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报道

湛江历史上曾被国家领导人 “点赞”的革命先驱

2022-07-27 16:47:47 来源:本网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湛江市是南路(粤桂边区)革命斗争的策源地和中心基地,红色资源异常丰富,全市普查登记红色革命遗址757个,其中,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机构旧址398个、重要历史人物及人物活动纪念地168个、革命领导人故居38个、烈士墓73个、纪念设施80个。其中,关泽恩、黄学增、程赓等湛江革命先驱曾获得了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等国家领导人的“点赞”。湛江市注重挖掘、保护、利用好红色资源,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学习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和革命精神,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让红色资源成为党史学习教育最生动、最鲜活的教材。

经毛主席批准追认的革命烈士——关泽恩

文章配图

关泽恩是廉江市廉城镇东街人,1926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读书期间积极从事革命活动。日本留学期间参加了中华留日青年会,继续参加救国救民活动。后被中共派去苏联学习,直至牺牲。1955年,董必武、廖承志、陈郁等向中央提出,应给关泽恩以革命烈士光荣称号。同年,以毛泽东主席名义给关泽恩颁发革命烈士证书,给他家颁发革命牺牲工作人员家属光荣纪念证。毛泽东主席办公室还给关泽恩家送来100斤大米、100元人民币抚恤金。

文章配图

关泽恩烈士光荣纪念证

关泽恩于1908年2月27日出生于廉江石城镇东街的一个殷实的家庭。中学时代的关泽恩,就有一颗忧国忧民之心。他在廉江读书期间,开始阅读马列著作,在“廉江县学生联合会”任负责人,积极带领进步学生到附近农村向群众传播革命道理,宣传海陆丰如火如荼的农民运动。18岁的关泽恩,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广州有名的执信中学。在执信中学,他积极从事革命活动,成了学校地下党小组的主要成员。在社会活动的过程中,他与廖承志结成莫逆之交。后来,关泽恩介绍廖承志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国民党反动派悬赏通缉关泽恩。按照组织的安排,关泽恩和廖承志一起到日本留学,并参加了中华留日青年会,继续参加救国救民活动。但由于日本政府的无理干涉和迫害,翌年夏天,关泽恩与廖承志一道折回上海。不久,关泽恩不幸被捕入狱。在狱中,关泽恩坚贞不屈,与敌人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后经知名爱国人士何香凝等人多方营救,始获释放。

文章配图

关泽恩故居

1928年冬,中共派关泽恩去苏联学习,起初在国际共产主义大学和叶剑英一起学习。1931年转到列宁学院和董必武、陈郁一起学习。不久,调到莫斯科中文学院任教师,参加组建列宁学院中共支部工作,并任支部主要负责人,为发展壮大中国共产党在苏联的组织做了大量工作,直至牺牲。直至今天,人们都无从考证烈士殉难何时何地。他离去时没有留下任何东西,膝下无儿无女,但他的忠魂光照人间,浩气长存环宇。

周总理念念不忘的广东南路革命先驱——黄学增

文章配图

黄学增是遂溪县乐民镇墩文中村人,是大革命时期与彭湃、阮啸仙、周其鉴等人齐名的广东省四大农民领袖之一,又是土地革命时期广东西江和海南岛苏维埃的创始人之一。1921年秋冬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曾任广东省南路特派员、国民党中央农民部农民运动特派员、广东农协执委、广东省农协南路办事处主任、中共琼崖特委书记、广东省委候补常委、常委等职。他的足迹几乎遍及广东全省,在广州,在中路、北江、西江、南路、琼崖和香港,都可以见到他的身影,听到他的声音。1929年,在海口市英勇就义,时年29岁。1960年2月10日,周恩来总理到湛江市视察工作,刚走下飞机便对前往机场迎接的时任中共湛江地委书记孟宪德说,雷州半岛有个黄学增同志,在大革命时期与澎湃等是广东农民运动四大领袖之一,应当好好宣传、学习。

黄学增信念坚定,积极为党工作。1924年9月,黄学增从第一届农讲所毕业后被委任为国民党中央农民部农民运动特派员,到全省各地开展农民运动。他在花县发动农民组织农会和农民自卫军,为花县农民谋利益,花县农运迅速兴起。1926年1月,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许多共产党员参加了这次会议,其中黄学增被选为提案审查委员会委员,负责审查农民提案和《农民问题决议案》。

