年,在新的起点上,在习近平同志对广东“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走前列”重要批示带领下,再创新局。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