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报道

“国际博物馆日”走进粤海关博物馆 追寻海关红色印记

2022-07-08 09:57:11 来源:本网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今年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18日下午15时,广东广播电视台触电新闻《最燃红星路》系列直播节目联合广州海关、海关总署“海关发布”开展视频直播,讲述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粤海关中共地下党员在隐蔽战线上发挥重要作用,用鲜血和生命迎接新中国成立和人民海关新纪元的红色故事,共同追寻海关红色印记。

文章配图

直播在粤海关旧址“大钟楼”(现为粤海关博物馆)和沙面“红楼”进行,均为有着百年历史的著名地标建筑。位于广州市荔湾区沿江西路29号的“大钟楼”建成于1916年,是一座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钟楼”每天早、晚8点整响起的钟声,曾是往时广州人的标准时间参考,也是很多广州老街坊的城市记忆。

文章配图

1924至1926年间,大钟楼里的粤海关华员积极参加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的沙面罢工和省港大罢工,成为近代中国海关反帝爱国的先锋。1926年3月,在粤海关华员潘晃等63人的倡议下,,全国海关第一个工会组织——粤海关华人总工会在广州西关的西荣巷诞生。粤海关华人总工会接受中共广东区委的领导,通过了《粤海关华人总工会章程》,发表了《粤海关华人总工会宣言》《反对海关虐待华员之宣言》,创办刊物《前进》,大力宣传进步思想,在领导罢工、弘扬反帝爱国主义思想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文章配图

1909年建成、位于广州沙面岛沙面大街6号的“红楼”曾是粤海关洋员华员俱乐部和高级关员住宅,因其外观为红顶、红墙,被群众称为“红楼”。它见证了粤海关地下党组织解放前潜伏敌人内部、巧夺“应变委员会”领导权、开展地下活动、保卫关产迎接解放等工作。一份珍藏于广东省档案馆、长达46页的珍贵情报资料显示,粤海关中共地下党组织未雨绸缪,早在1940年代初就已秘密开展情报收集。

1949年10月14日,在广州解放的最后战役中,驻守大钟楼的粤海关近距离经历了战火洗礼考验,在党的领导下,粤海关人坚守岗位,确保人员、档案和历史建筑的安全,圆满地完成了护关护产的光荣任务。海关博物馆见证着一代代海关共产党员投身国家建设的矢志奉献,也见证着国家的建设发展。

文章配图

此次红色专题视频直播吸引了数十万名观众在线收看。据了解,粤海关博物馆作为全国海关系统的第一家行业博物馆,曾获评“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近年来,粤海关博物馆通过举办“小小讲解员”“进校园、进社区、进关区”爱国主义教育巡展等形式多样的活动,通过“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积极发挥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宣教作用,成为人们了解近现代海关历史和广州乃至广东对外贸易发展变迁的重要窗口。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