1926年3月7日,广东省农民协会南路办事处在梅菉成立,黄学增以中共广东区委南路特派员、广东省农民协会南路办事处主任、国民党广东省南路特别委员会委员等几重身份,回到南路工作。短短3个月内,遂溪、海康、电白、吴川、阳江、阳春、廉江、化县、茂名、信宜等地,成立了乡农会150多个,会员从9000多人增加到4.5万多人。1926年5月,黄学增被选为广东省农民协会第二届执行委员、秘书长,参加领导、指导全省和南路的农民运动。至1926年秋,南路办事处迁到高州以后,南路农会会员总数增到10多万人,工会、青年同志社、学生会、妇女解放协会和商人协会,也都陆续建立起来。至10月,全省有64个县、66万多农民组织起来,农民运动蓬勃发展。

文章配图

黄学增注重调查研究,实事求是。为了迅速开展南路农运,他详细调查写成数万字的调查报告《广东南路各县农民政治经济概况》,提出具体的战斗任务,采取可行的方式,很快就把农民发动起来。

文章配图

黄学增对敌斗争坚决,不怕牺牲。地主土豪和一切反动势力把黄学增看作眼中钉,总想把他杀害。他为了革命工作,顾不上危险,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1929年7月,不幸在海口被捕,同月,被杀害。

周总理撰文褒扬的革命烈士——程赓

程赓是原徐闻县英利墟(今属雷州市)人,是雷州半岛农民运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1925年参加震动中外的省港大罢工后,于广州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国共合作期间,以个人名义加入中国国民党,从事革命活动。受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的派遣,南下徐闻、海康,致力于农运工作。1926年9月。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杀害,时年26岁。《中国农民》发文声讨,广东省农会举行追悼会。周恩来于1926年12月撰写《现时斗争中之我们》一文,援引程赓事件,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罪行,高度赞扬他“是执着、勇敢的农民运动领袖”。

文章配图

程赓

1900年7月12日,程赓出生于徐闻县英利圩一个小商家庭。1921年,为免遭土匪、劣绅之害,程赓背井离乡到香港当工人,参加了工人组织。中共广东党组织派员到香港工人中开展革命活动,程赓接受了革命思想,信仰马列主义,积极参加革命活动。1924年,国共合作掀起大革命运动,程赓把省吃俭用积蓄起来的薪金用来购买枪支弹药,秘密转运回广州等地支持工农革命运动。925年6月23日参加了省港工人举行的大规模反帝示威游行,在参加省港大罢工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来,又以个人名义加入中国国民党。1925年冬,程赓受中共广东区委和团广东区委派遣,以国民党南路农运特派员的身份随军南下,开展工农运动。12月,程赓领导1000多名群众配合革命军攻克雷城。同月29日,海康县农民协会开始筹备,程赓任筹备委员,仅一个月发展会员3000多人。1926年2月,国民党广东省南路特别委员会委任程赓为徐闻县党部筹备员,兼理农运工作。他一边开展工农运动,一边着手改组徐闻县国民党组织。1926年3月起,程赓先后组织成立徐城手工业者协会、文岭乡博爱村农民协会、海康县农民协会。

文章配图

徐城手工业者协会活动遗址——徐城打铁街

程赓努力农运工作,深受民众信仰,但不法官吏、土豪劣绅却恨之入骨。1926年9月10日,国民党海康当局、驻防军、地方恶势力联手包围海康县农民协会,逮捕程赓。程赓被捕后,受尽酷刑,但他的革命意志丝毫没有动摇,他怒斥国民党反动派:“共产党人是杀不尽砍不完的!人民会起来收拾你们的!”当天下午6时,程赓被杀害。

文章配图

程赓被害后,广东省农民协会为程赓等农运死难烈士举行追悼会,并在《中国农民》第10期发文、插图,介绍程赓的革命事迹和死难经过,揭露国民党反动派摧残农运的罪行。时任中共广东区委常委、军委书记周恩来,在1926年12月发表的《现时政治斗争之我们》一文中,援引国民党左派人士以程赓案公开警告国民党的言论“那时如你们认为该死的程赓,一定不绝起来收拾(组织)民众”“你们杀也杀不尽,杀也杀不来”来揭露国民党右派摧残工农运动恶行,褒扬程赓不死的革命精神。

文章配图

(中共湛江市委党史研究室李振龙供稿)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